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安博物馆藏品之各类长枪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类长枪

冲锋枪


  馆内冲锋枪数量相对较多,共有7种9支。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汤姆逊0.45英寸(11.43mm)冲锋枪,该枪由美国枪械设计师O.V.佩思和T.H.奥克霍夫于1918年设计,并以提出冲锋枪概念的约翰·T.汤姆逊命名。该枪以火力强、威力大而著称,首先供应执法部门,后装备美军,成为美军第一支制式冲锋枪。但其也被黑帮大量购买使用,并在芝加哥黑帮火拼中一度恶名远扬,有“芝加哥打字机”的称谓,包括自动武器公司、伯明翰轻武器公司、柯尔特公司、塞维奇公司均生产过该枪,总产量达270余万支。馆中共有两支不同时期的汤姆逊冲锋枪,一支是汤姆逊M1928A1冲锋枪,是珍珠港事件前生产的军用型号,主要提供给中国、英国、法国和美军自己的部队,共生产了562511支。该枪为半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拉机柄在机匣上,枪管后部有多圈螺纹状散热片,设有长形护手,枪口加装有制退器,采用带觇孔照门的翻转式表尺,表尺座外形呈长方形。馆中这支枪机匣左侧铭文分前后两部分,一部分为“U.S.MODEL OF 1928A1 NO.S-305539”,表示枪支军用型号和枪号;第二部分为“THOMPSON SUBMACHINE GUN/CALIBER.45 COLT AUTOMATIC CARTRIDGE”,意为汤姆逊冲锋枪和0.45英寸口径枪弹。
  另外一支是汤姆逊M1A1冲锋枪,从1942年10月开始生产,工作原理改为自由枪机式,拉机柄改在机匣右侧,取消了枪管后部的散热片和枪口制退器,采用带觇孔照门的固定式表尺,表尺座外形呈三角形。其生产工艺大幅简化,制造工时仅为M1928A1的一半,每支枪的成本也从209美元降到了45美元。该枪机匣左侧上的铭文为“AUTO-ORDNANCE CORPORATION BRIDGEPORT,CONNECTICUT,U.S.A”,意为“自动武器公司,布里奇波特市,康涅狄格州”,表明这是由自动武器公司生产的。
  馆内还存有一支M3 0.45英寸(11.43mm)冲锋枪,该枪是美国受司登冲锋枪的启发研制的一种简化型冲锋枪。由通用汽车公司设计师乔治·海德和弗雷德里克·桑普森设计,由于该枪外形像是为汽车打润滑油(黄油)的润滑油枪,也被称为M3“黄油枪”。
  除了上述两种美制冲锋枪外,还有其他4种著名冲锋枪。
  第1种是德国伯格曼MP18I 9mm冲锋枪,该枪由伯格曼公司著名设计师雨果·施迈瑟于1916年研制,主要是为了应对一战时期堑壕战而设计的,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冲锋枪。该枪采用20发直弹匣或32发蜗形弹鼓供弹,只有连发模式,射速高、火力强,枪管上加装布满散热孔的枪管套。
  
  
  第2种是奥地利斯太尔·苏罗通S1-100 9mm冲锋枪,是一战后,德国为规避制裁,由莱茵公司收购瑞士索洛图恩公司而设计,实际上,该枪是由设计师路易·施坦格基在MP18I冲锋枪基础上设计而成,于1929年完成研制,并按照索洛图恩公司规范命名为S1-100冲锋枪。因索洛图恩公司缺乏大规模生产能力,莱茵公司又参与了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对索洛图恩公司的控股计划,将S1-100冲锋枪引入奥地利。第一种S1-100被奥地利警察部队采用,命名为MP30冲锋枪,后改进型称为MP34冲锋枪并装备奥地利军队,1938年德奥合并后该枪正式装备德军,并被命名为MP34(O),“O”指奥地利,以与另一支冲锋枪,即伯格曼MP34冲锋枪相区别。
  第3种是英国司登MKII 9mm冲锋枪,该枪是英国为应对德军可能的登陆作战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开始研制的简易冲锋枪,由枪械设计师谢波德(shepherd)、杜赛宾(Turpin)设计,恩菲尔德(Enfield)公司生产,司登(STEN)冲锋枪的名字即来自于两位设计师及生产商首字母的组合。整枪外形简单、生产方便、成本低廉,一支枪仅11美元,适于战时大量生产以迅速弥补敦刻尔克撤退时造成的大量武器遗失。司登冲锋枪有多种型号,馆中有两支常见的MKII型,仅该型号在战争中就生产了10万余支。
  第4种是比较少见的丹麦麦德森M50 9mm冲锋枪,这是丹麦麦德森公司M46冲锋枪的简化型,于1950年定型制造,主要装备丹麦警察部队。退守台湾的国民党陆军进口过一大批。该枪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最大特点是机匣由几乎完全相同的左、右两片构成,方便拆解。M50与原型M46外形基本相同,只是M50握把处增加了防滑纹,用圆形拉机柄替代框形拉机柄。该枪是解放初期上海公安机关缴获的敌特用枪。
  
  

步枪


  馆中有多支经典步枪,其中较多的是日式步枪,共有3种型号。最著名的是日本三八式6.5mm步枪,该枪是日本陆军于日俄战争后1907年正式采用的制式武器,由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有坂成章和南部麒次郎设计,由于枪机上有一个联动式防尘盖,所以在中国俗称“三八大盖”。除了标准型三八式步枪外,馆内还有2支短枪管型三八式6.5mm骑枪,又称三八式马枪,枪管长度比标准型步枪短310mm,主要用于日本骑兵、工兵、炮兵和警察部门。与三八式骑枪是从步枪基础上改进而来不同,馆内还有一支四四式6.5mm骑枪,这是专门为骑兵、空降兵等兵种设计的枪械,枪管比三八式骑枪还短172mm,并采用了折叠式刺刀,以解决上述兵种在紧急状况不易上刺刀的问题,该枪也是战后日本自卫队选用的制式枪支。   此外,馆内还有多支其他步枪,其中苏俄莫辛-纳甘7.62mm步枪是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步枪,该枪由沙俄陆军上尉谢尔盖·伊万诺维奇·莫辛和比利时枪械设计师莱昂·纳甘共同设计完成,从1891年开始生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枪族。莫辛-纳甘步枪随着沙俄水兵进入中国,被称为“水连珠”,馆内这支“水连珠”是二战时期苏联图拉兵工厂制造的M1944卡宾枪型,是战争后期苏联红军主要的制式步枪。该枪枪口右侧加装一柄可向后折叠的带血槽的四棱军刺,刺刀保存完好,依旧寒光凌厉。
  还有一种在解放战争时期应用广泛的美国M1A1 7.62mm卡宾枪,这是美国为二线兵种设计的半自动武器,也是第一种专门设计并大量生产的卡宾枪,由温彻斯特公司设计而成,于1941年定型,1942年装备部队,采用折叠枪托,比著名的M1伽兰德步枪更加简单,携带更加方便,先后生产超过600万支,广泛装备盟军部队。关于M1A1还有这样一段历史:1949年中央军委下令仿制M1A1卡宾枪,相关单位试制出样枪,后因苏联提供苏制枪械技术而停止仿制,为此,该枪与我军第一种制式半自动步枪/卡宾枪的名号擦肩而过。
  
  馆内还有一支美国M1918A2 7.62mm勃朗宁(BAR)自动步枪,该枪是一战期间设计的武器,使用0.30英寸-06枪弹,可单发或连发射击,从其属性上看,该枪属班用机枪,故主要装备步兵班作为火力支援武器使用。
  除了军用步枪外,馆内还有多款民用步枪、比赛步枪等。其中比较罕见的是一支奥地利斯太尔-曼利夏M1910 9.5mm民用步枪,该枪是在斯太尔-曼利夏6.5mm军用步枪基础上推出的大口径民用猎枪,采用9.5×57mm枪弹,主要用于狩猎。

机枪


  馆中的国外机枪共包括1挺重机枪和4挺轻机枪。展示的重机枪是体型巨大的日本九二式7.7mm重机枪,由于枪管上包裹有一片片粗大的散热片,被中国老百姓蔑称为“野鸡脖子”。该枪是日本从仿制法国哈奇开斯的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采用7.7mm友坂步枪弹,但由于日本过于追求机枪射击精度,要求以节省枪弹为目标,加之采用了奇葩的弹板供弹,使射速较低,火力持续性差,而且体型巨大,携带不便。馆中展出的这挺九二式重机枪拥有完整的原配重型三脚架。
  九二式重机枪对面是一挺日本大正十一式6.5mm轻机枪,也就是中国老百姓所说的“歪把子”机枪,因其枪托为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而得名。这是日本第一型制式轻机枪,设计时采用了步、机枪通用供弹具这一超前理念,安装有一个大型漏斗装弹具,只要向其中装填弹夹就可以持续射击。其在实战中暴露出环境适应性差,火力持续性弱等问题。
  
  馆中收藏的机枪中还有两支枪有“亲戚”关系,一支是捷克ZB-26轻机枪,一支是加拿大勃然轻机枪。捷克ZB-26 7.92mm轻机枪在抗战中被中国军队大量使用,外形刚硬,棱角分明,插在机匣上方的直弹匣是其形象特征。中国从1927年引进并开始仿造捷克轻机枪,全国有30多家兵工厂能够制造,甚至连游击队简陋的修理所也能够熟练修理该枪。在实战中,中国军队往往将其作为重机枪使用,其配用的7.92mm枪弹精度高、威力大,枪管有散热片,火力持续性好。1935年英国将捷克式轻机枪列装为制式装备,称为MKI型7.7mm布伦轻机枪。二战期间英国将布伦轻机枪提供给中国军队,当时译为“七七勃然”。但7.7mm口径的机枪不能适应中国德系弹药,后委托加拿大专门制造并提供给中国近4万挺7.92mm口径的“七九勃然”,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抗战。捷克轻机枪与加拿大勃然轻机枪最大的外观区别是前者采用直弹匣,有枪管散热片,而后者采用弯弹匣,无枪管散热片。
  此外,馆中还有一挺苏联捷格加廖夫DP型7.62mm轻机枪,也就是国人俗称的“转盘机枪”,由苏联工兵中将瓦西里·捷格加廖夫根据战场需要于1926年设计,采用独特的47发弹盘供弹。馆内这挺DP轻机枪产于1937年,枪号“ΧК112”,该枪在解放初期曾装备上海公安机关。

霰弹枪


  馆中霰弹枪多为民用猎枪,也包括陈毅、杨帆等原上海市领导曾经使用过的各式猎枪。其中有一支比利时勃朗宁Automatic 5型霰弹猎枪,简称Auto-5型霰弹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支实用型半自动霰弹枪,可以发射12号、16号、20号霰弹。该枪是勃朗宁于1898年设计,1902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直到1998年才停产。采用枪管后坐式自动原理,枪管下方设有管状弹仓。木质枪托外形粗壮结实,尾部有橡胶缓冲垫。
  馆中还有一支美国雷明顿M11霰弹枪,该枪是Auto-5型霰弹枪的授权生产型,勃朗宁很早就将该枪生产许可授予雷明顿、萨维奇、弗兰基等公司,二战爆发后更将主要生产线转移到雷明顿公司,直到1947年比利时恢复枪械生产。
  此外,馆中还有多支勃朗宁立式或横式双管猎枪,甚至有早期的火帽击发猎枪。
  

特种用枪


  馆内藏有大量特种用枪,其中有一支金黄色握把的转轮手枪大名鼎鼎,这是一支比利时拉诺沃公司(NOVO)6.35mm折叠手枪,刻有图案的镀金握把上刻有“1003”的编号,这支小手枪是旧上海“闻人”黄金荣的随身武器。“闻人”是旧上海滩特有称谓,指流氓帮会中威势显赫的头面人物。黄金荣从1892年开始在法租界当巡捕,后来当上了刑事处侦探,屡破大案要案。黄金荣在其前半生一直保持警探的身份,甚至做到以前只有法国人才能当的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可谓呼风唤雨,1927年加入青帮,连杜月笙也是其门徒弟子。
  
  馆中还有一支青帮大亨杜月笙使用的银色小刀枪,杜月笙发迹前为卖梨小贩,削梨功夫了得,发迹后也往往亲自为客人削梨以示尊敬。其手中常握一把银色折叠削梨刀,但这把小刀其貌不扬的外表下却有一套完整的弹药击发装置,其内可装一发枪弹,刀身上一个貌似折叠扳手的物件就是扳机。该枪有效射程5m,近距离隐蔽性好,杀伤力大。
  
  还有一支法国 “高卢人”(Le Gaulois)烟盒枪,是由圣·艾蒂安兵工厂于1893~1918年间生产的一种袖珍手枪,形似烟盒,枪管、击发机分别向前后拉出后可以进行射击,用于暗杀或自卫。
  当时上海的特务机构还使用一种法国MAB曲射手枪,该枪外形如普通袖珍手枪,但枪管弯曲,枪管口部位于手枪套筒顶部前方的开口处,而套筒前部无任何开口,呈密封状态。枪弹发射后弹头向前上方飞出,无法击中正前方目标,该枪一般被用作审讯时威吓被审讯者的工具。
  馆内还有一支罕见的柯尔特M1 0.41英寸口径单发手枪,使用边缘发火0.41英寸(10mm)枪弹,枪管长2.5英寸(63mm),采用镀镍枪身,胡桃木制鸟头形握把,造型非常美观。
  展示品还有一种毒弹枪,外形像短小的笔,此枪在制造时就将经过剧毒溶液浸泡过的枪弹压入弹膛,为一次性用枪,往往用于暗杀或刺客行踪暴露后自杀。此外,馆内还收藏有大量钢笔枪、拐杖枪、瓦斯枪、双扳机分动练习枪等特种枪械,可谓大开眼界。
  可以说,公安博物馆浓缩了上海滩十里洋场背后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各个时代的警察们伴随着这座城市的日出和月落不断演绎着各类传奇故事。
其他文献
提到狙击手,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冷酷、诡秘、让人胆颤心惊的战场幽灵,从草丛里、树背后、崖壁上、废墟中、窗帘后伸出乌黑的枪口,一个重要人物倒下或一些高价值的物资、器材被摧毁——精准的枪法,神秘的行动是狙击手的主要特征。然而,“一剑封喉,一弹中的”的本领,并非像影视剧中那么简单,每次成功的狙击都需要对影响狙击的诸多因素(诸如距离、风速、风向、光线、温度、大气压力及目标移动速度等)
AWSM狙击步枪是英国A1公司研制的Aw(Arctic warfare的缩写.意为北极作战)系列狙击步枪中的一款,被英军正式列装后定名为L11SA1狙击步枪。武器名称中的SM(Super Magnum)表示该枪配用超级马格努姆弹。图中展示的枪配用0.338英寸超级拉普阿-马格努姆弹。AWSM狙击出枪在外形上与芬兰萨科公司的TRG—42十分相似。
伞降演练观摩  英格兰东部,一架接一架来自法军的C-160协同运输机和英军的C-130J赫拉克勒斯运输机依次飞临位于斯坦福训练中心内的空投区,并最终选定地点空投下飞机上装载的  人员。瞬间,空投点上空充满了一排排法军的EPC降落伞和英军的LLP降落伞。经过多架次飞机空投,总共伞降250名法军队员和250名英军队员进入接下来的地面演练阶  段。  以上是由法国陆军第11伞降旅和英国陆军第16空中突击
挪威陆军目前正准备采购“挪威模块北极网络化士兵(NORMANS)”现代化系统,以供其2009年连级试验使用。  NORMANS系统属于挪威国防研究院的研究与发展项目。该系统将首先于2009年中期接受技术测试,随后将在徒步士兵和CV9030步兵战车车载部队中进行试验,旨在进一步改进战术、技术与操作程序,最后的作战试验将在挪威南部雷纳地区的战斗训练中心开展。NORMANS系统将在挪威士兵部署至阿富汗之
漫畫轻兵器之二十一 一战时期堑壕战(Ⅻ)
作战背景  1938年2月,一二九师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东渡黄河,如一把尖刀插入冀南地区,武装群众、扩编力量、袭扰日军,发展和巩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钳制了侵华日军南下。为此,1939年1月,日寇华北方面军先后调集第十师团主力和十四师团、二十七师团、一一四师团各一部共计3万余人,分十一路先后由石家庄、邢台、大名、聊城、德州等据点出动,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占据城镇要点,控制交通
天津杨福来  李君  王贵材  河北王利阳  李梦楠  赵海  辽宁陈秀华  于长江  彭海军  北京魏滨娜  卢大征  黑龙江翟天权  张春兰  孙毓娥  广东李圳  冯起运  张广福  安徽晏荣敢  王小勇  施孟珣  陈磊  葛建军  云南吴弘艺  李毅  董承光  上海吴炜  付饶  吴昊  山东夏昊  范文巨  马文华  孙林  新疆伊晨亮  王钢淇  刘树珍  河南宋超华  张梅梅  
《盗火线》是一部拍摄于1990年代中期的美国好莱坞警匪经典大片,重温经典,影片中表现战术运用无论在现实还是艺术领域中至今仍值得借鉴……  盗火线的故事  这是一部由好莱坞两大演技派影帝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共同演绎的警匪片。其中,阿尔·帕西诺扮演重案组警长文森特·汉纳,其是一个嫉恶如仇的警察,但性格很暴躁。而另一个主角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匪徒尼克·麦考利,则是个十分狡诈的匪首,他表面绅士,其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烟装备就已使用,那时称为“烽火狼烟”,用它作为报警信号。现代化作战仍需发烟装备,比如构造先进、价格低廉、用法巧妙的发烟手榴弹、发烟罐不但可挫败普通武器的侦察瞄准,而且还可对激光、红外等先进制导武器进行干扰,使其难以命中目标。其可以达到保护己方装备和人员的目的,大大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我国装备部队的发烟手榴弹、发烟罐代表性产品主要有FSL01型发烟手榴弹、FSL02型发烟手榴
军用无人机存在的隐患  长达5万页的军队官方事故调查报告及记录指出,无人机出事的状况千奇百怪,除了坠毁在民宅、跑道或高速公路外,有些在飞行途中凭空消失。2001年1月,一名地面驾驶员在阿富汗堪达哈操控一架无人机时,因人为疏失导致飞机上下颠倒而坠毁;还有一架无人机在空中撞上一架C-130运输机的机翼。美国军方将无人机重大事故分成A和B两类,一架无人机损失逾200万美元的属A类,损失在50万美元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