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主席早在50年代说过:“游泳是一项值得提倡的运动”。确实,经常参加游泳运动,不仅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而且能匀称地增长肌肉消耗脂肪,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能力,预防许多疾病,学会游泳是杜绝溺水事故的有效手段。
既然游泳运动有如此多的妙处,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泳姿较为普遍呢?蛙泳,是初学者较好的选择之一。然而,如何有效的学习蛙泳?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共同探讨:
一、排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1、在水中学习,安全问题引起恐慌
很多学生第一次全身体接触水时就感到自己不安全,让学生持打水板、背漂在水中按教师意图有针对性练习,如转圈、前后左右移动、寓教于乐中学习并熟悉水性。
背漂的系法有讲究。统一要求系死结,确保练习中不脱落,保障深水区教学安全问题。初学者的平衡感觉较差,一般采用胸背部前后系,如选择1+3;2+3;3+3; 3+2夹心式系背漂的方法视情况而定。如果此法还不能解决问题,可在左右系上背漂。总之,增大学生在水中的浮力,排除安全隐患,增强学生练习中的安全感。
2、怎样解决平衡问题?
首先,下水前我们可在岸上做一些有关平衡动作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如直立拉伸,即两脚靠拢、两手掌心相对上举,垫起脚后跟,拉直身体,要求直体不前后左右摇晃。
其次,利用头部练习来控制平衡的技巧。一般情况下,身体失去平衡前都有预感,此时头部朝反方向调整以达到平衡。再次,在水中练习平衡技巧。持打水板和背漂,此时的背漂可以从胸背部调整到腰腹部。一般人体的重心都在此附近,如果背漂仍然系在胸背部,整个身体会因自身的重心缘故,导致下肢掉在水中无法漂浮,不利于平衡练习,更不利于往后蹬腿动作练习。当背漂调整到腰腹部时有利于下肢漂浮到水面上,学生易找到控制身体平衡的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好直体持打水板和背漂、放松、下颚贴水面(尽量整个身体侵泡在水中,增大浮力)、独自漂浮在水面上的动作姿势,待学生完成此动作后给学生一个牵引力或推力,促使学生完成独立漂浮,前进的动力消失后重复给力,让学生在漂浮中找到控制平衡的方法与技巧。如果学生练习较好,则要求独立做蹬边漂浮,即凭借蹬游泳池墙壁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取代老师给予的牵引力或推力。
3、解决耳朵进水、呛水方法
耳朵进水,特难受,初学者心理上害怕,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解决方法:当耳朵进水时自己主动把它倒出来(像倒啤酒);倒不尽时,灌满水再左右用力摇头或利用惯性倒,一次或重复多次直至倒出。呛水是因为呼吸方法不正确导致。游泳一般采用嘴呼吸换气较为常见。嘴呼吸(吐气、含气),两种练习方法:一,无水练习法。陆上语言暗示鼻子平住呼吸(不吸气),同时抬头利用嘴巴含气后低头慢慢吐气(含气张开大嘴像咬苹果,吐气稍慢像吹蜡烛),至气吐完,两嘴唇合拢,抬头张嘴重复含气吐气动作,重复多次至熟练为止。游泳为什么不能用鼻子呼吸?经验告诉我们用鼻子呼吸难免要呛水。呛水是由于水进入鼻腔、气管造成呼吸道堵塞而引起酸疼,严重者水进入肺部更加难受。因为鼻腔狭窄,鼻子吸气水容易进入鼻腔、气管,鼻腔、气管狭窄不易倒出(此时的鼻子呼吸就像注射器吸液体;为了舒服,鼻腔有水时鼻孔出气,主动排出水)。利用嘴巴呼吸,是因为口腔宽广,进水后易吐出,同种条件下口腔呼吸工作效率比鼻子高。呼吸练习方法二:待岸上呼吸节奏练习熟练,紧接着结合水练习,即:两手扶池站立于水中或持打水板、背漂漂浮在水面上练习,抬头水面上吸气(含气),闭嘴低头(初学者可以只要求嘴巴鼻子浸泡在水中,随着练习熟练,要求逐渐过渡到头或整个身体浸泡在水中练习),效果要求:每次吐气水花连续、有力、咕噜咕噜有响声,连续做完几十个或上百个,呼吸就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以上练习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对水的恐惧心理,就因为通过以上练习能在水中找到平衡感觉;学会了呼吸,不会因呛水而难受了,有兴趣了。
二、呼吸、划手臂、蹬腿教学
1、呼吸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具体方法如前所述,在此不再重复。
2、接下来我们重点讲解划手臂
练习。
池边模拟训练,以直立开始,两脚前后站立,躯干稍前倾模拟上体漂浮动作,以肘关节为支点,两直臂掌心向后方划弧线(两手划水时保持与肩宽),手掌划水至眼线处,两肘、掌同时合拢、前伸还原。在岸上重复至熟练后,可结合水进行单独的划手臂练习。
3、蹬腿练习。此项练习是关键,蛙泳的推进力绝大部分来至蹬腿的力量,因此,蹬腿的效果直接影响游速。蹬腿动作要领:直腿靠拢蹦脚尖,以髋关节、膝关节为支点收两脚至臀部两侧成外八字,大腿与躯干形成一个大约120——135°的角,翻脚掌,同时两脚快速向两侧做弧线蹬夹动作至还原。蹬腿动作练习口诀:预备姿势直腿蹦脚尖;边收边分慢收腿,向后翻脚对好水,用力弧线蹬夹腿,慢慢向前漂一会。即收、翻、蹬夹、漂行。熟练后结合水练习,每次蹬夹腿看身体向前漂行距离判定蹬腿质量优劣。
在教学时,可分别采用岸上模仿熟悉动作和水中练习两种方式。现代游泳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初期待熟悉水性完毕,建议提前教蹬腿动作,因为学生一旦找到在水中前行的动力,实践告诉我们:他们更喜歡在水中玩耍,更愿意进一步去学习。
三、配合练习
1、划手臂与蹬腿的配合。方法:腰部系上背漂,要求身体能漂浮在水面上,抬头姿势。首先完成划手臂动作至伸直,接着做蹬腿的完整动作,此时身体伸直保持不动,让身体向前漂行至前行速度明显降下来后按手脚的先后重复动作。
2、蹬腿与呼吸的配合。方法:两手握浮板,腰部系上背漂,漂浮在水面上,先含气低头至水中,从蹬边漂浮出发后,做收翻蹬夹腿后保持直体姿势并在水中慢慢吐气至完,接着以脖子为支点轻轻抬头(直体不动)含气充分,低头重复腿上动作,反复的练习这一串动作直到熟练。本组练习重点强调动作的先后顺序,学生易记易练,易掌握节奏。
3、划手臂与呼吸的配合。方法:腰部系上背漂,漂浮在水面上,先含气低头至水中(可以先扒在岸边结合着水练),强调初学者划手臂的同时轻轻抬头至嘴露出水面,做含气低头伸直手臂再吐气,待气吐完,重复动作。强调轻抬头保证以后的练习不会因为头过高后浮力减小而身体下沉过多。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4、呼吸、划手臂、蹬腿配合。
方法:岸上练习,让手臂和腿部悬空(腹部支撑起来),直体姿势。先做划臂抬头的配合,接着完成蹬腿动作,紧接着保持直体姿势慢慢吐气。这一串动作要求连贯,不要参杂多余的动作,练习到熟练。通过以上配合练习,随着平衡感觉、动作技术的熟练,逐渐减掉腰部的背漂,身体放松了,呼吸没问题了,动作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蛙泳自然速成。
既然游泳运动有如此多的妙处,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泳姿较为普遍呢?蛙泳,是初学者较好的选择之一。然而,如何有效的学习蛙泳?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共同探讨:
一、排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1、在水中学习,安全问题引起恐慌
很多学生第一次全身体接触水时就感到自己不安全,让学生持打水板、背漂在水中按教师意图有针对性练习,如转圈、前后左右移动、寓教于乐中学习并熟悉水性。
背漂的系法有讲究。统一要求系死结,确保练习中不脱落,保障深水区教学安全问题。初学者的平衡感觉较差,一般采用胸背部前后系,如选择1+3;2+3;3+3; 3+2夹心式系背漂的方法视情况而定。如果此法还不能解决问题,可在左右系上背漂。总之,增大学生在水中的浮力,排除安全隐患,增强学生练习中的安全感。
2、怎样解决平衡问题?
首先,下水前我们可在岸上做一些有关平衡动作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如直立拉伸,即两脚靠拢、两手掌心相对上举,垫起脚后跟,拉直身体,要求直体不前后左右摇晃。
其次,利用头部练习来控制平衡的技巧。一般情况下,身体失去平衡前都有预感,此时头部朝反方向调整以达到平衡。再次,在水中练习平衡技巧。持打水板和背漂,此时的背漂可以从胸背部调整到腰腹部。一般人体的重心都在此附近,如果背漂仍然系在胸背部,整个身体会因自身的重心缘故,导致下肢掉在水中无法漂浮,不利于平衡练习,更不利于往后蹬腿动作练习。当背漂调整到腰腹部时有利于下肢漂浮到水面上,学生易找到控制身体平衡的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好直体持打水板和背漂、放松、下颚贴水面(尽量整个身体侵泡在水中,增大浮力)、独自漂浮在水面上的动作姿势,待学生完成此动作后给学生一个牵引力或推力,促使学生完成独立漂浮,前进的动力消失后重复给力,让学生在漂浮中找到控制平衡的方法与技巧。如果学生练习较好,则要求独立做蹬边漂浮,即凭借蹬游泳池墙壁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取代老师给予的牵引力或推力。
3、解决耳朵进水、呛水方法
耳朵进水,特难受,初学者心理上害怕,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解决方法:当耳朵进水时自己主动把它倒出来(像倒啤酒);倒不尽时,灌满水再左右用力摇头或利用惯性倒,一次或重复多次直至倒出。呛水是因为呼吸方法不正确导致。游泳一般采用嘴呼吸换气较为常见。嘴呼吸(吐气、含气),两种练习方法:一,无水练习法。陆上语言暗示鼻子平住呼吸(不吸气),同时抬头利用嘴巴含气后低头慢慢吐气(含气张开大嘴像咬苹果,吐气稍慢像吹蜡烛),至气吐完,两嘴唇合拢,抬头张嘴重复含气吐气动作,重复多次至熟练为止。游泳为什么不能用鼻子呼吸?经验告诉我们用鼻子呼吸难免要呛水。呛水是由于水进入鼻腔、气管造成呼吸道堵塞而引起酸疼,严重者水进入肺部更加难受。因为鼻腔狭窄,鼻子吸气水容易进入鼻腔、气管,鼻腔、气管狭窄不易倒出(此时的鼻子呼吸就像注射器吸液体;为了舒服,鼻腔有水时鼻孔出气,主动排出水)。利用嘴巴呼吸,是因为口腔宽广,进水后易吐出,同种条件下口腔呼吸工作效率比鼻子高。呼吸练习方法二:待岸上呼吸节奏练习熟练,紧接着结合水练习,即:两手扶池站立于水中或持打水板、背漂漂浮在水面上练习,抬头水面上吸气(含气),闭嘴低头(初学者可以只要求嘴巴鼻子浸泡在水中,随着练习熟练,要求逐渐过渡到头或整个身体浸泡在水中练习),效果要求:每次吐气水花连续、有力、咕噜咕噜有响声,连续做完几十个或上百个,呼吸就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以上练习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对水的恐惧心理,就因为通过以上练习能在水中找到平衡感觉;学会了呼吸,不会因呛水而难受了,有兴趣了。
二、呼吸、划手臂、蹬腿教学
1、呼吸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具体方法如前所述,在此不再重复。
2、接下来我们重点讲解划手臂
练习。
池边模拟训练,以直立开始,两脚前后站立,躯干稍前倾模拟上体漂浮动作,以肘关节为支点,两直臂掌心向后方划弧线(两手划水时保持与肩宽),手掌划水至眼线处,两肘、掌同时合拢、前伸还原。在岸上重复至熟练后,可结合水进行单独的划手臂练习。
3、蹬腿练习。此项练习是关键,蛙泳的推进力绝大部分来至蹬腿的力量,因此,蹬腿的效果直接影响游速。蹬腿动作要领:直腿靠拢蹦脚尖,以髋关节、膝关节为支点收两脚至臀部两侧成外八字,大腿与躯干形成一个大约120——135°的角,翻脚掌,同时两脚快速向两侧做弧线蹬夹动作至还原。蹬腿动作练习口诀:预备姿势直腿蹦脚尖;边收边分慢收腿,向后翻脚对好水,用力弧线蹬夹腿,慢慢向前漂一会。即收、翻、蹬夹、漂行。熟练后结合水练习,每次蹬夹腿看身体向前漂行距离判定蹬腿质量优劣。
在教学时,可分别采用岸上模仿熟悉动作和水中练习两种方式。现代游泳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初期待熟悉水性完毕,建议提前教蹬腿动作,因为学生一旦找到在水中前行的动力,实践告诉我们:他们更喜歡在水中玩耍,更愿意进一步去学习。
三、配合练习
1、划手臂与蹬腿的配合。方法:腰部系上背漂,要求身体能漂浮在水面上,抬头姿势。首先完成划手臂动作至伸直,接着做蹬腿的完整动作,此时身体伸直保持不动,让身体向前漂行至前行速度明显降下来后按手脚的先后重复动作。
2、蹬腿与呼吸的配合。方法:两手握浮板,腰部系上背漂,漂浮在水面上,先含气低头至水中,从蹬边漂浮出发后,做收翻蹬夹腿后保持直体姿势并在水中慢慢吐气至完,接着以脖子为支点轻轻抬头(直体不动)含气充分,低头重复腿上动作,反复的练习这一串动作直到熟练。本组练习重点强调动作的先后顺序,学生易记易练,易掌握节奏。
3、划手臂与呼吸的配合。方法:腰部系上背漂,漂浮在水面上,先含气低头至水中(可以先扒在岸边结合着水练),强调初学者划手臂的同时轻轻抬头至嘴露出水面,做含气低头伸直手臂再吐气,待气吐完,重复动作。强调轻抬头保证以后的练习不会因为头过高后浮力减小而身体下沉过多。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4、呼吸、划手臂、蹬腿配合。
方法:岸上练习,让手臂和腿部悬空(腹部支撑起来),直体姿势。先做划臂抬头的配合,接着完成蹬腿动作,紧接着保持直体姿势慢慢吐气。这一串动作要求连贯,不要参杂多余的动作,练习到熟练。通过以上配合练习,随着平衡感觉、动作技术的熟练,逐渐减掉腰部的背漂,身体放松了,呼吸没问题了,动作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蛙泳自然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