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对相关炎症介质影响的实验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jsl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烧伤休克期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案对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

方法

将24只小型猪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分为琥珀酰明胶组、羟乙基淀粉组、Parkland组、异体血浆组4组建立重度烧伤休克模型,伤后2 h开始分别以琥珀酰明胶、羟乙基淀粉(130/0.4)、乳酸林格氏液、猪异体血浆进行复苏。观察伤前及伤后心率、血压、尿量及中心静脉压变化;分别在伤前和伤后4、8、24、48 h检测猪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IL-8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均平稳渡过休克期。血清T NF-α:琥珀酰明胶组伤后48 h显著高于异体血浆组[(351±74)比(215±44)ng/L],羟乙基淀粉组伤后8 h显著高于异体血浆组[(327±38)比(249±29)ng/L],且均显著高于同组伤前水平(均P<0.05)。血清IL-1β:琥珀酰明胶组伤后4、8、48 h均显著高于伤前[(563±76)、(589±76)、(736±42)比(508±64)ng/L](均P<0.05);羟乙基淀粉组伤后48 h显著高于伤前[(574±72)比(492±41)ng/L](P<0.05);Parkland组伤后24、48 h均显著高于伤前[(575±31)、(584±65)比(498±33)ng/ L](均P<0.05);琥珀酰明胶组伤后48 h显著高于异体血浆组的(561±48)ng/L(P<0.01)。血清IL-8:琥珀酰明胶组伤后8、24 h均显著高于伤前[(1012±100)、(993±87)比(865±82)ng/ L],且伤后24 h时显著高于异体血浆组[(866±99)ng/L](均P<0.05);羟乙基淀粉组伤后4 h、Parkland组伤后8、48 h均显著高于伤前(均P<0.05),但与异体血浆组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烧伤休克期采用羟乙基淀粉、Parkland复苏方案对相关炎症介质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与天然胶体组作用相近。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及预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北京17家二级或三级医院AECOP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至少存在以下一项因素:(1)Ⅱ型呼吸衰竭;(2)使用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3)因肺部感染住院;(4)卧床时间≥3 d;(5)心功能不全。参与调查医师均经过统一培训,采用统一
目的分析27例直肠原发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27例直肠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临床多以排便习惯改变或便血发病(19/27),病变多位于直肠下段(21/27),中位直径5 cm(0.7~8.0 cm)。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9~152个月)。总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健康调查简表测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寻找良好的疾病评估标准。方法采用健康调查简表,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17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调查,对测量结果进行可行性、信度、效度、反应度、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分析。结果(1)可行性分析:量表完成时间为(10.4±2.9)min,完成率为100%;(2)信度分析:总量表和各
目的探究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超滤是否在减轻容量负荷、保护肾脏功能等方面优于静脉输注利尿剂。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pringer、万方、维普、中国知网(CNKI)、CBM等数据库和相关杂志中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并使用Revman5.0和STATA 10.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超滤组241例,静脉利尿剂组240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通过术后并发症的分析,评价其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胸科医院自1993—2010年收治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病手术患者51例,突出症状为咯血,有咯血史者40例(78.4%,40/51)。51例手术患者中,采用单纯肺叶切除31例(60.8%,31/51),肺段切除8例(15.7%,8/51),肺楔形切除5例(9.8%,5/51),全肺切除5例(9.8%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