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疼痛产生与调控机制及无痛针刺操作技法探讨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2062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刺时进针产生的疼痛属于浅表痛,其程度受到神经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在明晰进针疼痛的产生与调控原理及心理因素对疼痛影响的基础上,从进针的速度、发力与角度、押手的配合以及心理干预等方面对无痛进针操作进行讨论,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助力针刺疗法推广.
其他文献
罗玲老师认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机以“风、痰、瘀”为主,应从风从痰从瘀论治,主张“人—症—病—证”相统一的诊治原则,治以“祛风通窍,化痰散瘀”,在苍耳子散的基础上随证加减,临床效果显著.介绍罗玲名中医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其安全、高效、低毒等优势已成为医学和食品等领域的热点关注对象.现已发现,植物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其抗肿瘤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综述概括了近年来主要研究的植物多糖的种类和提取方法,以及抗肿瘤机制,以期为植物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若脾气虚弱不能升清,水谷精微不能输布脏腑官窍,则诱发一系列疾病.李东垣认为风药升脾胃、肝胆之阳,风药泻火,并提出治疗某些官窍疾病可健脾与风药联用.黄柳向医师继承古代中医名家之经验,并结合临床,将风药升阳这一学术理念运用于脾胃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当前国内外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措施和结果形成了显著对比.各国的制度、文化和医疗水平有差异,在我国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在取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应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新方式,提高民众防病治病的能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广中医药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良性循环发展,必将促进健康中国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