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用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其控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与发展,民用建筑的建设也会随之增加,民用建筑由于各种外因或内因导致的混凝土开裂现象将越来越多,本文分析出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探讨了裂缝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also is increased, the civil construction due to a variety of external or internal cause of the concrete cracking phenomena will be more and m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ivil building the cause of cracking of concrete stru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acking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Crack; Cause;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 商品混凝土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 而混凝土裂缝也随之成为阻碍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并且严重的混凝土裂缝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裂缝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很难完全避免的, 但不同程度的混凝土裂缝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程度是不同的。 若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能大大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危害程度 ,因而分析混凝土裂缝成因 ,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混凝土裂缝加以有效的控制是有着很强的现实性意义的。
  一、民用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设计考虑不周全出现的裂缝
   多专业设计工种配比合作不协调:这个问题同样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且所占比例较大。 由于在楼层的某些部位安装电路之后,致使混凝土无法对某些地方的钢筋进行有效保护,还有极大的可能会导致空洞的出现,最终出现渗水开裂的现象。板角裂缝难题:在众多的民用建筑中,其出现的裂缝往往是45°得半角裂缝,数量庞大。 这种裂缝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建筑所处环境较为干燥,导致混凝土水分不足,出现干裂收缩。 并且因为横竖方向的梁的强度高,板无法实现自由运动,故而在面筋的末端出现龟裂现象。
  2、混凝土材料质量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因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裂缝较为常见, 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一般包括水泥质量差 、外加剂的添加不符合技术要求 、杂质多粗骨料和细骨料不符合技术标准等等,这些问题都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的开裂。
  3、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当温度高时膨胀 ,温度低时收缩 ,当温度在短时间内变化过大时 ,混凝土的温度形变过大 ,由此产生的附加应力将超出混凝土本身的抗拉能力 ,这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这种现象一般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 ,并集中发生在早春和秋冬季节。
  4、收缩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凝结之前, 会出现塑性收缩 ,塑性收缩一般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而没有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而造成的, 一般出现在干燥天气, 由于天气条件和混凝土本身情况不同 ,塑性收缩引起的裂缝严重程度也不一样。 另外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 ,有可能出现化学收缩,化学收缩一般是由混凝土拌合所产生的碱性离子与混凝土中一些活性较强的骨料发生化学反应, 而吸收周围水分, 导致混凝土内部膨胀而造成的。
  5、荷载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 ,一些不当的荷载也会造成混凝土裂缝 ,例如在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时, 如拆模之前就向其加载 ,而这一阶段的混凝土结构正处于不利状态 ,稍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造成混凝土开裂 ,可见不规范的施工操作也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6、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受力变化 ,这极容易造成混凝土裂缝, 常见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大多由下列因素造成: (1) 地基基础土质不均匀, 特别是有些地基局部较为松软。(2)地基浸水造成的地基不均匀。(3)在冬季严寒天气 ,冻土或冻土融化造成的地基不均匀。
  7、施工工艺问题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的施工设计因素较广, 因此由施工工艺问题引起的混凝土裂缝成因较为复杂,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在混凝土的拌合、 运输 、浇捣 、振实等各个工序中 ,因操作不当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混凝土裂缝。(2)模板设计不合理或拆模过早造成的混凝土裂缝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因违规造作造成的钢筋污染 ,保护层大小不合适 ,造成钢筋与混凝土的碰撞从而引发裂缝 。(4)不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 使其表面过早干燥或内外温差大, 而造成的混凝土开裂。
  二、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
  1、设计过程中的对策
   在整个设计的版面上,需要对可能出现裂缝的薄弱环节进行预处理。 同时要对钢筋的选材也有严格要求,增大配筋比率。在近些年的建筑工程中,连梁的腰筋已经进行了加密工作,由原有的200變为了100,连梁数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变为原来的1/6,这样有效的减少了裂缝的出现,缝隙宽度也减小了。 面对板角裂缝的出现,可以通过增强钢筋力度,增大钢筋配比,在外墙的角落增加面筋的方式来合理解决。
  2、原料控制方面的对策
   (1)选择适合的水泥及用量。 在施工的过程中,选择放热量较低的水泥为佳。 譬如矿渣硅酸水泥,低热量水泥,加煤水泥,一般硅酸水泥。 同时,可以适当的减少水泥用量来减少热量的释放,现在为了满足需求,厂家往往会在水泥中加入粉煤灰来降低热量,同时强度不变。
   (2)在砂石的选取方面必须要保证所选择的石子属于良好级别,并且结合工程的实际进行筛选操作。 从而降低了空隙率并且增加了砂石的使用率。此外,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 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其核心就是控制住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收缩越大。 故而要防止干裂,就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水含量充足,需要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 但其水含量比例也不能过高,过高的水含量会增及其流动性同时增加裂缝的出现;同时,适量的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比例会让水化过程中的散热减少,增加其稳定性,减少裂缝的出现。
  3、施工过程中的对策
   在施工过程中负责施工的人员需要对工程的全部工序以及进度进行严格的把关。 在保证工期进程的基础之上,严格的按照混凝土的施工规范制定合理的工序并安排时间。 避免工程之间的交叉、 颠倒、 延误、以及拥堵。 故而要防止干裂,就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水含量充足,需要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 但其水含量比例也不能过高,过高的水含量会增及其流动性同时增加裂缝的出现;同时,适量的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比例会让水化过程中的散热减少,增加其稳定性,减少裂缝的出现。
   在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第一要确保保护层的合理厚度,若过厚,则可能导致混凝土抗拉能力的下降,出现较多裂缝。故而,要在钢筋捆绑完成之后,进行马凳检查工作,检查其垫块的数量,距离等等。 经过实践研究,马凳的数量以10为最佳,最好选用四腿马凳,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马凳自身。 同时,在钢筋上尽量的少走,若无法避免的话,也只能通过大梁。 最好不要在负筋上过量走动,会导致裂缝的增多。 混凝土在进行浇捣的时候除了需要基本工程人员之外还需要5名辅助工人不断的对钢筋的位点进行观察与矫正,保证每一个钢筋节点的正确性,进而降低了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因而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是很有必要的。 混凝土养护工作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的良好硬化 ,确保其结构强度能够真正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硬化过程中, 表面干燥和内外温差大是造成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因而混凝土养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和保湿, 对于一般混凝土结构来说, 混凝土养护主要操作方法是洒水养护 ,这样一方面能保证混凝土在整个硬化过程中表面都是湿润的,另一方面也帮助混凝土温度逐渐降低到环境温度而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 但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 应采取其他降温措施 ,因为大体积的混凝土容易出现集中的水化热, 如拆模后立即覆盖薄膜 ,湿麻袋等以起到隔离外界环境和降温保湿的作用 ,避免温度裂缝。
  参考文献:
  [1] 李永胜. 浅谈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技术[J]. 科技资讯, 2007,(19)
  [2] 查千.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 科技信息, 2010,(11)
  [3] 游嵘.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 科技风, 2009,(08)
  [4] 徐英俊, 刘颖秋. 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8)
   [5] 邱东梅, 章捷, 雷润亚.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与防控措施[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混凝土结构大量的过早破坏,以及混凝土耐久性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混凝土的渗透性[1]以及其早期开裂性能与耐久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渗透性越低(抗渗性越高),则其孔隙率越低,强度越高,其耐久性越好,为了同混凝土的强度相互协调,统一采用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使用矿物掺合料、延长养护时
期刊
陕西凯达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摘要:结合梁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合梁结构,近年来其结构在桥梁中的应用又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就结合梁桥的发展历程及在桥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结合梁结构;桥梁;应用  Abstract: combining the beam is in steel structure and concrete struct
期刊
摘要: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提高其施工技术,对于促进建筑的整体进度和质量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具体分析了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as the key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s, one of it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期刊
摘要:预应力施工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桥梁建设和加固维修过程中,从体外预应力、有粘结预应力、复合纤维预应力三个方面讲述预应力在桥梁加固维修中的应用,介绍预应力加固维修技术的设计、施工方法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预应力,桥梁加固维修,施工方法,应用  Abstract: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buildin
期刊
摘要:江苏省镇江市西津古渡土质边坡治理工程对边坡稳定性要求很高,本文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瑞典条分法对边坡加固前三个危险滑动面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同时使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边坡分别进行了预应力锚索加固前后的有限元模拟,并对理论分析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对比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其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在安全系数的选用上提出了建议,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边坡加固极限平衡
期刊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能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并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公路工程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顺利进行的最好保证。本文介绍了风险管理的概念,并对公路工程建设中所包含的风险进行分析与分类,最后对这些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风险管理的一些看法,从理论和实例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风险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
期刊
摘要:桥梁桩基部分的施工与检测是影响桥梁整体强度和抗震性能的关键, 必须引起桥梁工程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在实际施工中, 很多地区地质条件复杂, 地下水位较高, 因而桩基的质量难以控制,而桩基质量又将直接影响桥梁的整体质量。在此谈谈桥梁桩基浇筑和埋声测管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桥梁桩基 施工技术 桩基检测 注意问题  Abstract: the bridge pile foundatio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又称为FRP)是近年来在土木工程结构中开始应用的一种新型高性能工程结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施工成型方便等优点,已成为混凝土、钢材等传统结构材料的重要补充。但FRP的弹性模量仅为钢的1/3左右,在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对其变形量进行适当限制,防止因变形过大影响结构使用功能。本文通过介绍一座跨河人行桥的设计过程。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工程签证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而工程签证管理涉及面广、时间周期长、建设工程投资规模大、环节多,由于工程签证不包含在施工合同和图纸中。具有临时性、无规律性、内容复杂性等特点,导致施工现场签证价款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工程结算超预算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签证管
期刊
摘要:无论是公路的新建、改建,路面平整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其能否满足《规范》要求,既反映了行车舒适程度,又反映了施工控制的水平。本文就改性沥青及SMA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控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在施工中控制改性沥青及SMA路面的平整度。  关键词: 路面平整度 原因 控制措施  Abstract: whether highway 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