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照搬课本内容,上课时完全引用书中的情境、桥段、例子,唯恐自己的教学方向偏移了教材的要求,担心自己的教学没有让学生掌握到课本中提到的知识点。然而,教师却没有注意到,初中英语课本中的很多知识并不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教师只讲英语课本中的知识,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英语知识离自己的实际生活很遥远,在生活中根本用不着,所以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
  比如,初中英语课本中提到的一些餐桌礼仪知识多半是西方的,中国学生吃西餐的情况不多,因此他们在用餐时,即使说英语,也会由于用餐的场合、对象以及食物的不同而使用与课本上不同的礼仪和用语。如果教师仅仅教授学生课本中的情境,学生会觉得课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联系,自己学习的知识根本脱离自己的生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他们学习英语,学生才会认识到英语知识的实用价值,他们才会有兴趣学习英语。
  一、在日常对话中结合学生的生活
  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开展日常对话的练习时会使用课本中的语境,此时学生会觉得这种日常对话根本不是真正的对话,而是在背诵课本中的句子,于是对日常对话难以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展开对话时,要真正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说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多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说自己的学习生活。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有很多句子都不能流利地表达出来,教师则可以通过每天教学生新词汇和新句子,让学生多说多练,学生就会发现自己慢慢能顺畅地用英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想法了。学生一旦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真正想说的内容,就会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牛津版初中英语的A birthday party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课本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日是如何度过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大量中国菜的表达方法,比如饺子、包子、春卷、松鼠桂鱼等的说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式餐桌礼仪和祝福语,当学生觉得自己能用英语表达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也能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
  二、在英语阅读中结合学生的生活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常常为给学生安排阅读内容而为难。初中生的英语知识积累有限、词汇掌握得不多、语法知识也了解得少。教师不能像引导高中生那样要求学生直接阅读长篇英语材料,更不能像引导大学学生那样直接要求他们阅读英语原版小说。太过于复杂的东西学生看不懂,如果强行让他们阅读,会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畏惧感,可是如果给他们阅读的知识过于浅显,可能又达不到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此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看一些科普读物。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牛津版初中英语中的Food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英语菜谱。通常学生对美食都很感兴趣,菜谱一般内容不多、词汇量比较少、常用的词汇比较集中,教师引导学生看英语菜谱,能为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以外拓展大量的关于食物的词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英语菜谱,让学生自己尝试做一道菜,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来了解自己是否真的读懂了菜谱中的知识。实践证明,学生通过阅读菜谱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去看简短的生活保健常识等。
  三、在英语习作中结合学生的生活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时,最烦恼的问题是学生不愿意自主地写作,很多学生接到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时,把英语写作学习当作负担。有些学生索性用应付的方法在网上直接选取材料用抄抄改改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英语习作练习。教师在引导学生习作时必须要做到了解学生,每个学生内心都会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如果学生的英语习作能写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学生有可能会自主地学习,而且会努力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教师如果不顾学生的兴趣布置作业,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感,从而在习作中敷衍教师。因此,教师要在布置英语习作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牛津初中英语的My family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同名的作文,要求学生先阅读大量关于家庭描写的文章,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的心声。此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到,写作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写作不能表达自己的心声,文章就没有意义。同时,教师在批阅学生的文章时,要以真诚的态度用英语与学生交流。通过紧密的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就能慢慢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心声、表现自己。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自主的习作,就能提高英语水平。
  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时,必须意识到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在各种形式的英语教学中,都要用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愿意自主地学习英语。
其他文献
多年以来,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发挥。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为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符合学生素质提高、终身成长需要的语文高效课堂。几年来,在认真领会语文课标精神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语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对于学生来说不但是学习的重点,而且也是能力提高的重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教学通常费时最多,但是收效甚微。如何将阅读和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效果,是现阶段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的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初中英语的学习是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这个过程中,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它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巧妙激疑,精心设疑,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释疑,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呢?  一、紧扣学生的兴奋点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具有审美、充满趣味的课程,但是在应试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则变成了对语文文本的支解课、剖析课,不是愉悦课、享受课。如何使一堂语文课妙趣横生,学生爱学乐学,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关注幽默的生成。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提斯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语文教师只有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有目的地研讨艺术化的教学方法,研讨教学幽默的理论与作法,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产生磁力效应
期刊
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会引发一场龙卷风,这是蝴蝶效应;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木桶效应;一扇玻璃窗被砸破,相临的玻璃也会被陆续砸破,这是破窗效应。这些自然现象、生活原理以及社会心理效应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有相通之处。如何借鉴不同的自然及社会效应理论,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是本文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据此,现行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中编排了不少优秀文化的经典作品,他们文质兼美,多角度反映了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生活等的客观美,几乎蕴藉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二度创造,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