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交网络互动广告中的获利返还

来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sddnn_ccssdd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等一系列互联网工具的快速兴起,传统民事权益不免会受到科技进步的冲击。因为无论是姓名权还是个人信息上的经济利益在现行民法框架内都受到了保护,且存在多种请求权竞合的情况。所以社交网络互动广告在姓名权与个人信息两个层面均对其用户的民事权益构成侵害。姓名权上的经济权益依侵权法、不当得利法及无因管理法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但是从无因管理法出发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润返还。个人信息的保护则应当从侵权法的角度出发,但需要将补偿范围限定在受害人遭受的损害范围内。
其他文献
煤矿安全已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矿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的不安全心理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文章从多角度分析了影响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心理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率先提出了《诗经》中的“企幕情境”一说,它并不仅限于男女怀意,一切人们为之幢憬、向往的事物,而又不能如愿以偿者。都会产生这种“距离怅惘”。“企
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集合了桃花这一意象的诸多意蕴,作者承袭了桃花意象的传统,既以桃花的娇艳暗示香君的美貌,同时也暗合着香君妓女的身份,而桃花的飘零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