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Portal Dosimetry(PD)和PTW OCTAVIUS 1500矩阵结合Octagonal模体(Oct1500)两种剂量验证方式在Halcyon™加速器治疗计划剂量验证中的表现。方法选取在Halcyon™做临床试验的20例入组患者,包括22个IMRT/VMAT治疗计划和74个辐射野,分别采用两种验证方式和多种γ 2D评估策略进行剂量验证,对比验证方式及评估策略之间的验证结果,为
【机 构】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Portal Dosimetry(PD)和PTW OCTAVIUS 1500矩阵结合Octagonal模体(Oct1500)两种剂量验证方式在Halcyon™加速器治疗计划剂量验证中的表现。
方法选取在Halcyon™做临床试验的20例入组患者,包括22个IMRT/VMAT治疗计划和74个辐射野,分别采用两种验证方式和多种γ 2D评估策略进行剂量验证,对比验证方式及评估策略之间的验证结果,为Halcyon™治疗计划验证方式和评价策略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
结果Oct1500方式74个辐射野和22个治疗计划γ 2D通过率分别为95.26±3.59、95.01±3.62(局部剂量)、99.05±1.35、98.57±1.96(最大剂量),两种评估策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20、-4.108, P<0.05);PD方式为84.11±1.35(1 mm/1%)、99.07±1.35(2 mm/2%)、99.86±1.35(3 mm/3%),3种评估策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75、-7.475、-6.906, P<0.05);74个辐射野全局剂量、3 mm/3%的评价策略两种验证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72, P<0.05)。
结论两种剂量验证方式均可用于Halcyon™治疗计划剂量验证;PD方式在验证效率和由空间分辨率所致的剂量验证精度方面优于Oct1500。推荐使用2 mm/2%(PD)和全局剂量、3 mm/3%(Oct1500)评估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调查全国15个省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使用数字和屏片设备开展X射线摄影时受检者的入射体表剂量(ESD),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民体质特征的X射线摄影诊断参考水平提供数据。方法按照《医用辐射危害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择年龄在20~70岁的受检者,男性体重在55~80 kg,女性体重在50~70 kg;采用热释光探测器(TLD)测量不同X射线摄影程序中成人受检者ESD,每台设备同一体位患
X射线的影像学检查是现代化精准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诊治疾病和判断疾病转归及手术方案制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数字X射线和CT检查的广泛应用,重复的和过度的X射线检查时有发生,使受检者接受了过多的或额外辐射剂量,引起辐射损伤。如何优化辐射剂量,达到既满足疾病的诊断,又能降低受检者的辐射损伤,是研究者和设备研发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以致X射线的辐射损伤引起了政府、社会、受检者和X射线检查工作者的高度
目的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期放化疗后生存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of posttreatment,KPSpost)变化对生存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322例中纳入分析279例,病理学确诊的初治Ⅳ期NSCLC,其中男性198例、女性81例;鳞癌166例、腺癌87例、未分型22例;中位年龄58岁(22~80岁);完成化疗≥2个周期同期原发肿瘤剂量≥
目的探索单能量成像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及自动能谱协议选择(automatic spectral imaging mode selection, ASIS)技术在个体化降低患者门静脉造影辐射剂量、对比剂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4
目的使用常规辐射剂量评估参数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方法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和成人肺部CT扫描时所受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抽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肺部CT扫描患者,共406例,按照年龄分为6组(0~2岁、3~6岁、7~10岁、11~14岁、15~18岁、18岁以上)。基于MATLAB平台开发的dicom数据处理软件,抽取每例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因子X1(PinX1)对食管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及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方法食管癌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做细胞转染)、照射组(8 Gy X射线)、PinX1组(转染pDsRed1-PinX1至过表达)、照射+PinX1(转染pDsRed1-PinX1至过表达后8 Gy X射线照射)。MTT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
目的评价螺旋断层调强放疗(TOMO)设备升级后,能否用5.0 cm动态钨门替代2.5 cm固定钨门治疗中段食管癌。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局部晚期根治性中段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在TOMO计划系统分别设计2.5 cm固定钨门(FJ2.5)、2.5 cm动态钨门(DJ2.5)和5.0 cm动态钨门(DJ5.0)计划。比较3种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
目的回顾分析初诊拟行根治性放疗颈段食管癌(CEC)患者的复发模式和生存结果。方法检索2008年8月至2017年5月初诊拟行根治性放疗的CEC患者,整理相关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和复发模式,并行生存分析。结果97例CEC患者符合条件,均为鳞癌。中位年龄59岁(18~78岁)。病变局限颈段34例,超出颈段63例。气管、甲状腺和主动脉受侵患者分别为69、7、6例。Ⅱ、Ⅲ和Ⅳ期(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1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大螺距扫描联合智能调制技术及迭代重建技术在急诊主动脉夹层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成像的急诊患者4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扫描,试验组行大螺距联合智能调制技术及迭代重建技术扫描。对主动脉平均CT值、平均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有效剂量,图像整体质量和主动脉根部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