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声紧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ess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息前景虽然只是25个基点的增加,但既牵涉到全球经济和金融风险,又牵涉到美联储与市场的互相博弈,还牵涉到美国经济的稳固程度,各种复杂因素使美联储表现得极其谨慎。
  美联储加息的鼓点似乎在不经意间就敲响了,而且越来越紧凑,越来越密集。
  市场原本对夏天加息的预期并不高,但市场也从未轻易放过任何加息的蛛丝马迹。
  第一个让市场神经一紧的是纽约联储月底的小规模资产出售操作,投资者担心,此举措预示着未来资产负债表收缩来得更快。尽管有纽约联储声明,这非货币政策的转变,也有业界人士将之解读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技术测试,但5月19日美联储公布了4月议息会议纪要,完全逆转了此前人们普遍相信的加息趋势。
  4月会议纪要显示,如果未来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改进,美联储可能在6月会议上加息。实际上纪要中一共六次提及“6月”这个时间点,这么高的频率前所未见。
  5月23日,费城联储主席哈克的讲话又进一步强化了加息预期,他说,美联储应该在6月中旬的政策会议上升息,除非在这之前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正脱离正轨。
  显然,随着美国经济从冬季的疲弱状态中回升,美联储已准备好采取行动。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对《财经》记者说,美联储如果不在6月加息,就很可能选择7月加息。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向充分就业靠近,通胀也在强化过程中。
  虽然,只要金融市场状况和全球经济更稳定,利率恢复正常化的要求就会更为强烈。

收紧的博弈


  美联储要达到的微妙平衡是,收紧货币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润滑剂而非使其脱轨。
  市场热议的美联储加息前景虽然只是25个基点的增加,但既牵涉到全球经济和金融风险,又牵涉到美联储与市场的互相博弈,还牵涉到美国经济的稳固程度,各种复杂因素使美联储表现得极其谨慎。
  美联储在过去的30余年中,展开了五轮较为明确的加息周期,其中1987年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美联储在当年6月重启加息,但几个月后的10月19日,美国爆发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天内重挫508.32点,跌幅达22.6%,美联储出手救市立即降息,那是百年美联储历史上最短的升息周期,仅维持了四个月。
  如何选择收紧货币政策的正确时机,避免市场动荡?有经济学家总结说,美联储特有的行事方式,是把预期的政策变化推迟两个会议的时间。
  美联储目前发出的信号,都直接与货币政策方向相关,目的在于减少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问题在于,赞迪指出,美联储自身公布的政策导向,与市场的解读、市场认为美联储实际要做的这二者间有很大的区别。美联储因而力求在不对市场造成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减少二者间的差别。
  美联储要达到的微妙平衡是,收紧货币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润滑剂而非使其脱轨,尤其是美国经济从危机状态中走出的时间不很长,美国经济尚处在温和恢复的过程中,因而市场对加息的信心是否充足显得异常关键。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约翰·柯克伦(John Cochrane)对《财经》记者说,美联储非常努力地传达沟通他们的政策:他们希望加息,并将它称之为“常态”——即以一种缓慢而稳定的方式进行,而达到这一目标要经过“数据依赖”的过程,这意味着如果有重大事件发生,美联储就会改变方向。因此,仅靠前瞻指引似乎还不足以让市场完全买账。
  一方面,1987年的崩盘阴影显然不会束缚住美联储的手脚,柯克伦指出,不会因为美联储未事先公告就直接加息,1987年的危机就会重演,毕竟,加息也只是增加25个基点的短期利率。而且纵观1987年后的加息史,美联储进行了很多次的意外加息,都没有对市场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机构风险分析(IRA)公司联合创始人克里斯·维伦(Christopher Whalen)对《财经》记者指出,美联储所说的“公开”是一个制度问题,在加息的问题上,有时候是信息太多,这反而有碍于市场判断。比如2015年年底的首次加息,虽然经过数月的加息预热,金融市场随后的回调仍然相当剧烈。
  维伦说,市场已经完全被政府的干预惯坏了,至今市场也未做相应的调整,股票市场的价格与盈利相比已明显被高估。
  经济学家则抱怨说,在美联储与市场的博弈过程中,美联储前瞻的指引有逐渐弱化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市场表现已绑架了货币政策。
  美联储面对的现实是,既对加息的各种条件都成竹在胸,又要等待市场对加息的确认。比如,美联储试图引导市场预期,但债券市场反映的加息情况一直显著低于前瞻指引。因此,市场似乎选择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拖延。
  这也是为什么自美联储公布4月会议纪要的当天,纽约联储总裁杜德利就出来称市场低估了6月加息的风险,美国里士满联储主席莱克也发言表示,全球经济、金融风险已经有所下降,6月很可能加息。在一连串的鹰派讲话中,传达的信息明确地指向美联储近期可能开启渐进加息策略。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态度更明确,他说,目前没有理由去预先判断6月的情况,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没有理由必须为了一次加息而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布拉德认为,最终决定是否加息要看决议会议前出炉的最新经济数据,美联储在没有季度发布会的决议会议上宣布变动政策,多年来已发生了很多次。
  赞迪说,市场仍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美联储预期利率水平在2018年之前恢复正常,然而市场仍旧认为,就算利率水平真的会正常化,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实现。

通胀与时机


  加侬认为有50%的概率6月份美联储加息,70%的几率在6月或者7月加息。如果不加息,其主要原因是英国退欧或是其他金融市场动荡,比如股市下跌或者美元升值。
  美联储加息与否基本上取决于三个要素:经济增长、通胀和就业。   5月下旬在加息呼声渐渐升高之际,一系列经济数据适时出炉,为经济增长的强劲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国4月新屋销售年化61.9万户,远超预期的52.3万户,3月数值从51.1万户修正为53.1万户。4月新屋销售环比大增16.6%,创2008年1月以来最大增幅。新屋数据表明,房地产市场已从一季度的疲软情况中复苏,美国经济在二季度增长加快。
  美国4月货物贸易赤字从3月的569亿美元扩大至575亿美元,为此,高盛经济学家表示,已将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2.7%上调至3%。
  实际上劳动力市场曾一度是美联储的忧虑所在,但自2009年以来,美联储失业率已从10%一路下降至5%,5月6日公布的4月份美国非农数据并不理想。数据显示,美国4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6万人,与预期增加的中位数20万人相差4万人。前值由21.5万修正到了20.8万。美国4月失业率与前值持平,维持在5.0%,与预期值4.9%相差0.1%。
  2016年一季度,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每月平均增加20万人,而2015年每月平均增加22.9万人。
  虽就业增速有所放缓,但从目前状况看,美国就业市场依然在稳定增长。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甚至超越了充分就业的水平,对于充分就业,美联储并没有具体定义,大体上4.5%-5%附近的失业率似乎都进入充分就业的区域。
  如果从细节考察,芝加哥独立经济学家黛安·斯翁克(Diane Swonk)指出,4月份商业和专业服务领域就业人数猛增6.7万人,这表明虽然就业增长数量没有改善,但就业质量变好了。
  于是,今年美联储首次加息把更多的关注与通胀捆绑在一起。
  近些年来通胀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今年4月CPI环比上涨0.4%,创下2013年初以来的最大涨幅。柯克伦认为,通胀因素会让美联储加息过程加速,但经济衰退或金融问题则会使美联储减慢甚至采取相反措施。
  柯克伦说,通胀又比经济周期反应得更强些。所以如果经济增长,利率上扬,可能会出现通胀率升得更高的现象。相反,如果经济增长减缓,就会出现更多的金融问题,经济增长和通胀率都会更低。在美元强势,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价格持续下行的前提下,需求疲软,CPI走势也受到抑制,随着这一模式的转变,失业率下降,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美联储相信通胀率或许会有逐步走高的压力。
  问题是,美联储不知道在通胀抬头之前,失业率会以多快的速度下降?也不知道它可以降至什么水平。
  如果等到通胀率已经节节攀升再行动,就意味着加息的步子必须更快、迈得更大,时机把握尤为困难。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瑟夫·加侬(Joseph Gagnon)对《财经》记者说,通胀会达到2%的水平,目前核心通胀基本上已经是这个水平了。
  如今劳工收入在经济总收入中的占比由2015年起上升了近2%。赞迪认为,工资增长在加速,而且租金的强势增长和医疗支出的增长等都会加速核心通胀。
  因此加侬说,“我认为有50%的概率6月份美联储加息,70%的几率在6月或者7月加息。如果不加息,其主要原因是英国退欧或是其他金融市场动荡,比如股市下跌或者美元升值,但现在市场基本已把6月或7月加息体现在价格之中了。”
其他文献
只要我们的经济制度通过奖励受激励的行动者和投资者来产生增长,我们就面临消极言论和故事可能暂时压倒激励的风险。  当人们批评将军们“打上一场战争”时,他们是什么意思?并不是将军们会认为他们将在同一片战场上面临同一套武器系统。他们显然没这么愚蠢。就将军们所犯下的错误而言,必然是在更加微妙的层面犯下的。有时候,将军们针对这些新武器系统和战场制定计划、开发装备的动作缓慢。同样重要的是,有时候他们假设大众心
期刊
随着A股行情的清淡,券商业绩又一次进入低谷。  24家上市券商4月份的财报显示,该月全部上市券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1.74亿元,环比下降45.65%,累计实现净利润58.02亿元,环比下降56.59%。  东北证券是这个月唯一出现负利润的券商,而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以净利润6.3亿元和5.9亿元名列前茅。  4月份,沪深300指数下跌1.91%,而券商板块跌幅5.11%。目前,上市券商板块的市净率
期刊
经验表明,一个不受欢迎的政府可能用很高的代价确保其不下台,马杜罗政府似乎也有此意。如果反对党不具备足够能量,我们将看到一次次的抗争,更难治理的国家,以及受苦的民众。  5月23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因为食糖材料短缺,暂停在委内瑞拉生产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已不是第一家决定暂时停产的饮料企业,委内瑞拉当地食品厂Empresas Polar在5月初宣布停产啤酒。  同一天,美国轮胎企业普利司通宣布将其已在当
期刊
沙特提出在2030年前使经济结构多元化、逐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改革能否成功存在疑问。与以往改革最大的不同是沙特政府试图建立经济的透明性。对于重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世界油价持续低迷,产油大国沙特的“去石油化”经济改革已经箭在弦上。经过一系列铺垫,沙特政府在4月25日发布了综合性的“愿景2030”改革路线图,提出在2030年前使经济结构多元化、逐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的具体步骤。  实现这一
期刊
自去年3月起,“换头术”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所谓“换头术”是将一名患者的健康头部与另一名捐献者的躯体,通过各种手术进行结合。这个大胆的主意,被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卡纳维洛(Sergio Canavero)称为“天堂计划”(Heaven)。卡纳维洛的合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显微外科中心主任任晓平,则更倾向于将其称为“异体头身重建术”(AHBR)。  按科学家的设想,这项手术未来的试
期刊
互联出行、自动驾驶、数字化的企业和生态系统,能否抓住这些价值增长的新战略高地,将决定市场参与者的未来。  自马车年代以来,人们就以拥有交通工具为豪。然而,由于数字技术大幅拓宽了出行方式,这一已延续了十几个世纪的情结可能即将消失。智能手机、互联网、无线通信等为消费者带来了无限的便利。车辆对于人们,特别是数字原住民来说,已不再是一款需要购买的产品。他们将出行视为一种移动体验,即通过一部车或多种交通方式
期刊
如果我们接受“极端不确定性”是金融的核心,那么金钱让世界转动是因为它提供了贸易和投资的润滑剂。但润滑剂太多,整个系统会运转过速而解体。  金钱让世界转动。英国央行前行长默文·金爵士最近出了一本书《炼金术的终结》,说“两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想方设法为金钱的角色提供理论基础,但基本都失败了”。这话从一个颇有声望、学者出身的前央行行长口中说出,可谓是相当严重的指责。  炼金术指的是金属中提炼黄金,或炼长
期刊
慈善法将于三个月后正式实施,一系列法律修订和释法活动密集展开,将对未来的慈善公益业态产生颠覆式影响。  三个月后的9月1日,慈善法将正式实施,在此之前,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法律修订和释法活动正密集展开。  5月26日,《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社会组织三大条例之一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已于3月完成修订。  今年4月以来,围绕慈善法释法的各种研讨会
期刊
离开家门前,范厚友对14岁的儿子范帅(化名)说,等打工赚钱盖好房子,他就去跟干妈一起过了,新房留给范帅结婚。此后,他一去不回。  那是2013年10月。范厚友是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庙坝镇红碧村人,与妻子离异。已辍学的儿子要求跟他一起出门打工,被拒绝了,同去的是儿子干妈宋述群。  宋述群是相邻的石笋村人,丈夫因病去世。按照村民们的说法,范宋两人匆匆领了结婚证,赶赴陕西。  几个月后,范帅和长辈们找到正
期刊
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南方地区遭遇十几轮暴雨,全国百余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中国南方会不会发生1998年那样的洪水灾害?长江流域能否经受住此次大水的考验?面对极端气候频现,国内的城市能否避免“看海”景象重现?  2016年5月24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下称国家防总)办公室发布通报显示,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共有118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为近五年以来同期最多;江淮、江南、华南、西南等地连续出现了14次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