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 创造英语课堂新境界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互动。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英语课教学中,应怎样建构起师生互动的关系,创造出英语课堂的新境界呢?
  
  一、平等交流,教学相长
  
  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后,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后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这就启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在课堂上引导一种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情调,创设出师生心灵交流的和谐的境界,积极落实课程标准,努力地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服务——创设自由宽松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智慧的波澜。
  建立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可以大大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观念。平时我们在课内外语言或非语言交往中,与学生建立起朋友式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教师把自己的情况向学生敞开,并经常带一些自己或家庭的照片进课堂,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大胆提问。对学生回答不上或有错误时,总是和颜悦色地说Don’t worry.课后经常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活动,与他们聊聊家常(尽可能地用英语),增进师生交流,培养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这种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学生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二、思维互动以诱达思
  
  一堂高质量的英语课,最重要的就是表现在教师的诱思上,教师要善于诱导思维,首先要诱疑,使学生生疑然后要导向,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最终达到释疑,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思维、实践思维、优化思维、转化思维和发展思维。师生间的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记忆、想象和联想能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SEFC3A Madame Curie这一课时,我先用英语简要介绍居里夫人的生平,然后呈现有关居里夫人的教学挂图。挂图里的居里夫妇在实验室里专心致志忘我工作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他们在欣赏挂图的同时,都想更详细地了解居里夫人这位女性科学家。在这种情况下,我适时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带着问题,学生情绪激奋,对这位女科学家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不失时机地播放课文录像(VCD)。那声情、图文并茂的精彩画面,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情感交流、以情激情
  
  课堂中师生情感的和谐与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认知,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而且也会激发教师对自身的人格完善要求、学术追求。
  因此要达成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就需要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师生情感交流因素,教师的亲和力,感染力把握课堂气氛,掌握课堂节奏的能力,也是成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引发欢乐情绪,松弛神经、激发学习兴趣,消除厌倦心理,帮助记忆,提高深堂效益。
  施爱于评价之中,这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情激情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中不断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要正确、恰当。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后,应多用鼓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如回答正确,给予肯定,如不完全正确,也应加以肯定和鼓励,如果回答错误,不要完全否定他们的答案,更不能责骂、挖苦、讽刺学生,而要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要注意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419400湖南省麻阳县锦江中学)
其他文献
根据义务教学大纲规定,初一下学期开设平面几何。这一改革不仅加强与小学图形知识的衔接,而且改变了初二几何与物理同时开设的状况,起到了分散难点、减轻学习压力的作用。但是,刚进入平面几何教学,需要由“数转入形”;由“运算转入推理”;由“直觉、形象思维转入抽象、逻辑思维”这三个“转入”对于只有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确有困难,一时难以适应。几何入门难,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容易造成学生学科
期刊
一场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教材,改变教学方式,乃至于改革评价体制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育改革推进至今已第四个年头了。这次改革以2003年秋季开始推行新版教科书为标志而全面启动,这场全方位的改革力度之大可谓是建国以来所没有的。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数学教师,有幸在这一场教育改革大潮中得以洗礼,无疑会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重大的意义,在此想通过自己这几年来学习新课程标准,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工作,谈一点笔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理念等。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师的作用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活动不断开展,出现了把小数竞赛活动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的倾向,认为既然搞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竞赛活动是少数学生参与的活动,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所以不能再搞面向少数学生的竞赛活动了。我认为这些观点有失偏颇。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到底是什么    不用置疑,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肯定是正确
期刊
心理学家D.W.布雷研究认为:“决定杰出成就的主观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能力,而另一个是个性品质。”如果缺乏某些必要的个性品质,即使有最大的能力,也不能取得较大的成就。小学数学教学,要期望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在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相应的个性品质。而在个性品质中,兴趣是基础,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学生虽
期刊
一、注重导入,激发学习动机    在课堂教学范围内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学生就会认真的把它学好。为此,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是看教师的授课艺术能否激发和培养
期刊
一、抽屉原理的基本理论    把5个苹果放到4个抽屉中,必然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苹果,这是抽屉原理的通俗解释。一般地,我们将它表述为:  第一抽屉原理:把[m×n+1]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其中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m+1个物体。  例1:在一个礼堂中有99名学生,如果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与其中的66人相识,那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中的任何4人中都一定有2人不相识(假定相识是互相的)。  分析:注意到
期刊
学生进入高三阶段,知识量和知识难度大幅度提升,尤其数学课上习题量大大增加,这使得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如何上好高三数学复习课成为众多数学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  高三数学复习课一般采用的是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考纲的理解和经验,对复习内容进行制试点的罗列整理、例题讲解、变式巩固、归纳小结的课堂模式。它主要具有知识系统强,能突出复习的重点和便于操作的优点。但学生自主复习、主动探究的不够。就此有以下几点浅议
期刊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同时,教师还要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问题情景创设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口,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下面本人就问题情景的创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问题的产生要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因为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连
期刊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定义反思;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反思是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其过程是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