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现状调研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明确提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这些文件出台至今已好几年,笔者与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经过多年的调研和实践,就陕西省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现状、模式、原则等进行了探究。
  一、陕西省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现状分析
  2020年,受疫情影响,学生在家度过了一段“居家健身”的日子。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平时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学校,学生网络教学和居家健身的效果要好于其他学校的学生。为此,工作室通过网络问卷星系统就《体育课外作业》进行了8个方面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样本涵盖了陕西省10个地区。
  问卷1和问卷2统计数据显示,共有3319名中小学生参与了此次问卷。其中,高中生372名,占11.21%;初中生1646名,占49.59%;小学四、五、六年级1301名,占比39.2%。女生1693名,占51.01%;男生1626名,占48.99%,男女生参与度基本呈正态分布。以上数据从侧面说明高中生学业压力大,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较少;初中因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总分,从家长到学校再到学生都比较重视课外体育锻炼。
  问卷3“自主锻炼的方式有哪些”统计数据显示,2072名学生选择按教师布置的体育作业锻炼,占总人数的62.2%;1259名学生选择按自己的喜好锻炼,占总人数的37.8%。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喜欢按照教师的要求锻炼,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自主锻炼,这部分学生有的已经养成了自主鍛炼的习惯,有的可能是教师没有布置作业,他们只能按自己的喜好自主锻炼。
  问卷4“体育课之外主要在哪里进行自主锻炼?”统计数据显示,1102名学生选择校内自主锻炼,占总人数的33.08%;2229名学生选择校外锻炼,占总人数的66.92%。以上数据从侧面说明,现阶段我省中小学生在校锻炼的时间不多,学校体育大课间的开展有待提高。
  问卷5“体育课之外自主锻炼的时长”统计数据显示,1034名学生锻炼时长在20分钟以内,占总人数的31.04%;1883名学生锻炼时长在30分钟左右,占总人数的56.53%;414名学生锻炼时长在1小时以上,占总人数的12.43%。从这三组数据可以看出,近半数的学生体育课之外的锻炼时间在30分钟左右,超过1小时的只占十分之一。
  问卷6“你希望的体育课外锻炼方式”统计数据显示,2019名学生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占总人数的60.61%;1312名学生选择自主锻炼,占总人数的39.39%。数据表明,现阶段大多数学生在体育课外作业中,希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
  问卷7“你课外运动的目的是什么”统计数据显示,2054名学生课外锻炼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占总人数的61.66%;506名学生课外锻炼是为了提高体育成绩,占总人数的15.19%;320名学生课外锻炼是为了塑形、减肥,占总人数的9.61%;451名学生课外锻炼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占总人数的13.54%。这些数据表明,现阶段大多数学生更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育课外作业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问卷8“学校有体育课外作业吗”统计数据显示,1190名学生选择了有体育课外作业,占总人数的35.73%;955名学生选择了没有体育课外作业,占总人数的28.37%;1186名学生选择了很少有体育课外作业,占总人数的35.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省部分学校布置体育课外作业基本成为常规工作,但全面落实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希望体育课外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家庭作业)。
  2.学生体育课外的校内活动时间偏少,学校应根据实际校情、学情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和社团活动。
  3.布置体育课外作业虽然已成为部分学校的常规工作,但依然存在针对性不强、方法单一等问题。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该如何突破困局呢?笔者和工作室的成员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可以从学生的锻炼时间(课内外)、空间(校内外)、方式(运动处方)三个方面入手。
  二、用体育课外作业代替体育家庭作业拓展学生的锻炼时间与空间
  体育课外作业是指学生在体育课堂之外,按照教学内容、教师要求及自身需求,有计划地在校内外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家庭作业是指学生在校外,按教学内容及教师要求和自身的需求,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体育课外作业无论在锻炼时间还是在空间上,它的内含与外延均比体育家庭作业要广、要大。笔者和工作室成员经过研究发现,体育课外作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课外作业的完成地点既包括校内,又包括校外。
  2.体育课外作业的完成时间既包括学生的在校锻炼时间,又包括学生的校外锻炼时间。
  3.学生在校完成体育课外作业时,能够得到教师的现场指导,锻炼效果自然更好一些。
  4.学生在校内完成体育课外作业时,可以通过协作互助的方式进行小组或集体锻炼。
  三、用运动处方式体育课外作业帮助学生科学健身
  常规的体育课外作业往往是学生根据教师统一安排在校外完成指定任务的,它的弊端在于教师布置作业时,没有或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完成的任务基本相同。   运动处方式体育课外作业是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运动能力评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健身目标,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运动技能和锻炼环境,以处方的形式为每个学生布置适合他的课外作业。学生通过完成运动处方式体育课外作业培养运动兴趣,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最早由美國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其已由最初的康复性训练逐渐演变为健身运动处方、竞技运动处方和康复运动处方三大类。我们团队所提出的运动处方式体育课外作业属于健身运动处方类。
  那么,如何布置运动处方式体育课外作业呢?
  1.教师应该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通过体能素质测试对学生运动能力进行评估。测试内容包括速度类(50米)、力量类(实心球)、耐力(400米)、柔韧(坐位体前屈)、协调性(颠球)五个方面。测试成绩可以是学生近期的体育课成绩,也可以是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还可以是现场测试成绩。
  2.教师应根据运动能力评估报告确定学生的弱项,并结合近期教学内容为学生制订合适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可以按训练内容选用单一处方或综合处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按照运动量(运动负荷)选用一、二、三级处方。训练内容包括跑、走交替20分钟,50m×8往返跑×2组,变速200m×4组,400m定距跑×2组,1分30秒跳绳×2组(见下表)。
  3.教师应根据学生校内外完成运动处方式体育课外作业的情况,及时调整学生训练的内容与运动量。运动处方式家庭作业的核心是健身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能评估报告与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适合的体育课外作业。在确定运动处方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结合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成绩,以及学生运动能力评估报告,明确学生训练时应注意的事项。教师还要明确学生近期和远期运动目标,因人而异地制订运动处方,指导学生执行运动处方,并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训练的内容及强度。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着人民的幸福,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校内外、课内外有目的地动起来,走下网络,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在运动中锤炼意识、健全人格、强健体魄。作为中小学体育工作者,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把学生的体育训练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校内向校外延伸,把学生的体育课外作业由无序训练向有目标、有处方、有途径、有评价转变。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落实体育学科“健体铸魂”的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规划课题“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XAGU059。  “深度学习”也称深层学习,20世纪50年代,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学习的本质与区别:过程与结果》一文中首次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其内涵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
期刊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载体,以研究性、操作性为主要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从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本文对学校数学课题组开展的关于实践活动课的研究与探索进行了总结。  一、挖掘生活素材,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化的素材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活动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年
期刊
1.问题情景体验导入模式设计  [策略]导入一首古诗,营造光照射下的森林美景,体验生活的乐趣,感悟生活的意境。  [问题引导]既然光是一种波,光能衍射吗?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到光的衍射现象?  [学生活动](1)阐述自己看到的现象:①晚上透过窗纱看远处的灯光。②眼帘上睫毛的衍像。  (2)展示镜头蒙纱拍摄作品图片。①在镜头上蒙上一片或几片纱巾,拍摄街头夜影。②用纱巾或其他薄如蝉翼的细密丝绸织
期刊
我们正在使用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2016版)所增添的新课文,现已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而统编版还保留了原人教版大约六成的课文(以下简称老课文),很多教师却忽视了对这些老课文的关注和研究。从我近三年参加教研、送教下乡活动所听的上百节课来看,大多数教师对老课文缺乏新研究,仍旧用老的教学设计授课,农村学校尤为严重。另外,据我对近三年教学参考书的查阅,发现不少教学设计仍旧依据原有教材的编写意图
期刊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到,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相应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必须以具体的化学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期刊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
期刊
诗词是语文教学举足轻重的一个组成部分,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就有诗歌36篇、古诗词48首。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诗歌教学,是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以读助教,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了解诗词大意,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读中知人论世,在读中体会文章的主旨深意。读有很多表现形式,学生可以自由朗读个体解读,可以齐读集体感悟,可以默读深入思考,可以跳读关注重点句子等。本文以部编版九年级语
期刊
【课前慎思】  《字母表示数》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知识点多,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還是发展学生符号意识和代数思想的重要载体。本节课是学生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关键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字母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数量关系。教学中借助教材中的青蛙儿歌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思考、比较、交流,发现字母可以表示一类有范围的数,还能表示数量关系。如何使“学习像呼吸一样自
期刊
在中国古代上演了许多奇思妙想、智慧超群的创意故事,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等很多精彩镜头令世人交口称赞。他们的与众不同,正是富有创造力的表现。启迪创造力、教给学生不一样的思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应是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一堂语文课,用“新”吸引学生的感官,用“新”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法新奇,创意爆棚,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让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双线”编写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到新高度。《四个太阳》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心愿”的最后一篇课文,第一课时教学力求整合单元资源,有效利用课后习题,融读文、识字、写字与运用为一体,落实“三多”,凸显“语用”,践行课程标准。  一、多方法识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课所选生字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