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cp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浪潮进入学校,高中作为由基础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最辛苦也是最能学到知识的一个阶段。高中的课程改革应该走在其他基础教育的前列,因为高中生已经形成了自主明确的价值观,有鲜明的主见性。本文就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进行浅谈,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策略。
  關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其原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化学,可以发现生活中很多很平常的现象都得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一般来说,学校在初三开设化学课,简单地学习一些基本元素和反应,在中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小,学校、学生和家长都不是很重视,学生在中考的压力下也提不起对化学的兴趣。在进入高中之后,尤其是学理科的同学,化学成为主课,这对于高中化学老师既是重视也是考验,高中化学老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化学知识,还有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开他们对未知事物探索研究的兴趣。
  一、 当前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每个老师都想提高自己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下,老师也想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但上课时间只有这么多,老师和学生的精力也只有这么多,由此催生出许多问题。
  (一) 教师教育理念两极分化明显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被一些老师当做了选择题,选择应试教育的,其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考试展开,上课就只是讲书上的内容,要不就是做习题、讲习题,引导学生采用题海战术,要不就是死记硬背的方法,以求考出一个学校和家长都满意的分数。选择素质教育的教师也分两类,一类是看似前卫的年轻老师,一味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打成一片,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活动形式大于活动内容。另一类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了新课标的内容,积极完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强调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种理念分化明显,其实,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只要教师摸索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就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应用型人才。
  (二) 课堂效率的把握不到位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的三重提升,是我等高中化学老师不断探索的目标。但是现在很多老师对课堂效率的把握不到位,要不就是沉闷的讲知识点,讲习题;要不就是整节课都忙着活跃课堂气氛,讲各种故事,忽视了课堂内容。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化学是一门讲究思维和实践的学科,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 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
  (一) 加大对高中化学教育资源的投资
  保证充足的教学资源,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第一,要保证充足的教师资源,学校应招一些专业的化学教师,现在高中生的思考能力都很强,如果老师的专业素质不到位,无法解答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中会造成消极的影响。第二,要保证充足的实验资源,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最好途径,比如:在学习喷泉反应时,用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做实验喷泉,从而引出喷泉的成因:这两种液体极易溶解于水,从而造成了体系内部形成了压强差,也就形成了喷泉。通过实验现象生动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化学魅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第三,保证充足的防护设备和应急设备,化学实验具有一定危险性,有些试剂的腐蚀性很强,虽然在老师的指导下会尽量做到安全操作,但为了以防万一,一定要有相关的安全防护设备。
  (二) 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教的作用,注重教材的作用,强调课堂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不得不说这三个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现在高中化学教学必须要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一内容时,可以把化学元素顺序编成顺口溜,教给学生,也可以讲一些关于周期表发明的小故事,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不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在讲到“蛋白质”这一章的时候,可以拿一些氨基酸肽链的模型或者找一些相关的小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蛋白质的构成,更好地理解微观世界。
  (三) 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现在学生需要的是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以往那种由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课堂已不为现在的高中生所接受了。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有创新精神,抓住学生的精神需求,以化学内容为基础,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讲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时,可以开展一些竞赛小活动,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一个星期后,随机抽小组中的成员相互比赛谁配平方程式又快又正确。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尽快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要想生动有趣,不能只依靠教材。教师应当发现教材的外延性,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做相关扩展,这样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小结
  高中化学是高中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实中的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优化高中化学教学,应紧紧抓住化学的学科特点,分析学生心理,并加大对化学教学资源的投资,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接受化学,爱上化学。教师在探索总结中,要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出热爱化学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杏梅.谈高中化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6,(7):27.
  [2] 李海秀.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教学策略研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3,(5):309.
其他文献
摘 要: 有一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兴趣是进行知识深入探讨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对某件事产生兴趣时,才会想要试着去了解。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是这样,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维学习,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教学中何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关键词
摘 要: 生物高考复习模式的改革,要有清晰的复习思路,要精心设计并上好复习课;时刻关注高考命题走向,确保复习方向的正确性;注重试题研究,提升试题训练的针对性,特别要加大对实验题的操作训练。  关键词: 生物复习;模式改革;关注高考;注重研究;确保效果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生物高考已从应试型考试转向能力型考查。在此,笔者就生物高考复习中的一些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 教学模式和复习模式都要有改革的
摘 要: 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的出现,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践,有效地将演示实验教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意义;对策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而言,实验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和
摘 要: 高中化学是学生高中学习的重点学科,不仅要求有优秀的思维逻辑能力,还要有精准快速的计算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记忆能力。记忆的基础在于理解,只有把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拆开分析,然后找到彼此之间的联系,自行归纳出它们之间存在的规律,以便于记忆。本文介绍了几种高中化学知识点的记忆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化学;知识记忆;方法  一、 理解记忆  常言说道:“要想记得,就要懂得”。理解记忆法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