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在男人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的电力行业中,晁岳峰看起来不过是一名普通弱女子,却有着男孩般坚强意志和过人胆识。
身为菏泽电厂热工队机控班班长的晁岳峰,有着一个很男性化的名字,就连班上的男生们也对这位班头心存几分敬畏。尽管她看起来不过是一名普通弱女子,却有着男孩般坚强意志和过人胆识,多次获得“厂先进个人”、“双为之星”、二等功臣,2008年她被菏泽电厂授予首届“十佳青年”称号,2009年她又捧回国电集团公司“巾帼标兵”的美誉。
检修中冲锋陷阵
作为一名检修班组的班长,晁岳峰以身作则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带头创建学习创新型班组。在工作中,她注意学习和掌握思想、技术的新动向,经过不懈努力,使自己的理论修养、管理能力、业务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她还注重从每个人的特长入手,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潜力。在工作前反复思考全班人员技术、知识、年龄结构、性格差异,使人员合理搭配,新老交叉结合,做好“帮、传、带”工作。在工作中实行人员责任跟踪,用管理的手段把职工的学习与现场的生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在班组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2007年她所带领班组被授予国电公司山东分公司“青年文明号”称号,所在班组被评为“厂级先进集体”、“优秀青年突击队”等称号。
虽然班组管理工作头绪繁杂,但在关键施工部位、重点项目现场,她总是跟踪到位,参与实际工作进行工作协调和组织。处理突发性事故时,她总是带头冲在最前,深入现场,仔细检查。在2007年6月,3号机组大机本体电缆抢修工作中,在她的带领下,全班人员忍受着炙热的高温,在狭小的工作空间,从晚上9点连夜奋战到第二天早晨8点,11小时内有条不紊地实现了40余根电缆的对接、电缆线芯的核对、阀门的调试等各项工作,完成了平时大小修时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工作。
自工作以来,她参加了菏泽电厂历次大小修工作,对所管辖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了然于胸,在多次设备改造工作中,她考察现场、翻阅了大量技术资料,制定了一系列设备改造方案。在菏泽电厂1号机组DCS改造工作中,她带领班组进行了高加水位变送器改造、除氧器水位变送器改造、电动门配电箱电源开关改造、疏水袋电动门改造、TSI系统轴向位移三取二回路改造、温度巡测仪回路改造等8项技改项目,使机组的控制手段更为方便,控制措施更为合理,控制系统更为完善,安全可靠性更加有保障。为了降低DCS改造成本,她还积极主动承担了汽轮机顺控系统(SCS)、汽机保护系统、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ETS)、DCS内所有电气控制逻辑及画面的组态工作,以及循环水泵、给水泵的顺序启动逻辑,组态工作量极大,逻辑极其烦琐,系统牵扯较多,技术较为复杂,并且安全可靠性要求极高,尤其是跨专业的电气逻辑组态更是一个既费神又伤脑子的工作,稍有疏忽将会给机组安全控制带来隐患,为此晁岳峰带领班组人员排除一切杂念,认真研究图纸,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特别是最后调试阶段,几次工作到凌晨3点,最后圆满完成了1号机组SCS、ETS及所有电气逻辑的组态调试工作,为1号机组大修顺利完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自1号机组SCS、ETS及电气控制系统改造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机组经济、可靠运行能力得到提高,节约几十万元的组态、调试费用。
技术上默默创新
为了做好检修工作,晁岳峰坚持技术革新,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对不利于安全运行的问题或运行中故障率高的设备,不断思索、大胆创新。在菏泽电厂2号机组大修工作中,她发现多处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如手动停机按钮、润滑油压低联启交直流润滑油泵未独立于DCS之外配置,不符合二十九项反措及DCS失控后保证机组安全控制的要求;汽机ETS保护逻辑中存在汽机遮断信号消失后汽轮机能够自动挂闸的安全隐患,一旦此现象发生,将有可能造成汽轮机进水的重大性事故。为消除上述隐患,她逐一研究图纸,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提出改造方案,绘制施工图纸,带领班组人员将隐患全部消除。其中她提出的在ETS逻辑中增加DEH遮断汽机软逻辑回路,保证机组跳机信号消失后,机组不会自动挂闸启动方案,获得了菏泽电厂2005年技术创新项目奖励。
菏泽电厂2号机组曾因UPS电源故障导致汽轮机停机电磁阀供电电源频繁切换,最终导致机组跳闸。由于该回路错综复杂,对安全可靠性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汽轮机保护误动或拒动,为保证停机电磁阀可靠供电,晁岳峰认真研究图纸资料,并经过充分论证,独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对2号机组四个停机电磁阀供电方式进行改造,由原来的UPS电源及保安段电源切换后供给停机电磁阀改造为将四个停机电磁阀分为两个通道供电,一路由UPS电源提供,一路由保安段电源供电,一旦一路电源丧失不会影响另外一个通道电磁阀,提高了停机电磁阀供电可靠性,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杜绝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她还将停机电磁阀这种改造方案在其他机组进行推广。这一方案的顺利实施,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机组经济、可靠的运行能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厂技术创新项目奖励。
但晁岳峰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以更积极地态度开展科技创新。菏泽电厂1号机组汽轮机本体监测仪表(TSI系统)已经投入十几年,设备功能已经不够完善,控制方式也不够灵活,维护方法较为单纯,为此晁岳峰同志在班组专门组织QC活动小组,对1号机组TSI系统功能完善问题展开了讨论,作为QC活动小组的技术指导,晁岳峰多方查阅资料,制定了TSI系统功能完善的方案及相应措施,并成功实施。通过QC质量活动使整个班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QC成果研究小组也获得了厂优秀QC成果三等奖。
针对菏泽电厂3号、4号机组DEH/MEH系统因DUP冷却风扇故障率较高,经常出现DPU离线的情况,直接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晁岳峰和厂家人员多次协商处理方案,将DPU主板更换为无冷却风扇的低功耗主板,通讯软件进行了升级,并增加了补丁程序,改善了DPU的运行环境。此项技改工程的实施,获得国电公司优秀合理化建议奖申报。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当年对革命女同志不让须眉之精神而交口称赞的毛主席,倘若今日能看到在男人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的电力行业中,和晁岳峰一样与男同胞们平起平坐,甚至不断超越的巾帼英雄们,不知又该迸发如何令人振奋的诗句。
(作者供职于国电菏泽发电厂)
身为菏泽电厂热工队机控班班长的晁岳峰,有着一个很男性化的名字,就连班上的男生们也对这位班头心存几分敬畏。尽管她看起来不过是一名普通弱女子,却有着男孩般坚强意志和过人胆识,多次获得“厂先进个人”、“双为之星”、二等功臣,2008年她被菏泽电厂授予首届“十佳青年”称号,2009年她又捧回国电集团公司“巾帼标兵”的美誉。
检修中冲锋陷阵
作为一名检修班组的班长,晁岳峰以身作则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带头创建学习创新型班组。在工作中,她注意学习和掌握思想、技术的新动向,经过不懈努力,使自己的理论修养、管理能力、业务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她还注重从每个人的特长入手,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潜力。在工作前反复思考全班人员技术、知识、年龄结构、性格差异,使人员合理搭配,新老交叉结合,做好“帮、传、带”工作。在工作中实行人员责任跟踪,用管理的手段把职工的学习与现场的生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在班组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2007年她所带领班组被授予国电公司山东分公司“青年文明号”称号,所在班组被评为“厂级先进集体”、“优秀青年突击队”等称号。
虽然班组管理工作头绪繁杂,但在关键施工部位、重点项目现场,她总是跟踪到位,参与实际工作进行工作协调和组织。处理突发性事故时,她总是带头冲在最前,深入现场,仔细检查。在2007年6月,3号机组大机本体电缆抢修工作中,在她的带领下,全班人员忍受着炙热的高温,在狭小的工作空间,从晚上9点连夜奋战到第二天早晨8点,11小时内有条不紊地实现了40余根电缆的对接、电缆线芯的核对、阀门的调试等各项工作,完成了平时大小修时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工作。
自工作以来,她参加了菏泽电厂历次大小修工作,对所管辖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了然于胸,在多次设备改造工作中,她考察现场、翻阅了大量技术资料,制定了一系列设备改造方案。在菏泽电厂1号机组DCS改造工作中,她带领班组进行了高加水位变送器改造、除氧器水位变送器改造、电动门配电箱电源开关改造、疏水袋电动门改造、TSI系统轴向位移三取二回路改造、温度巡测仪回路改造等8项技改项目,使机组的控制手段更为方便,控制措施更为合理,控制系统更为完善,安全可靠性更加有保障。为了降低DCS改造成本,她还积极主动承担了汽轮机顺控系统(SCS)、汽机保护系统、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ETS)、DCS内所有电气控制逻辑及画面的组态工作,以及循环水泵、给水泵的顺序启动逻辑,组态工作量极大,逻辑极其烦琐,系统牵扯较多,技术较为复杂,并且安全可靠性要求极高,尤其是跨专业的电气逻辑组态更是一个既费神又伤脑子的工作,稍有疏忽将会给机组安全控制带来隐患,为此晁岳峰带领班组人员排除一切杂念,认真研究图纸,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特别是最后调试阶段,几次工作到凌晨3点,最后圆满完成了1号机组SCS、ETS及所有电气逻辑的组态调试工作,为1号机组大修顺利完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自1号机组SCS、ETS及电气控制系统改造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机组经济、可靠运行能力得到提高,节约几十万元的组态、调试费用。
技术上默默创新
为了做好检修工作,晁岳峰坚持技术革新,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对不利于安全运行的问题或运行中故障率高的设备,不断思索、大胆创新。在菏泽电厂2号机组大修工作中,她发现多处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如手动停机按钮、润滑油压低联启交直流润滑油泵未独立于DCS之外配置,不符合二十九项反措及DCS失控后保证机组安全控制的要求;汽机ETS保护逻辑中存在汽机遮断信号消失后汽轮机能够自动挂闸的安全隐患,一旦此现象发生,将有可能造成汽轮机进水的重大性事故。为消除上述隐患,她逐一研究图纸,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提出改造方案,绘制施工图纸,带领班组人员将隐患全部消除。其中她提出的在ETS逻辑中增加DEH遮断汽机软逻辑回路,保证机组跳机信号消失后,机组不会自动挂闸启动方案,获得了菏泽电厂2005年技术创新项目奖励。
菏泽电厂2号机组曾因UPS电源故障导致汽轮机停机电磁阀供电电源频繁切换,最终导致机组跳闸。由于该回路错综复杂,对安全可靠性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汽轮机保护误动或拒动,为保证停机电磁阀可靠供电,晁岳峰认真研究图纸资料,并经过充分论证,独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对2号机组四个停机电磁阀供电方式进行改造,由原来的UPS电源及保安段电源切换后供给停机电磁阀改造为将四个停机电磁阀分为两个通道供电,一路由UPS电源提供,一路由保安段电源供电,一旦一路电源丧失不会影响另外一个通道电磁阀,提高了停机电磁阀供电可靠性,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杜绝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她还将停机电磁阀这种改造方案在其他机组进行推广。这一方案的顺利实施,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机组经济、可靠的运行能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厂技术创新项目奖励。
但晁岳峰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以更积极地态度开展科技创新。菏泽电厂1号机组汽轮机本体监测仪表(TSI系统)已经投入十几年,设备功能已经不够完善,控制方式也不够灵活,维护方法较为单纯,为此晁岳峰同志在班组专门组织QC活动小组,对1号机组TSI系统功能完善问题展开了讨论,作为QC活动小组的技术指导,晁岳峰多方查阅资料,制定了TSI系统功能完善的方案及相应措施,并成功实施。通过QC质量活动使整个班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QC成果研究小组也获得了厂优秀QC成果三等奖。
针对菏泽电厂3号、4号机组DEH/MEH系统因DUP冷却风扇故障率较高,经常出现DPU离线的情况,直接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晁岳峰和厂家人员多次协商处理方案,将DPU主板更换为无冷却风扇的低功耗主板,通讯软件进行了升级,并增加了补丁程序,改善了DPU的运行环境。此项技改工程的实施,获得国电公司优秀合理化建议奖申报。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当年对革命女同志不让须眉之精神而交口称赞的毛主席,倘若今日能看到在男人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的电力行业中,和晁岳峰一样与男同胞们平起平坐,甚至不断超越的巾帼英雄们,不知又该迸发如何令人振奋的诗句。
(作者供职于国电菏泽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