班主任在现代机电教育应用中的误区分析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机电教育是不完善的,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机电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应用型人才。本文对班主任在现代机电教育应用中的误区进行分析教学。
  关键词: 班主任 现代机电教育 应用误区
  
  目前,我国的机电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技术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教育对培养人才的密切关注,以及教学的改革、完善。机电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具有应用型、职业化特点,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综合性的人才。由于信息的发展,机电教育现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产品周期也逐渐缩短,性能增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现代机电教育应用中的误区
  (一)课程设置存在不足
  机电专业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手段的课程。当今,仍然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课程,就是普通文化课、理论课、实践课。该体系着重理论,而忽视了技术的重要性、独立性。这样就导致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与对机电专业所需的技术实践目标不协调的现象,从而影响机电教育的发展,因此要以科学化、实用化为基础,开设培养人才适应机电专业发展的需求。另外,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的课时协调比例不合理,理论课程安排的课时多,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认为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是实践的基础,就应该把学习精力多放在理论知识上。然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却不能完全理解,没有实践的辅助,学起来也比较吃力,引不起兴趣。课程的安排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是为了巩固基础,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熟练掌握机电技术,要合理安排课时,着重实践。
  (二)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当代机电教育大部分都是体现在理论教学上,往往看重的是成绩,以及任务的完成,忽视实践教学。并且实践教学方法与应用不相匹配,如老师在实践教学中往往亲自操作,不让学生通过思考进行实践操作,而学生模仿性强,对老师操作的步骤会重复一次,不经改善,也不了解为什么这么做,从而对理论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和探索。学生毕业后,是要直接工作,进行实际操作的,但由于在学校的学习太过模仿性,导致工作上操作不懂,水平非常低。培养实践人才也不积极,老师是引导学生走向正轨的,所以老师的实践水平必须过硬,这样才能培养出技术水平高的学生。人们往往只看重老师的资历,但其中很多老师的操作能力其实非常差,甚至不懂如何操作,导致学生得不到引导,很容易出错。因此要给予老师操作技能足够的培训,让老师熟练起来,为学生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很多院校对实践教材重视不足。知识不断更新,设备不断创新,实践教材就要随之改变,然而院校都不考虑这些问题,认为不要让学生了解操作流程就可以了,懂得操作就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际上却根本不能使用。
  二、现代机电教育应用中的教学对策
  (一)调整教学模式
  我国机电教育几乎都采用以老师为主,以课本为中心,不离开教室的传统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都是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要,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强,操作能力却非常差,那么院校就必须实行一手抓理论教学,一手抓实践教学,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课时安排也是各一半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知识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轻松,掌握知识也深刻,为培养机电的高级人才提供条件。
  (二)重视实践教学
  以前都是老师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使得学生缺乏思维能力,以填鸭式将知识灌输到学生脑里。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是过而忘之,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从旁协助,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因为老师要指导学生实践,所以老师本身就要有资深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院校对老师加强培训,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提供学习条件。同时院校要多组织老师和学生参加对口的工作,不断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更新知识。重视实践要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一个完善的基地,给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要提高实践教材的质量,教师只有经验十足,操作能力非常熟练,才能为实践教材建设提供保障。
  (三)加强技能培训
  院校要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对学生加强技能培训。基本技能培训是必要的,因为学生只要打下了基础,那么往后学习起来,操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基本功扎实,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岗位上工作才能熟练操作。在培训过程,必须把握每一个细节,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为以后奠定基础。有了基本技能作为基础,那么在专业培训上就能很快掌握。在这个培训中,专业性的知识比较强,那么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培训。我们确定培训项目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进行培训,每一个阶段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最终达到培养所需的综合性的能力。同时内容也要分层次,一步一步地提升,在前一步的基础上进行培训,这样就能准确把握专业技能。要留有专业技能的开发接口,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岗位技能是学生参加工作需要具备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实践技能培训,为学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机电专业涉及的岗位很多,那么在培训中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以便在参加工作后熟练操作。
  三、结语
  现代机电教育教学必须转变思想,树立以实践操作能力为本的理念,改善教学模式,加强技能培训,掌握合适的方法,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实践的水平,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技术操作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智英.树伟.实践选择与理性回归[J].职业技术教育,2004.
  [2][美]乔伊斯(Joyce.B.).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2.
  [3]李乃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其他文献
一、师生同感归属在教学中的内涵  同感(empathy),意为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能敏锐、准确地领会和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和内涵的情感,并将这种领会和理解向对方传递。按罗杰斯的看法,其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因此,它有两个特征:一是设身处地;二是感同身受。  实践表明,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没有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课肯定不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在课堂上实施了师
摘 要: 人人都要关心学校的安全工作,学校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社会、家庭要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安全工作检查、监督、指导和查处力度,把学生的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关键词: 学校 安全工作 安全教育    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首次将学校的安全教育写入法律,为中小学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把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