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诗中画”中的和谐栖居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o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王维《山居秋暝》的赏析,自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评价后,“诗中有画”已成为共识。本诗被认为是由“空山雨霁”、“明月照松”、“幽泉清流”和“渔舟唱晚”组成的一幅幽静的山林夜景图。尤其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更被誉为“诗中有画”的绝妙代表。而笔者认为,本诗中不仅仅有浓浓的画意,在这幅“诗中画”的背后,更蕴藏着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审美心理,即“和谐”的审美意蕴。正是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普遍的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心灵的和谐。在这幅“诗中画”里,我们和谐地栖居着。
  
  首先,“诗中画”体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新雨过后的山林,宁静而又空灵,置身其间,仿佛有一股混合着青草味、泥土香的气息扑鼻而来,呈现在读者面前一幅“空山雨霁”的秋暝图,整个画面被涂上了一抹空灵洁净的色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林和清泉等意象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皓月当空,皎沽的月光照著清澈的泉水,潺潺地在石上自由地流淌,意境深远灵动。“明月照松”的明净和“幽泉清流”的清幽,如此静谧而优美,俨然一幅绝世的山林月夜图。“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在这优美幽静的氛围中,翠绿的竹林里传出浣女的欢声笑语,袅娜的荷叶深处有渔舟经过,此时人们被包裹在郁郁葱葱的竹、莲的世界里,为这幅优美的画面增添了生命的气息。秋雨之后的山林晚景,宁静幽远、欢快清新。“空山雨霁”、“明月照松”、“幽泉清流”等和着浣女的笑语,组成了一幅具有生活气息的“山林夜景”图。天色已晚,却又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泉水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视觉一明一暗,感觉一静一动,环境清幽明净,优美如画,构成了和谐的自然美。在这里,人不是“万物的灵长”,也不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对大自然充满爱恋,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成为诗人的依归之地和诗意生存的家园。
  在传统文化里,大自然不仅是山水风光,还是人生精神的导师。“照”、“流”、“归”、“下”的巧妙运用,使这里的月、松、泉、石、竹、莲等,都具有了生命的律动,也在自由地流淌,它们用自己灵动的生命与我们亲切地交流。在诗中,诗人在静穆的观照中感受到宇宙万物那清寂而又灵动的生命,与大自然有最深层的和谐契合,因而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成就了一片“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主客体相交相融的世界。
  在源远流长的民族审美文化心理中,对自然的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成为人性完美的永恒追求。《山居秋暝》中流露出的这种“世外桃源”情结更是中国文化中自然质朴的文化原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诠释。
  
  其次,“诗中画”体现人与他人的和谐。
  
  在此诗中,诗人并不在场,但反复品味,我们却分明感到诗人鲜活地存在着。他作为“画外人”却是时时在场的。正是“画外人”的时时在场,才把诗人的独特视角、灵动的感觉、恬然的心境和自得而悠闲的神情浸染入画。在他的视野里,有这样一幅生活图:竹林里传出夜归浣女清脆的欢歌笑语,还有隐藏在莲花深处的乘着欢快小舟打鱼回来的渔民,他们给这个静谧的山林景色增添了或浓或淡的生活气息。这种“浣女夜归”和“渔舟唱晚”的富有动感的生活气息,正是经由诗人的叙述视角,才能够使我们一起领略得到。
  诗人的存在将一种个体存在的生命律动带到了画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诗中“浣女”和“渔民”的那种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以及“田夫荷锄至,相互语依依”的田园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与和睦。这样的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存在方式,何尝不是诗人的理想呢?在这里,我们深刻体悟到诗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生活理想——人们悠然自得,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存,没有矛盾、完全自由、无限和谐的境界,存在于此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
  再次,“诗中画”也隐隐传达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语化《楚辞·招隐士》,其云:“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在此反用其意,暗含归隐之志。但王维的归隐不同于一般隐士之与世隔绝。“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朝市”,王维即一个大隐之士。他不是“渔樵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遗世独立,而是与松竹莲为友,与泉石为邻,既有自然的宁静,也有“浣女和渔舟”的人世气息。虽然此时诗人因官场失意而隐居辋川,但他对社会现实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超然态度,因此他并没有完全对这个社会绝望。“浣女”和“渔舟”是一个隐喻,诗人对人文景观的描写,便隐隐表达了诗人以人和而望政通的愿望。以此推论,诗人与其所处的社会还是和谐的。这很大可能源于诗人的禅宗情结,“禅宗一切行为的动机,始终在向上一着,探求生死不染,去往自由境界”。王维虽然仕途并不顺利,但诗人的心灵却是自由的,有自己的寄托与追求,“禅”在一定程度上是它精神的家园。所以诗人选择了远离官场的生活方式,归隐山林,洁身自好。
  诗人的这种生活方式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使他得以从传统的“仕”与“隐”中解脱出来,能在亦官亦隐的生存中去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正是在这种对主观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中,曲折而隐约地达到了与社会的和谐。
  
  最后,“诗中画”实现了人与自我的和谐。
  
  无论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还是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一切都源于诗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是人与自我的和谐的外在表现形式。正是由于诗人心态的“和”,才能使得他带着这种“和”的心态去观察自然、他人与社会,最终实现普遍的和谐。
  “空山雨霁”图中的“空山新雨后”,着一“空”字,使得本诗充盈着一种禅蜕尘埃之外的空灵寂静的境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使他的心灵在这“空山”中自由自在地驰骋。在此诗中,所有一切生命跳动的音符都是在衬托着山林的空寂,山林中的生活乐趣被诗人转化成一种禅趣,它形成了一个空明的境界。诗人在自然山水的境界中常常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这种境界中,自觉去除了因为执虚为实而带来的种种世俗缚累。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诗人笔下的山林是他心目中的,因为诗人的心境与大自然的宁静已合而为一,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在诗人的视野里就寻不着别的踪迹,一切都化成了一片空寂。这“空山”就是诗人内心的观照,是诗人澄淡情怀的反映。“素处以默,妙极其微”(司空图《诗品·冲淡》),只有当诗人心境极为平和、虚静时,才能对大自然最神奇而又微妙的动人之美,有如此深刻的体悟。
  王维“空”的心性,使得他对纷繁世事持有一种不粘不滞、无执无求的态度。在其“心和”的背后,是诗人的澄明无蔽的境界。这体现在王维的诗歌中,即表现为诗人与大自然,尤其是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王维虽然此时谪居辋川,但在他眼中,生活依然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和谐平静;在对待自己的仕途上,他仍然认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并没有表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实然和应然的冲突,反而更多表现的是个人精神的自由,心境的恬淡和谐,这毫无疑问是诗人内心和谐的自然表露。
  “以宇宙人生为具体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集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宗白华《艺境》)在诗人的“空山”里,因“心空”而“山空”,我们看到了诗人疲惫的心灵暂憩,在山林与草木泉石自由共鸣的境界。诗人空无执著,暂时忘却了官场和尘世的烦恼,达到了物我两忘,人与自我心灵和谐的崇高境界。正是在人与自我心灵和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他人的和谐,进而和谐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其他文献
2020年5月,南岸区因利用“大数据智能化 区块链技术”打造医保智慧审核平台,有力解决监管滞后、效率低下等问题,被确定为国家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  同样是南岸区,两年多前却因医保系统公职人员与学府医院勾结骗取医保,区社保局原局长文瑛被控受贿、130多名相关公职人员被处理而轰动一时。  两年多的时间,脱胎换骨。这样的变化发生在重庆推动“以案四说”和“以案四改”的大背景下。  深化拓展:从“说”到“改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亂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以高温、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  中暑的原因  外界因素 长期在高温(气温高于35℃)或在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动可发生中暑。在高温作业、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气温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
【摘 要】 文章基于 2015—2018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年报问询函数据,检验了“深港通”交易机制对企业年报问询函接收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深港通”能显著降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被交易所问询的概率和次数,并且能有效改善企业披露的年报中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显著加强“深港通”对上市公司年报问询函接收情况的负向影响作用。在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分板块的研究中发现,“深
【摘要】 现金流量表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完善亦是一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颁布后,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已进行了两次修订,适应了新形势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但在其编制和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关键词】 现金流量表;主表;附表;改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对使用者越来越重要
一、2007年考试情况分析    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共有57万人报名,48万余人次参加了考试。各科合格人数及合格率分别为:会计16 538人,12.66%;审计8 083人,13.95%;财务成本管理13466人,18.41%;经济法20636人,17.09%;税法11 249人,11.08%。总体来看,2007年度所有科目的平均合格率为14.64%,与2006年度的平均合格率相当
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从2020年1月1日起,所有保健食品的包装上都会印上这句警示语。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提出了上述警示语要求。   《指南》提出,警示用语区应当位于最小销售包装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版面的20%。警示用语应使用黑体字印刷。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周邦勇接受记
对联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句式整齐,意蕴丰富,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欣赏价值。  对联考查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可以涉及仿写、修辞、语段压缩、图文转化等多种题型,能力层级为D。从2004年高考题中开始出现拟写对联的内容,以后历年都有对联类(或适合写成对联的广告词、宣传语等)试题出现。  那么,作为一个失分率较高的考点,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第一
摘要 笔者考察了国家审计机关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所遭遇的困境,即国家审计机关资源的不足与经济效益审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采用DEA法来遴选经济效益审计对象的措施,并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遴选过程,以期大大推动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经济效益审计;对象;遴选;DEA    一、引言    经济效益审计在中国提出和施行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如:早在1985年,娄尔行、汤云为就指出
老母亲住院时,下属送上红包。老母亲硬逼着他将红包一一退回,并嘱咐他好好珍惜现在的岗位,不要犯错误。但他并未放在心上,在贪腐路上越走越远。“在她九十大寿之际,两个儿子面临法律严惩,会引发如何惨痛的后果,我不敢多想。”他在忏悔书中写道。  “细数着自己的罪孽,长吁短叹,悔之晚矣……”高墙内,湖南省株洲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常奇泣不成声。  幼时贫寒,曾当选该市唯一“海选”院长  出生于1965
戴上美瞳,眼睛显得又大又美。很多女性为了美,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美瞳,甚至连睡觉都不摘下来,却不曾想到后果有多么严重。   近日,一则《一女子经常睡觉时戴美瞳,眼角膜变毛玻璃》的新闻上了热搜。美瞳能戴吗?   佩戴有色角膜接觸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色隐形眼镜(美瞳)须谨慎,有色角膜接触镜和普通无色角膜接触镜,都属于接触镜,即直接和眼角膜、结膜接触的镜片,任何接触镜都会对角膜和结膜产生物理摩擦的机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