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且留下…赠尔卓越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freedo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落在人间天堂杭州,毗邻享誉中外的西湖、西溪,初来乍到的你可能还是第一次听到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浙科院”)这个名字,不过只要你到过浙科院,就会惊叹于她的美。西蜜湖畔水光潋滟,和兴居茶楼旁鸟语花香,湖畔花圃里向日葵、油菜花、熏衣草四季更迭,说她是杭州最美的学校都不足为过。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时曾这样赞誉她:“这里真山真水,真是读书的好地方。”
  浙科院的美不张扬,不放纵,而是在茂林修竹、丹桂飘香间平和地展露,作为一所工科院校,却出人意料地带着点小家碧玉的温婉。只有真正了解浙科院的人才知道,她当真孕育自书香名门,1980年成立时,她叫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专科学校,发展至今,已形成中西并重的风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路甬祥题写的“崇德,尚用,求真,创新”八字校训激励着一代代浙科院人奋勇向前,追求卓越。
  浙科院人总是不忘“根本”,每年“五四”之际学校都会举行一场浩浩荡荡的“寻根之旅”,从起初的三五好友结伴,已经壮大到3000多人的毅行队伍,“和山毅行”也悄然成为浙江青年的一种全新风尚。春光明媚,一行志在四方的青年从学校出发,沿着西湖景区的西山游步道,攀上北高峰,徒步到浙大玉泉校区,寻找历史的根源。“不等待、不懈怠、不抛弃、不放弃”的毅行精神已不知不觉间融入浙科院人的血液里,化作一种心灵的追求,逐渐走远,到云南支教、赴德国求学……
  有根才有枝繁叶茂,从建校之初浙科院就沿着中德合作的道路,不断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办学经验,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浙科院已经越走越好,建成“中德论坛”这一两国高校交流平台,获批进入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试点院校,成了名符其实的“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交流与学习素来是浙科院的传统,学校先后与德、英、美、法、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形成了浙科院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已成为浙江省开设全英文授课国际化本科专业最多的高校之一,每年还有不少同学赴境外交流研习。走在浙科院的丹桂路上,你时不时就会遇见不同肤色的留学生,这里已经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从只能在食堂里用生疏的中文点一份中餐,到站在国际大赛上用流利的中文抱回金奖,浙科院见证了他们的成长。
  浙科院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如果你认为浙科院只是一所应用型的工科院校,那就错了。走在浙科院,你总会在某个转角,不经意地闻到一缕古朴的书香,听见若有若无的诵读声,一看,原来是浙科院有名的“孔子学堂”。在这所世外桃源般的学堂里学习,你就像是穿越到了汉朝一般,穿上一袭裙裾,手边放一盏清茶,看一份沉甸甸的竹简。汉学的博大精深,汉语的魅力已经从浙科院的“孔子学堂”走出去,漂洋过海到了罗马尼亚,到了德国,在那里落成了海外孔子学院。
  浙科院的目标,是让理科生变得文雅,让文科生变得明智。晨曦微露中,浅灰的古钟“当——当——”作响,图书馆早已座无虚席,实验室也开始充满忙碌的身影。但这里的学生并非只知道读书,他们更懂得汲取知识的方法。浙科院宁静的校园氛围可以让整个人变得淡然平和,你可以在西蜜湖畔闲步思考,可以在和山之巅放声晨读,亦可以到半山茶楼里,泡一壶茶,捧一本书,研读。
  宁静地放下一张书桌,享受天地人和,浙科院已成为读书人真正向往的地方,一个“卓越工程师”的摇篮。如果你来浙科院,这里的青山绿水便会和颜对你说:伊且留下,赠尔卓越。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全日制普通高校共1900余所,本科院校700余所。其中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行列的有120余所,列入国家“985工程”建设序列的有39所。这些院校代表了我国高等院校的最高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在我国院校林立的高教江湖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无疑是王者中的王者。无论是师资、学科设置、就业,还是对外交流、学术氛围,都高出其他高校一截。当然,要想跨过王者的门槛,超强的实力是你必不可少
期刊
正如海拔高度由平均海平面起算一样,批拔高度就是研究对象超出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高度(分值高低),作为高校批拔高度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笔者通过一系列专业公式得出的高校批拔高度,经多年实践验证,已令志愿填报实现了由海选到精选、由估摸到测算的根本转变。考生只需计算出自身批拔高度(考生批拔高度=考生高考总分-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并参考专业批拔高度(专业批拔高度=专业录取平均分数线-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期刊
悠扬的阙歌唱出了唐岛湾畔一方迤逦。在近60年的历史徜徉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用汗水与智慧,勾勒出一笔笔石油文化的浓彩,孕育出一位位卓越的石油英才。  我是“石大控”  平静的唐岛湾位于青岛市,这方仅0.07平方公里的小岛,曾承载过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时光流转,它见证了一所石油大学的成长,从牙牙学语到步履稳健。一缕阳光,一丝海风,一股清香……静静的海湾边上演着一幕幕有关创造的情景剧,她用“惟真惟实”
期刊
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她是“赫赫京都千百年, 钟灵毓秀萃龙渊”的历史古都;她也是霓虹幻彩、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便是在这样一种城市氛围中孕育成长的。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一张张宣传手册满教室传阅着,我的目光却独独流连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几个字上,因为学校简介上有这样几句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4年创立的,是一所文学、管理学、经济学、
期刊
笔者执教多年,每年都会有考生问:老师,为什么我清楚地知道每个选项的意思,却不能正确地选择答案呢?这反映了很多考生存在的问题——没有整体意识,甚至没有读懂前后句的意思。当然,如果考生连选项的意思都没有弄明白,那就不存在判断和选择了,只能猜。不过,“猜”在完形填空里用不上,考生只能踏踏实实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老老实实读懂完形填空题的每个句子。  解答完形填空题,第一步一定是浏览全文,了解文中所叙述的人物
期刊
综观2012年高考试题,文言文特别是文言翻译的考查力度在进一步加大。在高考复习的紧张日子里,我们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个人以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重视基本功,甘啃硬骨头,讲究大道理,用好巧技术。  ●读懂文本  文言文段选材范围极宽,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元明清;类型极广,有议论,有记叙,有说明,有记事,有写景,有状物;作者特色极其鲜明,有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官员、士子,有志得意满
期刊
群山逶迤,两江回环,巍巍学府,屹立西南。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最大也是发展最迅速的直辖市——重庆。在这座长江嘉陵江两江环绕的山城,西南政法大学(以下简称“西政”)兼有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之所以选择求学于西政,并非是外因驱使,只因选择了那种令人欣赏的学术态度和精神底蕴。  “论辩文化”是西政最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政法人才的能力可以总结为“两子”:嘴巴子、笔杆子,而辩论无疑是达成这个目标的最佳途径。在
期刊
省略是英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在口语中,美国人的省略精神是全球闻名的。但在试卷这种书面载体中,省略是值得琢磨的。省略,其实就是为了避免重复,实际是一种偷懒。如果你也跟着偷懒,解题就会云里雾里。很显然,对付省略,我们绝对不能偷懒,要将其还原,还它一个完整的样貌。  2012年安徽卷的第30题就是一个省略句:  1.When for his views about his teachin
期刊
【导语】对生物学现象的解释、对人类活动的评价是生物考试的基本内容,解答生物试题没有捷径,最紧要的就是通过关键字眼科学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语所迷惑,不被日常的非科学概念所左右。  例1 下列有关叙述中,是关于某一种群的描述的是( )  A.银灰狐的繁殖需要在长日照的条件下进行  B.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公民降生  C.某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
期刊
2009年夏末,我20岁,带着我大无畏的青春憧憬踏入了大学的殿堂。若那一年是我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那么我将永远无法忘怀这种似爱情突然降临在我身的美丽错觉。在浙江海洋学院求学,是我最美丽的青春印记。四载时光,交以青涩,换回一块碧绿的琼琚。我要好好说声再见,也会心存感恩,感谢她给了我一份无法复制的回忆。  文心湖畔杨柳垂岸,湖水安宁美好,伴以晨读学子的朗朗书声,一如我心中渴求的那种幸福。新校区图书馆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