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好声音”所引发关于声乐演唱学习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ue7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2年7月13日浙江卫视播出的《中国好声音》一夜爆红,打败了诸多家电视台,收视率位居全国第一,再次掀起了电视选秀节目的收视热潮。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选秀节目层出不穷的今天,《中国好声音》何以再次开启电视选秀节目成功的大门,“好声音模式”对我们的声乐演唱教学又有怎样的启发呢?本文将试图对这一问题做粗浅分析。
  【关键词】声音观念;融合;二度创作
  一、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从2012年开播至今,好声音已播出了四季。在这四季中,好声音中的每个学员都有独特的风格,都有对音乐的独到见解。好声音导师在辅导过程中更是根据每个学员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他们演唱的歌曲加以练习,按照适合他们的演唱道路去培养,虽然导师的个人风格不同,但是对好的声音判定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例如导师汪峰虽是摇滚歌手,但能让汪峰为之“转身”的却不单单只有狂放的歌声。
  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在声乐演唱学习中,正确的声音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什么样的声音是通的?什么样的声音是美的?怎样的感觉是正确的?如何去辨别声音?这都需要我们在课下认真思索、仔细揣摩。无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无论是女高音还是女中音,作品风格会有差异,演唱处理略为不同,但是对于声音审美的总体方向应是一致的。
  二、学习中应“博采众家之长”
  在《中国好声音》的“导师考核”阶段,四位导师可以分别邀请自己的好友来帮助辅导学员。在第一季中,刘欢请来了知名音乐人三宝,那英则请来了自己的好友汪峰与自己共同完成辅导学员的任务。那英不是摇滚歌手,她所擅长的也不是这类型的音乐,于是她将自己的学员梁博引荐给了有摇滚教父之称的汪峰。在汪峰的指引下,梁博对摇滚乐有了更深的领悟,在音乐道路上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每个老师的学习经历是不同的,在对作品类型的把握、作品风格的处理上也不相同。一个好的声乐演唱者,绝不是一位老师培养出来的,应是多个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就曾先后从师于颜可婷、韩德章、马秋华、金铁霖、吴其辉等多位名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各个老师的教学精华,为我所用。
  除了跟随老师学习外,自身更应注重“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例如含有外国音乐元素的作品在好声音的舞台上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且普遍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袁娅维用爵士和布鲁斯风格改编的《弯弯的月亮》,李行亮改编的伴奏声部带有爵士风格的《涛声依旧》等歌曲,都向我们体现着中国作品与外国流行音乐元素相融合的理念。借助其他国家好的音乐风格来帮助发展我国的本土音乐,这是流行音乐发展的新趋势。在日常的声乐学习中更应多吸收国外优秀演唱者的演唱感觉,声音位置、共鸣腔体的感觉,多听、多看、多思考才能有所进步,会听、会看、会思考才是成功的关键。
  三、明确“模仿”的真正含义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但我们拥护模仿,只能到此为止。”因此,模仿只是学习起步阶段,后续的学习步骤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本身去完成。在好声音中,导师们更喜欢有特点的声音,一味地模仿,即便是模仿到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也得不到导师们的青睐。选手王崇演唱的歌曲《白天不懂夜的黑》,从声音到对歌曲的处理再到情感的把握上都与原唱那英惊人的相似,但最终还是没有任何一位导师的转身。相反,选手李琦在“盲选阶段”则是以一首导师张惠妹唱过的《趁早》打动了四位导师,并全部为他“转身”,他的演唱更是得到了张惠妹的高度赞扬。张惠妹在点评时说,这首歌的原唱是张宇,她也曾唱过这首歌,而最难能可贵的是李琦在演唱时既不像张宇,也没有她的影子,完全唱的是他自己的感觉。
  我们身处在一个模仿的时代,我们周围更是到处都充斥着模仿的痕迹。我们习惯去模仿别人的优点,但却忘记了我们本身的特质。我们在听好的音频资料时会去模仿,在看歌唱家演唱时还是会去模仿。但模仿的“度”该如何把握,又该如何去模仿,如何在模仿别人的同时更好地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每个人的器官构造不同,所发出的音效也是不相同的,我们在听好的音频、看好的歌唱家演唱时,应吸收她们好的歌唱状态,好的发声方法,而不单单是模仿她们的声音。声音是模仿不来的,而正确的方法、好的歌唱状态却是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东西。
  四、结语
  在“限娱令”的背景下,中国好声音突出重围,给中国电视节目制作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也给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平台,给中国歌坛注入了新的生机。从形形色色的流行音乐中,从不断涌现的选秀节目中,如何提取、总结利于自己专业学习的部分,这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我们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策.美声唱法在中国——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几点思考[J].音乐创作,2014(06).
  [2]张晨.“中国好声音”与当下中国大众音乐的审美困境——金兆钧谈当今流行音乐现状与发展[J].音乐生活,2012(12).
  [3]邬治国.《中国好声音》的音乐社会学解读[J].通俗音乐,2012(11).
其他文献
【摘要】康宝二人路是一个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民族地方艺术。但是现如今却面临着发展上的难题,其根本原因就是现如今大多数传统艺术文化受到现代文化和网络的强烈冲击。本文通过对康保县的地理换进和现状、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总结归纳出了社区音乐文化与康保二人台的具体融合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或采纳。  【关键词】社区音乐文化;康保二人台;融合理念;分析  前言  由于康宝二人台受到了现代文化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可以从声音、文字、动画等方面展现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把教学中比较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差异摆脱时间和
【摘要】声乐教学是音乐专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众多高校都开设了声乐专业,然而随着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必须随之更新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审视当下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声乐教学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现状;创新  我国的声乐教育得以兴起和发展是在20世纪上半叶,在此之前我国的声乐发展主要是以地方的戏曲、民歌演唱为主。虽然我国在声乐
归纳法是从经验事实中找出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将归纳法运用于普通外科教学之中,着重介绍归纳法在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和手术指征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从疾病的共性中归纳比较出不同疾病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摘要】要促进传统音乐的生态化转型,加强传统音乐的产业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进而走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的困境,促进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传统音乐在构建新型城镇化文化体系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价值。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音乐面临转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音乐;文化;  2014年是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10月8日,国家相关部委举行了首次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
热重分析法是测定矿物受热后重量变化的情况。矿物受热后重量的改变是由矿物中水的脱出,矿物分解后放出气体(H_2O,CO,CO_2、SO_2,P_2O_5……),矿物升华和氧化等引起的。矿物受热由于物质减少引起失重,矿物氧化则引起增重。由于矿物分解所引起的失重一般是矿物中的固有组分的排出,因而其失重量反映矿物的含量。我们可以根据矿物的失重量与矿物的分子量计算样品中矿物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