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文言世界的“孔夫子”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才智
  “孔夫子”原名孔子仁,长得很帅,青春阳光,是学校众女生心目中的“校草”。当然了,他的成绩也很好,要不然怎么会被人称为“孔夫子”呢?
  我很奇怪,生活在网络流行语横行的今天,长相帅气、穿着时尚甚至很酷的男生,居然会疯狂喜欢文言文、古诗词,还常常出口成章,让我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别人夸他“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时,他不紧不慢地接一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才智。”惊得我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
  其实,我有点喜欢他。我就是个很平凡的小女生,喜欢长得帅、成绩又好的男生理所當然,不过我嘴上从不承认。可是和众多喜欢孔子仁的女生不一样的是,她们常常会被他脱口而出的古诗词惊艳到,而我却是烦死了他这自以为是的炫耀。搞得自己多高深似的,明明一张帅脸就可以迷倒众生,还要搞出那么多花架子;明明只要一句通俗易懂的流行语就可以表达的话,他偏偏要用古诗词来表达,突显他的与众不同。
  和他同学三年了,我们的关系比一般同学好,但又完全达不到“喜欢”的地步,当然是他对我还没达到,大多数情况下,是我单方面喜欢他而已。不过话说回来,他对我确实很好,虽然我们是竞争对手,但他还是常常会伸出援手来帮助和支持我。
  我很羡慕他的口才,也不知道他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文言文、古诗词,每次看他出口成章,博得众人一片欢呼时,我是既欣喜又恼怒。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个性十足的孔子仁,聪明归聪明,有时却也会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傻事。
  记得有一次,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节约观念,要求我们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于是号召各班同学每天收集矿泉水瓶子,周末还要抽半天时间到公园捡。
  孔子仁不爱喝生水,他只喝凉白开泡柠檬,班上收集矿泉水瓶子他没做出一丁点贡献。于是到了周末,我便邀他一起去公园捡。孔子仁满口答应。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天气很热,我觉得我们的任务应该很快就可以完成。没想到,等我和孔子仁到公园时,游人很多,捡空瓶的学生也很多。有的同学为了得到一个空瓶,竟然不远不近地跟着一对中年夫妻在公园逛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捡到一个。
  我和孔子仁顶着大太阳,在垃圾箱里到处翻,依旧没捡到几个空瓶。“怎么办?任务看来是完不成了。”我苦笑着对孔子仁说。他耷拉着脑袋思忖,片刻后,他说:“你在这等等我,我有办法了。”说完,他就跑开了。我躲到树荫下,没多久,孔子仁就回来了。让我疑惑不解的是他居然扛了两箱矿泉水回来,身后还跟着个扛了三箱水的中年人。
  “怎么回事?你买的水吗?这么多!”我疑惑地询问。他笑着说:“是呀,这是我想的办法,一个空瓶换一瓶水。”“那你还不如直接去买空瓶算了,花那么多冤枉钱。”我说。“不冤枉呀,我们也可以请公园里的游人喝,空瓶我们收着。”看他说得一脸认真,我摇着头对他说:“你有钱,任性。随你啦!”
  “家有千金,行止由心。”他豪迈地笑着。
  拎着满满四大袋的空瓶回去时,我对孔子仁说:“真行啊,这样的方法你也想得出来。”他却得意地接过话茬:“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看着一脸开心的孔子仁,我却无语了。
  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
  大家都说孔子仁和隔壁班的“花美男”沈浩是“实验中学的两大校草”。我却觉得,把他俩相提并论实在有损孔子仁的名声。孔子仁帅,不仅仅是长相,还有气质和才华,哪像沈浩,他就是个“绣花枕头”。
  说沈浩是个美少年,无人否认,但除了帅外,他真是腹中空空。也不知他那脑袋除了知道自己帅外,还知道什么。每天来学校,沈浩就像大明星去做广告一样,不仅穿得让人“亮瞎眼”,头发也梳得纹丝不乱。
  沈浩的成绩特别差,与孔子仁的博学多才相比,那真是“云泥之别”。总是一副明星做派的沈浩从不把分数当回事,他说:“这个看脸的年代,长得帅就是资本。”
  繁忙的学习中,同学们总会自找乐子。有一次,不知由谁发起的无聊倡议——评选实中“第一校草”。这个倡议真的无聊,可是参与者却遍及全校女生,真是令人大跌眼镜。校园网站的贴吧里,很多女生为沈浩写下了无数的赞美之词,似乎这世上所有美好的词语都被她们搜刮了出来。沈浩的排名一度列在孔子仁前面。看到这一状况,喜欢孔子仁的女生急了,特别是我们班的女生哪能熟视无睹?她们和沈浩的拥护者在网上打起了口水仗。
  如火如荼的口水仗从网络蔓延到生活,女生见面,总会先问对方支持谁。如果不是站在同一队,就有可能当场发生激烈的舌战。沈浩也亲自参与了这场评选,他不仅和他庞大的粉丝团开见面会,还在网上贴了很多自己的“卖萌”帅照。
  我们班的女生急了,她们围着孔子仁七嘴八舌地列举沈浩的种种行为,要他做出反击。正聚精会神忙着解题的孔子仁愣了,待他听明白大家的诉求后,微笑着说:“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听得大家云里雾里。
  其实他想说的是:主要看气质。很简单的一句话,他却偏偏要运用古诗文,真是个“孔夫子”!不过,那些喜欢他的女生却是满脸欣喜,眼睛放光。她们喜欢的孔子仁不仅帅,还才华横溢,哪像“草包”沈浩,除了帅,什么都不懂。
  腰中雄剑长三尺,君家严慈知不知
  和孔子仁相处久了,我渐渐被他感染。在他的推荐下,我学了很多古代诗词。其实我是因为他才去学的,我想了解他,这个一直走在文言世界里的“孔夫子”。如果连他说的话我都听不懂,又如何成为他的好朋友?
  孔子仁其实和很多男生一样,也是会臭美的。当他说“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时,他就是在告诉你,他每天都因自己太帅而睡不着。看看,连句“嘚瑟话”都美得没有边。当他说“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时,千万别被他唬到了,他的意思仅仅是“人要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别问我怎么知道这高深的古文,其实这是他的座右铭,长期贴在他的课桌上。
  孔子仁的理想说起来很令人沮丧,他说他只想成为某个博物馆的馆长。这算什么理想呀!一点都不华丽,实在是浪费了这张帅脸。我这样说他时,他一脸认真的表情,说:“君莫欺我不识字,人间安得有此事?”
  孔子仁就是喜欢这样文绉绉地说话。没办法,爱屋及乌,我也就抛弃了对他的成见,成为他忠实的粉丝,并时不时学着他说话的方式与他对上几句。不过,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他,我对他已经折服。
  除了古诗词,孔子仁还喜欢古典音乐,对传统的民乐情有独钟。他会拉二胡、吹竹笛,还会用古诗词的格式写日记。别以为行走在文言世界里的“孔夫子”是个“食古不化”的人,其实他也会唱流行歌曲,会跳街舞,也爱玩电脑。
  当孔子仁捧着全市中学生计算机编程大赛第一名的奖杯回来时,我本想对他说:“你这么牛,家里人知道吗?”但想了想,我还是决定套用他才会说的话:“腰中雄剑长三尺,君家严慈知不知?”说罢,望着他会意的眼神,我们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其他文献
静子姐姐,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中学生,思想比较消极。或许因为我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所以受奶奶影响很深。奶奶总说我们穷人就是要认命,导致我对未来很悲观,也不懂得主动争取什么。  现在奶奶过世了,爸爸在外地工作,我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妈妈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但我的性格却不像妈妈那么开朗。我很羡慕那些家境好且开朗外向的同学,但我总觉得快乐是他们的,和自己无关。我想知道人的命运从出生起就被安排好了吗?出身卑微
杨绛先生,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她精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迄今为止最好的译本。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引起了巨大反响。92岁时她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销量达一百多万册。能称得起“先生”的男性不多,女性更是寥寥无几
从基地向四下望去,目光够得着的地方都是无边无际的戈壁。停下目光,细细地看,会有一簇一簇的骆驼刺钻进眼底。骆驼刺用灰绿色的细小叶片向基地里长大的孩子解释着什么是绿色,什么是戈壁滩上的生命。戈壁滩上的骆驼刺东一簇西一簇的,不成片,更谈不上成林,相互能够望得到,但枝叶却够不到,显得有些孤独。  在戈壁滩上,有时是漫天的黄沙,有时也会出现湛蓝的天空。从出生以来,刘根就在基地生活。爸爸常年研究火箭发射,妈妈
一年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宏阔视野、“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品质,总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
摘要: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方向稳、选材范围广、题型设置活、能力要求高。2019年的语言文字运用题备考,既需立足课内、扎实训练,也要放眼课外、积累拓展。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考题分析;备考策略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题(以下简称“语用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也是高考试题中的重要板块。《考试说明》对“语言文字应用”的总体要求是:正确、熟练、有
蝉声轻卷着盛夏的云朵,微风裹挟着秧苗的喜悦,溪水流淌着孩童的呓语。灰墙红瓦,素雅的屋子在风中矗立。这是我的家,确切来说,是我儿时的天堂。在我六岁以前,我和爷爷奶奶住在这里。小村不大,不过几十户人家,稀稀落落地散在树前溪后。  重回故乡,我坐在儿时常坐的小板凳上,思绪随蝉鸣飘飞。  夏日的清晨,我躺在竹床上,耳畔传来欢快的鸟叫声及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我懒懒地伸着腰,却被突来的犬吠声惊走初醒的蒙眬。
用实践了解自己的内心  我是一个非常容易紧张的人,一上台就会觉得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此时此刻,我想到了我读大学的那段时光。那时候的我非常茫然,对于未来,头脑也是一片空白。  刚进大学时,我便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很大的困惑:我到底想要什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我未来的发展应该是什么样的?  今天回过头来想那段时光,我会希望自己在那时能够实践得更多,学更多的东西。因为工作
陈志宏,大学副教授,南昌市散文学会副会长,第二届滕王阁文学奖得主,《读者》等知名杂志签约作家,全国中考热点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實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文学专家。有作品入选沈阳、武汉、烟台和芜湖等地中考语文试卷。  有人贪恋新芽春花,有人倾慕蝉鸣于夏,我偏喜离枝的残叶,飘飘忽忽飞落下,如歌一曲,哗啦哗啦满地爬,好似八个月大的娃。  残叶离枝,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任怎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20日表示,美国将退出与俄罗斯签署的《中导条约》。这一表态引发广泛关注。那么特朗普提到的《中导条约》销毁并限制了哪些导弹?为什么美俄都相互指责对方违反该条约?  销毁了哪些导弹  这份于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明确要求缔约方在条约生效后3年内,销毁射程为500公里至5500公里地面发射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及发射装置和相关保障设施。  条约涉及的导弹按射程可分为两类,其中中
青春是美丽的,但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射出英雄的火光;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到辉煌壮丽的成年。(开篇用整齐的句式造势,呼吁读者要让青春“放射出英雄的火光”)  年轻的朋友们,这里,我要向你们报告,毛泽东教导下的知识青年们,在朝鲜战场上,怎样度着自己的青春。  青年团员戴笃伯,二十四岁,是湖南的一个中学生,在志愿军某连当文化教员。他碰到的第一次战斗是飞虎山战斗。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