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大蒜巧治牙痛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我口腔内侧的大牙牙龈根部隐隐约约有些疼痛。但当时由于骨颈骨折,行走不便,未能及时前往医院。接下来的日子,疼痛与日俱增。“牙痛不是病,坐卧不安宁”,我算是深切地感受到了。
  后来,我忽然想起早几年在报刊上看到过口含生姜片治疗牙痛的小验方。于是便找来一块生姜,切了一小片紧咬在牙痛处。临近中午,我又连续换了两次,感到疼痛减轻了。下午我又在嘴中含咬了两次,折磨我多天的牙痛终于消失了。后来,在跟朋友交谈中得知他也有妙方:取大蒜适量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据说可以缓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
  
  专家点评
  牙疼是患者自身对疾病的一种防卫反应,也是牙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形象说明了牙痛给病人带来的巨大痛苦。
  读者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检查和治疗,采用在牙痛处紧咬生姜的方法缓解了疼痛,有一定科学根据。生姜辛燥,有解表、祛风、除湿的功能,其姜醇、姜烯、姜辣素等成分具有消炎、镇痛和杀菌作用。还可采用其他应急方法,如局部咀嚼细辛、大蒜、花椒等辛散止痛的药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牙痛。但需要明白,此法治标不治本。
  引起牙疼的疾病很多,牙龈炎、牙周炎、牙周脓肿、牙本质缺损、锲状缺损、龋齿没有及时充填治疗等,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莫过于龋齿没有及时治疗充填而引起的急性牙髓炎,其疼痛剧烈,持续2~3天后再不及时得到正确治疗,就会引起严重的急性牙槽脓肿,或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此时牙疼虽然有所缓解,局部肿胀却会加重,对牙齿的存留及牙槽骨的损害也会加重,给下一步的治疗造成麻烦。严重的可以引起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一般来说,当咀嚼、吃冷热酸甜的食物及吸冷气时感到牙齿不适,就应立即到正规牙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及时充填和修补,消除隐患,以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平时正确刷牙、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牙齿表面的清洁,定期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牙科医生的检查、建议,就会拥有一口健康美丽的牙齿。
  西安市中医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张景谊
其他文献
隆乳手术后,申小姐彻底告别A罩杯,一品做女人“挺”美的滋味!29岁时又“荣升”新妈妈。初为人母的她倍加珍爱自己的宝宝。介怀于满城风雨的“三聚氰胺事件”,又闻听母乳喂养的种种益处,她早已下定决心母乳喂养宝宝。看着宝宝甜甜地吸吮,别提多开心了。可是没多久,她就感到乳房肿痛,抵抗力似乎也弱了,动辄就发烧感冒。不胜其烦的她来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原来是注射隆乳术惹祸端。    注射隆乳术:让人欢喜让人忧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的增加,不良生活习惯如烟酒、熬夜等,使老年失聪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认为,耳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如欲听力康健,老年人要注意调理脏腑功能。  耳与肾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鸣耳聋多责之于肾虚。肾虚包括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表现为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肾阳虚表现为耳鸣耳聋、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男子
“平明咽津术”是古代道家吞咽唾液养生的一种方法。初见于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原名《逍遥子导引诀》。后世许多医学、养生学著述,如《红炉点雪》、《遵生八笺》、《类修要诀》、《养生类要》等相继转载,称为“导引却病歌诀”等,足见本法颇为流行。  “平明睡醒时,即起端坐,凝神息虑,舌抵上腭,闭口调息,津液自生,渐至满口,分作三次,以意送下。”此法选择在“睡醒时”自有其道理。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阴阳二气对立
春季如何养生?古人早有精辟见解,宋代先贤真德秀《春月歌》曰:“尝闻避风如壁箭,春风多厉须防患。况因阳发毛孔开,风才一入成瘫痪。”大意是说躲避贼风如同依靠墙壁阻挡弓箭,春季多疫气,导致传染病爆发流行,须防患于未然。况且春季阳气宣发,机体毛孔开放,风邪一旦乘虚而入,往往造成瘫痪。  春季的主时令是风,春风荡漾,湖波送暖,给人的是惬意。但春风并不都是送暖,伴随而来的风邪和厉气却是致病因子。古代医家把导致
八角茴香,又名大茴香、大料、八角,木兰科常绿小乔木。树皮灰色或红褐色。单叶互生,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被柔毛,叶脉羽状,叶柄粗壮。花单生于叶腋,圆球形,淡粉红色或深红色。蓇葖果成星芒状排列,幼时绿色,成熟时红棕色,开裂。种子扁卵形,棕色有光泽。第一次花期2~3月,果期8~9月;第二次花期在第一次果期之后,第二次果期为翌年2~3月。果实采摘后微火烘干,或用开水浸泡片刻,待果实
61岁马姓老汉,5年来两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有时糜烂,剧痒,一旦抓破就出血。多次在西医院诊治,诊为脚癣,用过多种药物均疗效不佳,遂来我处就诊。   脚癣俗名“香港脚”,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传染病,因共用面盆、脚盆、脚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传播。如用手抓痒处,会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或甲癣(灰指甲)。抗真菌西药虽有一定疗效,但难以根治。中医认为脚癣属癣虫侵蚀两足,湿热蕴结为患。治宜清
在缺吃少穿的年代,我经常以“消化不良”为由,花五分钱挂号费,从医院开出100片酵母片。在饥肠难耐时嚼上一把,能压压心慌。一次偶遇感冒不想吃饭,仅吃了把酵母片,症状竟大为缓解。  前两年在科普报刊上,我看到美国学者发现酵母片中含有杀灭感冒病毒的物质,非常感兴趣,就开始单用酵母片治疗感冒,效果还不错。我使用的是广东五洲药业生产的干酵母片,每包80片,三角钱,每次嚼20片,一日三次。如果在刚发现感冒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