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工作透析校园文化建设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picalpalmet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關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二、高职院校校园群体及环境分析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学生规模、学生区域分布不断扩大,导致新生入校分数线不断下降,素质参差不齐,这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学生思想、文化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与压力。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影响较大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校园环境。高职院校的校园,是很多同学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很多同学在初入校园前,通过电视网络媒体,以为校园学习生活应该是自由无拘束的,但却误解了校园环境对于自由的定义。校园环境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的,校园环境的自由并不代表其没有一定的他律性质。在校园环境了,在充分尊重同学们的个人特色和创新意识的同时,学校也同样意识到,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通过学校一定的管理和约束,才能帮助同学们形成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开展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加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三风”建设
  所谓“三风”就是指校风、学风和教风。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良好的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好体现。校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校风养成的特点,从一点一滴培养起,持之以恒,反复强化。首先正确认识校风对学校和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用精神力量来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服务,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其次,要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树立良好学习风气进行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达到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动力教育。最后,要加强教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时我们应注意首先建立民主性教学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集体作用,关注个体特点,用民主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该以权威自居,不应滥施惩罚而应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其次,必须强调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教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加强社团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社团的重要地位。大学院校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生社团存在的积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保障社团运作和发展的专项经费,社团发展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确保社团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健康成长发展。其次要引导社团发展方向。应引导社团坚持走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要强调社团活动的思想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层次性、倡导主体开明、内涵深刻、格调高雅的活动。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影响。
  (二)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生源情况复杂的大学院校,制度文化更显得尤其重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一要建立健全制度,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强化激励机制。二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出台前,可根据师生的实际思想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舆论引导制度出台后,则要大力宣传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等,组织师生学习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甚至还要详细解释。通过舆论宣传,扩大教育效果,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三是要认真组织实施,规章制度一经建立,就要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从严”、“求细”和“与人为善”。
  (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的校园文化,它往往会发挥规范与制约的育人作用。在校园物质环境的营造中大学院校应注意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指导下,做到校园建筑的使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力求教学与生活设施相对完善,兼顾校园环境中软、硬件工程的共同发展,以实现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布局合理,融实用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使人从中获得方便,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启迪,为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包容性校园文化研究[D].杨悦新.东北师范大学.2017.
  [2]校园文化整体性视野下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杨欣虎,范晓光.教学与管理.2010(33).
  [3]全面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建设略论[J].赵凯.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城市交通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管理机制的不断变化,使得传统的桥隧维修管理模式不能适应设备维修的需要。科学养护维修是确保城市轨道桥隧工程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桥隧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对平衡检查、养护、维修做出相关讨论,对实施效果进行论述。最终目的是提高作业效率,保障设备安全。  关键词:铁路桥隧;工程养护;模式;技术  引言:常情况下,城市轨道桥隧设备由于其特点,往往变化缓慢,病害事故较
期刊
摘 要:思政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定期组织有效的思政教育务实活动,以此方式,有效促进务实主义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广泛渗透,提高学生对务实主义的全面掌握。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多样化的知识,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化为目标,积极体现思政教育中的务实主义思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务实思想价值观;渗透  前言  網络技术
期刊
摘 要:生命教育是高等教育题中应有之义,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对其领略生命真谛,构建心理健康氛围,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  透视人类整个生命的进程,高等教育首先应该专注于关怀人的生命,授予大学生领略生命真谛、促进人性完善、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意大利女性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表示:“助长生命健康良好的成长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所有帮助生
期刊
摘 要:准确合理的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反映工程实际造价,已是我们工程造价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工程造价;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
期刊
摘 要:白酒是具有独特中国文化的饮品,作为中国特有的蒸馏酒,渗透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市场上的白酒种类琳琅满目,白酒包装以产品本身地域文化特色为出发点,通过展现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区别其他同类产品。在包装中运用地域文化可以上升产品的文化内涵,让白酒产业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关键词:白酒、包装、地域文化  一、包装中地域表现与品牌塑造  我国的白酒产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的建设也快速发展起来,而道路工程质量则会越来越系统化、法制化,施工人员的素质也会有更大的提高,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会更加完善,在后续的施工技术中中,也会试着将网络技术添加进去,使市政施工的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也提高施工的速度。从而使我国市政施工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反过来促进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提高措施  一、市政
期刊
摘 要: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仪表故障现象,由于检测与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比较复杂,正确判断、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仪表故障,不但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也涉及到产品的质量和消耗,而且也最能反映出仪表维护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也是仪表维护人员能否获得工艺操作人员信任,彼此配合密切的关键。现阶段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现场仪表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随时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
期刊
摘 要:教学模式可认为是由一系列较为成熟、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所构成的集合,其是构建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也促使了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为此,文章将围绕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引言: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教学
期刊
摘 要: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是介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之间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学科化服务既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学科馆员是学科化服务的主体。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应以知识服务为理念,全面涵盖、扩展和提升传统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科化服务 学科馆员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它以学科馆员服务为核心,以提升用户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
期刊
摘 要: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也是管理者,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担任着多重角色。进入新时期,高职院校正蓬勃发展,中国社会面临着深入变革,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伴随着“零零后”步入高校,校园更加朝气蓬勃,同时也涌现新的问题。青少年关系着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因此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探讨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论述如何加强高职辅导员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