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自己亲历的“传统节日”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再现
  中华传统节日
  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获。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展示活动成果
  我来展示我家做的月饼。
  我们给大家表演写春联。
  我们小组为大家朗诵和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展示成果时,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最后评一评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好。
  学完第三单元课文之后,晓晓听老师说要写一篇“传统节日”的作文,她不知如何下笔,在座位上一筹莫展之时,草娃老师为其指出两点……
  大手导写
  一、写亲历过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然而写作的时候选择哪一个呢?当然是选择自己熟悉的,亲历过的传统节日……做到這一点就得就近取材了。在下笔之前,我们要问问自己,这个节日你是怎么过的?节日中有哪些风俗?内容清楚了,有了第一手素材,那么写作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了。如果自己不了解传统节日的内容,单凭间接了解到的一些内容,写作的时候一定会有困难。
  我们看这位小朋友是如何亲历草原上的传统节日的。
  我的家乡——花吐古拉,是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小村落,家乡最令我刻骨铭心的传统节日就是小型的“那达慕”了。“那达慕” 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每年的农历六月四日这一天,太阳刚刚露出红红的笑脸,村子西边那片草原上的“那达慕”场地四周就人山人海了……爸爸对我说:“这次‘那达慕’的传统项目有很多——摔跤、赛马、射箭、套马、歌舞、掷布鲁、下蒙古棋等。”在爸爸说的这些传统项目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蒙古式摔跤了……
  本自然段中交代了亲历的地点,还特别点明传统节日“那达慕”,为下文的叙述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接着简略说明了“那达慕”的意思,人们围观的情景和爸爸对“我”说的话,从中我们能感悟到这是小作者亲历过的传统节日,尤其最后一句写自己喜爱的项目,为下文叙述过程埋下伏笔。
其他文献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中故事  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期刊
几年前,我们和外商進行一场关于输出葡萄酒的商务谈判。外商为了压价,找了许多“理由”,都被我方一一驳回,谈判僵持着。  突然,一个学者模样的外商代表说:“贵国最早建立的哈尔滨葡萄酒厂,还不到100年呢。这样的历史怎么能和酿造了几百年葡萄酒的法国相比呢?再要那么高的价,恐怕世人都要笑话了。”说完,他恹恹欲睡的同伴们好像也来了精神。  这时,我方一个年轻的谈判代表慢慢地站了起来,侃侃而谈:“先为对方代表
期刊
看题目,小朋友们一定会认为琪姐姐在给你们讲童话故事。哦,事实上,琪姐姐的电脑真的喝了奶茶,还是岩盐芝士红茶,这悲伤的故事,得先从馋嘴的琪姐姐讲起。  电脑“喝”奶茶  一天中午,办公室的一位小姐姐顿觉生活枯燥乏味,突然想起可以点份奶茶外卖,琪姐姐听着,想象自己中午喝着甜甜的热奶茶,吃着妈妈做的爱心午餐,看着热播的综艺节目,自己一定是办公室里最幸福的那个“仔”,便毅然决然地加入喝奶茶的团队中。选好,
期刊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选自茅以升《赵州桥》)  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 ,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
期刊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选自《纸的发明》)  描写蔡伦造纸方法的动词有:剪碎、切断、捣烂、捞出。那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怎样呢
期刊
“尖尖的刺儿当外衣,黄瓤裹着圆珍珠”。小朋友们知道它是谁了吗?没错!它就是水果皇后——“菠萝蜜”。  菠萝蜜呈椭圆形,穿着一身绿中带黄的衣裳,有着一身尖尖的刺儿,远看真像一位身穿盔甲的勇士,守护着自己的家园。菠萝蜜很黏,所以我在切时,先戴上了一次性手套,然后对着菠萝蜜的中间用小刀慢慢切开,菠萝蜜立刻露出了金灿灿的果肉,它们依偎在一起!旁边还有着许许多多的胡须,可以用来炒菜,甜甜的,非常好吃呢!  
期刊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九蒸花馍”,今年我和妈妈一起跟着姥姥学做花馍。我们准备蒸一座“枣山”,就是用面和红枣做成山的形状,寓意米面成山。  姥姥事先和好了面。我们先做了一個小山形状的底座,接着摆上一层如红宝石般的香甜的红枣,然后再铺一层揉好的面。但这需要用剪刀、梳子、筷子等工具给它做造型,做一些花边。最后再用面捏一些吉祥的图案,比如鱼、龙、莲花等粘在上面。姥姥还让我还在“山顶”放了一枚硬币,寓
期刊
齐天大圣孙悟空,想必同學们一定不陌生吧。话说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回来后,虽被册封为“斗战圣佛”,但他自觉文化底子薄,无法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便一再央求师父教他学习文化知识。见悟空好学心切,师父欣然答应了他。  这天中午 ,悟空吃过午饭后看起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的散文集。当看到“只拣儿童多处行”时,他不由得愣住了。他连忙叫住师父,问道:“师父,为啥这里不用‘捡破烂’的‘捡’呢?”  “此‘拣
期刊
爸爸对我的爱总是小心翼翼。  “雨涵,碗太烫你别端了,让爸爸来。”“哎哎哎,你别动插座,让爸爸来。”“别拿暖水瓶倒水,让爸爸来。”“不敢拿刀子切水果,让爸爸来。”……爸爸总是不让我做力所能及的事,说我还小,等长大了自然就学会了。每当听到爸爸各种阻止的话语,我就噘着小嘴,一脸不高兴地看着爸爸。  周日的早晨,我准备尝试做一顿早餐,爸爸得知后,立馬说:“让爸爸来吧!”我噘着嘴说:“爸爸,您就来当我的评
期刊
一提到山东老家,我就想到一件在老家发生的事。  秋天,田野里的很多庄稼已经熟了。爸爸把车子停在一条狭窄的路上,带着我到了收过庄稼的田里。我看到旁边地里红红的苹果,对爸爸说,想吃苹果。爸爸说,想吃就去摘两个。“是咱们家的吗?”“不是。”我觉得很奇怪,怎么能随便去摘呢?这岂不成小偷了?在父母对我的教育中,是不可以白拿别人东西的,今天爸爸是怎么啦?  爸爸把我抱到了围栏里面让我摘两个苹果。我匆忙跑过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