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可以有,模式最好无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已进入第二个十年了。铺天盖地的课改模式、各式各样的导学案、花样众多的教室摆设让人眼花缭乱,课改似乎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无数个高效课堂模式的“隆重”推出,好像教育教学质量已有了大面积的提升。可客观现实呢?学生“好学”、“乐学”的情景在哪儿?学生轻负而质高的现实在哪里?学生综合素养整体提高的表现是什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之成效在哪里?实际上,新课程改革所期望出现的结果并没有出现,课改之路还任重道远。十几年的课改历程也许刚刚起步,但对课改模式的过分热捧似乎使课改偏离了航向,“建模”(建构模式)——“固模”(固化模式)——“宣模”(宣传模式)似乎成了课改的核心任务,而课改真正“要到哪里去”却被忽略。当下似乱花般迷人眼的课改模式,其实都大同小异,都是在围绕“四个改变”做文章,改变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师生关系、改变评价方式,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十多年来,课改带来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调,对学生生命个体发展的尊重。但课改扎实落到实践层面还远远不够,新课改真正落地生根、专注于学生全面发展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太少了。
  新课改是一个缓慢渐进的长期过程。参与课堂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其中有两个是“人”,要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习惯、方法、态度、认识,要替换“人”大脑中固有的意识、观念、情感、态度、方法,要更新“人”的思维逻辑、认知规律等思维系统,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通过尝试——消化——适应——替换——运用的心理反应过程,逐步尝试接受新的思想、方法、技能,并通过师生的教学实践感受新的思想、理念、方法所带来的可喜变化,从而提高对新课改的认可度、接受度、欣赏度。从“接受”到“认可”再到“喜欢”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复杂的心理裂变过程。旧思维的惯性力量最容易快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棘手问题,也很容易平衡大脑中各方面力量的较量。一旦新力量加入,大脑的运行和活动方式与惯性力量不一样,必然会引起大脑诸多力量的失衡,从而带来固有力量的抵触、反抗。在这样复杂心理的作用下,教师和学生要“接受”新力量的加入,要削弱头脑中固有的且很有效的力量,不是一次可以做到的,至于“认可”和“喜欢”则更需要长期成功心理体验的支持和“嘉奖”。
  学校课改特色,不是升学率,更不是课改模式。特色最终的体现者是课堂教学三要素中的教师和学生,是从学生和教师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人的不一样。所以,把课改模式建构作为课改特色是欠妥的,课改模式仅仅是达成课改目标的途径或工具。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长远发展。课改要谋划和着力落实的是,怎样以学生为本,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发现学生的强势智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如果课改到一定的时候,学生在其学习、生活、交往、锻炼、休闲中都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一种崇高坚定的信仰,一种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那才是课改的真正成功,才是课改的特色。追求课改特色没有错,因为课改一旦落到实处,一旦师生真正“喜欢”上了课改,课改的远大目标就会实现。而真正要让课改文化从学生和教师身上彰显出特色,不可能一蹴而就。课改特色显现的征兆是师生处于“喜欢”心理期而非“接受”和“认可”期,而“喜欢”心理期的出现要在师生安全度过了“接受”和“认可”期之后。可当下好多学校的师生还处在“接受”期,师生能否安全度过都很难保障,哪里谈得上课改特色或成熟模式?
  模式,词典上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这样看来,许多课改模式都应该是课堂的“标准样式”。但课改模式是育人模式,是教育培养人健康成长的,教育人又不是工厂制造产品,教育对象因为家庭背景、社会环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我们能用一个标准样式去教育培养每一个学生吗?就学校课程设置来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课至少有10门以上,每门学科均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学科特色不同必然导致每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各异。文科、理科、艺术学科之间,不可能用一样的教学方法。再加上许多学校还自主开发了几十门选修课程,每门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一样。这样的学科差别,全校一个课改模式,能适应每门学科吗?就教师而言,每位教师的阅历、经历、文化、专业、性格、意志、品质、心理等有差别,有差别就有不同的教学个性,有的擅长讲授,有的擅长点拨,有的擅长组织学生自学。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教学中要发扬的肯定是教师的长处而不是短处,这就会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那么,一个课改模式怎么可能适应每位教师的需要呢?
  这样看来,其实课改最需的是新课程理念、观念的更新,是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最大限度地符合新的课程理念,从而逐步形成具有教师个人特色的教育观念,具有学生自主学习特点的学习理念,以此逐步实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想,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最关键的是学生要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意识,有强烈的自我发展主观内需。因而课改模式并不是新课改的必然产物,或者说仅是新课改的副产品。只要是模式,就意味着它是标准件,是技术品而不是艺术品。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艺术而不是技术,是在某种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艺术,是针对不同受教育者、不同课程的因材施教,是不同教育者结合自己的施教个性而采取的各不相同但殊途同归的教学特色。标准件式的模式如果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技改”,也许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如果以为是最佳标准只能模仿,那就会很快僵化而被抛弃。
  课改是新的探索,无现存的路可走。许多学校都在大胆探索符合自身教学实际的课改之路,这是难能可贵的。但就当下许多忙于建构课改模式、大力宣扬课改模式的探索者,我泼一瓢冷水:特色可以有,模式最好无。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第十四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正>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2018年7月,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曝光后,人神共愤,长生生物被ST、罚款、市值大缩水、公司账号被冻结、生产经营活
伴随着电影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分众分需的市场环境逐渐形成,曾经备受大片挤压的中小成本电影在口碑时代逐渐脱颖而出,以小博大获得市场上的一席之地与可观的票房表现。社交媒
目前我国海洋数据信息共享渠道的不畅严重阻碍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尚未从法律上对海洋数据信息共享加以规定,不能为海洋数据信息共享事业提供法律保障。文章通过介绍美国《信息自由法》相关规定,对我国海洋数据信息共享提出立法建议。
目的:在医学化理论背景和我国高剖宫产率的社会背景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从产妇视角出发,研究影响无指征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因素,以期为进一步降低我国剖宫产率,尤其是减少无指
探索短距离速滑教练员对速度素质的理论认识与训练特征,对解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后程降速问题具有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我国短距离速滑速
期中考试过后,多年任教毕业班的王老师调整到了初二年级,恰巧担任女儿班英语教师。与原来的老师相比,王老师不但"人到中年",而且还"一脸严肃"。面对"如此老师",同班里其他同学一样,
通过对我国短距离速度滑冰项目长期的观察和调研,对目前我国短距离速度滑冰项目专项训练方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专项体能训练方面长期存在着绝对速度练习多,对速度耐力训
目的:运用穴位贴敷配合口服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观察其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价该疗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探索出一种更为安全、简便、有效的
<正> 从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归顺蒋介石,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长达十六年之久。 北洋军阀集团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后,对于改革的一项重头戏——校园足球,一些地方和学校积极响应,但不好的苗头也随之出现,那便是用足球项目替代原有的其他体育项目。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表示,开展足球活动,绝不是说不开展别的体育活动了,而只是让足球起到一个引领作用。  应该说,足球替代其他体育项目的担忧绝非是杞人忧天。随着足球改革方案的出台,一些地区又开始习惯性的大跃进。比如,河南计划在三年内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