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八卦故事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437556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郎织女这两颗星,先秦时就有了,不过这一对情侣的悲剧故事,成形却是在汉代。古本《淮南子》里面有一条记录:“鸟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应劭《风俗通》则给出了更多细节:“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淮南子》是西汉时书,《风俗通》是东汉时书。不过这些记录只提及了织女渡河。一直到了《古诗十九首》,故事脉络才清晰起来。
  民间故事在传播进化时,会衍生出许多不同版本。牛郎织女除了我们熟知的七夕故事以外,还衍生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出来。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了一件略带科幻色彩的旧事,说在天河与海洋是联通的。每年八月,有浮槎(会飞的船)定时往返。有海上住人好奇,就背着粮食爬到船上,一飞就是十来天,飞到一处城池。城池里有宫阙,宫里有一个织妇,还有一个男子牵着牛出去喝水。牵牛的人发现他,惊问你怎么来的?来人说坐船,问这是哪里?牵牛者回答:等你回去,到蜀都去问严君平就行。后来这人回去,去蜀中找到严君平。严君平告诉他:“某年某月,客星犯牛宿”。
  牛宿是二十八宿之一,牛郎、织女俱属其中。客星犯牛宿,自然就是暗示这人乘坐飞船上了太空,在牛宿附近转了一圈。
  后来这故事到了南北朝,流传出了另外一个版本。主角变成了张骞。汉武帝让张骞前往大夏寻找河源,乘槎而去,来到天河畔的一处城池。后面的故事都差不多,唯一多出来的细节是了,织女给了张骞一块榰机石。张骞把这块石头拿给东方朔看,东方朔大惊:“此石是织女榰机石,何至于此?”
  南北朝里有一个特别八卦的朝代—南梁。在南梁一朝,连续出了四本讲牛郎织女的书。这四本书里不约而同地揭示出了牛郎织女婚姻里的小八卦。
  第一本书的名字借鉴了高晓松,叫做《小说》。《小说》里是这么讲牛郎织女的:“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废织纴,责令归河东。”原来不是王母娘娘老封建,是因为织女懒嘛。
  同时代有一本《述异记》,里面讲得更详细:“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简单来说,就是天帝把女儿当童工,天天加班工作。织女成了干物女,整天连打扮都没时间。天帝把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星,织女高兴了,两个人天天啪啪啪,班也不上了,布也不织了。天帝一怒之下,把她拽回来继续加班,规定每年只有一天探亲假。
  这真是一个关于KPI考核和考勤的企业现代管理故事……
  还有一本《荆楚岁时记》,讲了个更离谱的牛郎织女故事:“牵牛娶织女,借天帝二万钱下凡,久不还,被驱在营市中。”原来悲剧的根源还是金钱。牛郎挺不靠谱的,但他的岳丈也不像话,区区两万钱而已啊。当时最顶级的膏腴之地每亩一金,也就是一万钱。牛郎找掌管宇宙万物的老丈人借钱,就为了买两亩上地,没还上,然后就被干掉了,这他妈也太寒碜了!
  第四本书叫《续齐谐记》。它倒没提原本故事,而是侧面讲了一下:“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曰,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去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复三年当还。’明曰失武丁,至今云织女嫁牵牛。”
  不知道这位道士被召回天庭,是不是给牛郎织女架桥去了,如果这是真的,喜鹊会很高兴,道士可就惨了,天上七夕恩爱一夜,他这得提前三年出发去工地……
  顺便说一句。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空间距离是16.4光年,地球到牵牛星和织女星,分别是16光年和23.6光年。道长只用三年时间就能回来,真是法力高深,不知超越光速多少倍了。
其他文献
二十年前,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儿科神经肿瘤专家吉姆·奥尔森(Jim Olson)曾经努力救治的一名叫海登的男孩,他在经过四年与病魔顽强斗争后仍然不幸离世。自此,奥尔森决心让所做的每一个医学研究试验都是为了确保其他孩子不再像海登那样经历痛苦。  一次偶然的机会,奥尔森与同事一起研习了数年前一名17岁女孩接受脑肿瘤移除手术的病例。核磁共振检测扫描出了女孩左脑后方有一块拇指大小的肿瘤,但在手术室里医生并未
因为产地、制作工艺和原料的不同,白兰地有着诸多品类,仅在法国,就有“干邑”和“雅文邑”这两系,分处在不同地域,蒸馏工艺也有所区别。干邑区在法国西海岸、波尔多北部,雅文邑区则深入内陆。自拿破仑的时代起,法国人就偏爱雅文邑多于干邑,拿破仑甚至作出“干邑出口世界,雅文邑留给法国人自己享用”的最高指示;时至今日,情况没有变,干邑墙内开花墙外香,在世界市场呼风唤雨,成为白兰地的代名词。  干邑称霸世界市场,
如果面对着一张东亚卫星夜景图,你会发现,夹在灯火璀璨的中国和韩国之间的朝鲜漆黑一片,仅仅在平壤能隐约看到一丝丝灯光。  这个形象符合外界对朝鲜一贯的想象:它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封闭和保守的国家之一。  而在今年,国际社会却依稀看见了朝鲜的另一面:在维护国内体制的前提下,进行种种尝试,以求成就“强盛大国”梦想。  开放的蛛丝马迹  为了庆祝朝鲜代表团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历史最好成绩,朝鲜国家新闻理事
关于房产的重要性,网上有一则对话最能点睛:有网友问,为什么蜗牛看起来还算可爱,但鼻涕虫就那么恶心呢?某姝跟帖曰,有了房子以后,再猥琐的男人都会变得可爱多了。  我一直搞不懂为何天下的女人,以及天下的丈母娘,如此厚爱房子。或许她们认为,跟着无房男人过日子,只能野合。倘有这种念头,那对快捷酒店行当的业界良心和悲悯情怀确实是极大的亵渎和侮辱。  房地产这两年貌似冷了下来,我不晓得是否背后的数据包括结婚率
作为曾创造木村拓哉个人收视率纪录(全剧平均收视率34.3%,最高收视36 .8%)的电视剧,新版的《律政英雄》还未开播之前就受到了强烈的关注,一方面大家想重温一下对当年那部经典的记忆与情感,另一方面其实所有人都替木村捏了一把汗—近两年,木村的几部新作在收视上惨败,甚至一度被视为“收视毒药”,这对一向要强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眼下的这部新剧看作是木村本人的一次自我救赎,说得夸张点
一首叫《黄怪兽》的歌在一间蓝色的屋子里唱起来,植物与劳动者都屏息聆听—这不是童话,也不只是一首现代主义如斯蒂文斯的诗,歌的主题与香港一群新移民“准来港妈妈”有关,就像迷你噪音乐队反复重唱的“当海浪圆转,扑灭自己的起点”,这些身兼母亲之职的年轻女性,承受着比别的新移民更大的压力与误解。  但无论多沉重的内容,香港的迷你噪音乐队依旧低吟浅唱,在新专辑《死谷烂谷》的小小发布会上,他们唱了关于散工被剥削的
没有了咖啡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考虑到世界上每天都有16亿杯咖啡被灌下肚,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英国伦敦基尤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最近出台的一份报告,却表明这是极有可能的,特别是野生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也许60年之内就会消失。  当然,我们每天所消耗的咖啡豆,大部分都是人工种植的,还不至于像野生的那样岌岌可危。但在植物学家们看来,野生品种的濒危,会让
刚刚从西藏回港,恰巧就看到名作家林燕妮女士的《明报》专栏连谈两天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颇感欣喜,因为仓央嘉措虽然近年在内地大红,却一直没有进入香港公众的视野,林女士一谈可能引起不少人对这位传奇的高僧诗人感兴趣。而我去西藏也正因为仓央嘉措,这两年我三入西藏,写成了一本《寻找仓央嘉措》,内有我重新翻译的仓央嘉措情歌/道歌,亦有我论仓央嘉措诗的论文,甚至还有我据此创作的小说和诗,以及寻访游记。  林燕妮
广东汕头,这个依海而居的南国小城,到处弥漫着悠闲的气氛,阳光懒洋洋,迎面吹来的风也懒洋洋,潮宏基的总部就藏匿在这座小城里。  “潮宏基很多人都认识的,是当地少数的几家上市公司。”在汕头大学上过四年本科的杨佳,在一个讲座沙龙上见过廖创宾。这位潮宏基的掌门人,身材精瘦,说话时,眼神里透出坚定而有力的目光。  潮宏基经过16年的发展,覆盖全国130多个主要城市,拥有500多家品牌专营店的销售网络,专店数
最近看到一个论断:贪吃的人不容易出轨。美国的一所大学把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测试后得出结论:能控制食欲的人更容易接受约会或是给对方电话,而沉溺美食的人要坚贞得多。这个结果似乎跟饱暖思淫欲的思路相悖,不过想想也还合乎情理—爱吃的人血液都在胃里运动,没空流到别的地方;爱吃的人往往身材走形,不适合滚床单且容易压塌床,令美妙之事变成高危之事;真正的老饕一般都是跟同性一起混餐桌的,专注于吃,而凡是热衷所谓烛光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