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振兴中国足球梦的大背景下,校园足球在我国各阶段教育系统中全面发展起来。随着教改的全面深入推进,生命教育作为一种逐渐被认可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教育体系中。校园足球在教育本质上不同于竞技足球,充分开发校园足球的教育功能,在强调足球知识和技能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凸显和发挥校园足球在学生生命学养养成中的价值,从而推动校园足球在高校校园中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校园足球 高校 生命学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a)-0121-02
在当前高校过分看重学生知识和技能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在走出校园后容易表现出思想困惑、心理脆弱甚至行为失控等状况,这与学生生命学养的缺失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学养已经是大学教育刻不容缓的命题。校园足球蕴含的丰富教育功能使其在大学生生命学养养成中具有重要价值,只要找准方向和方法,就能够发挥校园足球的生命教育价值。
1 校園足球在高校学生生命学养养成中的价值分析
1.1 校园足球的特点
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大要求同场对抗竞技的运动,属于典型的技能型运动项目,在对参与人员包括灵敏性、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参与人员的某些心理素质提出了一定诉求。校园足球因其融入的教育功能与竞技足球存在较大区别,校园足球更强调学生基础技术和灵敏性的培育,也注重培养学生包括团队协作在内的心理素质。在弱化竞技性的同时,校园足球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也更加有号召力,对学生生命学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校园足球在我国大学校园的大范围普及能够为更多学生带来足球运动的乐趣,对足球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是一项贡献。
校园足球弱化足球的竞技特点正是其自身特点所在,其在文化传播和身心教育的作用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足球运动不仅具有典型的体育教育价值,同时具有无可争议的生命教育价值。生命学养的养成需要大学生直面生命的真谛,去正视生命、珍惜生命和演绎生命,学会以积极和健康的态度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学养是关系到人的发展和成长的课题,教会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生命,是值得当代大学生上下求索的重要命题。
1.2 校园足球在高校学生生命学养养成中的价值体现
校园足球作为一门以技能性和实践性为主的体育学科,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在“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下,校园足球应该承担起培育学生健康身心的教育功能。校园足球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遵循由简到难的教学规律,学生在参与足球竞赛等竞争性活动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直面成功和失败的能力,从而实现其育心功能。校园足球可以延伸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中,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其教学内容通过从生命视角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环境时激发本性潜能的能力,更好地诠释其生命教育的功能。
体育教师作为校园足球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其一言一行在学生生命学养养成中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价值。体育教师能够从生命关怀的高度不断优化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些生命教育情境给学生营造特定的心理成长环境。例如,通过创设一些轻松、愉悦的足球游戏活动,及时对学生的进步和积极表现予以正面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命观;通过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足球对抗活动,并积极鼓励学生通过顽强拼搏达成既定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顽强拼搏、先苦后甜的生命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具有变化性的足球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体会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困难,让学生在学习足球理论和实战技术的过程中培育价值观,促进生命学养的全面发展。
校园足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实践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校园足球活动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将知识、技能和心理发展融为一体,在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带给学生丰富的生命体验,让他们体会在面对特定压力过程中感受具体的痛苦和竞争,并通过合作完成实现和超越,从而给个体带来愉悦的精神体验和生命的升华。校园足球对于塑造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在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完成个人的自由发展,通过独立的判断、高效的决策最终获得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树立信心,感受生命之美,促进生命学养的形成发展。
2 校园足球在高校学生生命学养养成中价值实现的思路
从当前校园足球在我国各地高校开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尽管足球课程所占的比重在稳步增加,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强调足球理论和技术技能教学的现象,对于校园足球具有同等重要性的生命教育价值没有充分开发。发展校园足球,应正确认识和开发其生命教育价值,关注学生在生命学养形成中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真谛,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2.1 以生命教育作为校园足球推广切入点
为避免校园足球在开展过程中陷入功利性发展的桎梏,高校应放弃对校园足球发展的过度行政干预,从生命教育的基点出发,为参与校园足球的高校学生营造真实的生命体验,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体验和感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各类情感体验,通过足球感悟自己生命的意义。尽管校园足球承载了一定的为国家培养足球专业人才的功能,但其体现的教育价值才是其根本目的。在高校推动校园足球的具体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向高校学生传递足球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战型技术技能之外,更应引导学生在享受足球运动的具体实践中感悟生命的精彩本质。教师可以从国内外足球运动员中发掘出优秀典型,向学生讲述他们的相关事迹,通过发掘这些运动员顽强奋斗的经历,帮助大学生养成顽强拼搏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活力。通过在校园足球教学实践中开发其生命教育功能,使学生养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的品质,帮助他们构建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受众终身的生命学养品质。
2.2 充分开发校园足球的生命教育价值
校园足球教育活动应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促进大学生生命学养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应尊重生命成长的本质规律,解读生命内涵,从而对大学生生命学养的养成起到根本的推动作用。足球运动能够让真正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人们通过自我展现和完善获得自我肯定,这种推动力从客观上诠释了生命的自然张力和本性。生命学养的养成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学生能够回归自然,追求本性。足球运动作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群体性项目,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爱好兴趣、价值追求和道德品质上产生共同性,参与者必须展示出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并积极开展交互性的情感和技术解读,这种解读在特定的环境下正是生命本性的客观体现。在活动过程中,尽管参与个体存在着运动能力、技术技巧和意志品质方面的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学生释放自己的生命激情,演绎自己的团队精神,锻造自己的意志品质,这就是对生命学养的最好演绎。
3 结语
在校园足球蓬勃开展的时代浪潮下,应重点凸显其生命教育功能,体现其与竞技足球的本质区别。通过在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发掘其生命教育功能,能够让大学生在经受足球运动一切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生命,提高团队意识、磨练自身意志,在身心均很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学养,推动校园足球真正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建章.校园足球比赛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培养的思考[J].科学导报,2015(9):133-134.
[2] 古凡.校园足球大发展背景下大足联赛“校园组”赛事教育功能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 关浩良.修和雅之品,成大器之才——小班化和雅校园足球社团发展探究[J].师道·教研,2017(5):104-105.
关键词:校园足球 高校 生命学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a)-0121-02
在当前高校过分看重学生知识和技能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在走出校园后容易表现出思想困惑、心理脆弱甚至行为失控等状况,这与学生生命学养的缺失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学养已经是大学教育刻不容缓的命题。校园足球蕴含的丰富教育功能使其在大学生生命学养养成中具有重要价值,只要找准方向和方法,就能够发挥校园足球的生命教育价值。
1 校園足球在高校学生生命学养养成中的价值分析
1.1 校园足球的特点
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大要求同场对抗竞技的运动,属于典型的技能型运动项目,在对参与人员包括灵敏性、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参与人员的某些心理素质提出了一定诉求。校园足球因其融入的教育功能与竞技足球存在较大区别,校园足球更强调学生基础技术和灵敏性的培育,也注重培养学生包括团队协作在内的心理素质。在弱化竞技性的同时,校园足球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也更加有号召力,对学生生命学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校园足球在我国大学校园的大范围普及能够为更多学生带来足球运动的乐趣,对足球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是一项贡献。
校园足球弱化足球的竞技特点正是其自身特点所在,其在文化传播和身心教育的作用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足球运动不仅具有典型的体育教育价值,同时具有无可争议的生命教育价值。生命学养的养成需要大学生直面生命的真谛,去正视生命、珍惜生命和演绎生命,学会以积极和健康的态度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学养是关系到人的发展和成长的课题,教会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生命,是值得当代大学生上下求索的重要命题。
1.2 校园足球在高校学生生命学养养成中的价值体现
校园足球作为一门以技能性和实践性为主的体育学科,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在“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下,校园足球应该承担起培育学生健康身心的教育功能。校园足球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遵循由简到难的教学规律,学生在参与足球竞赛等竞争性活动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直面成功和失败的能力,从而实现其育心功能。校园足球可以延伸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中,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其教学内容通过从生命视角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环境时激发本性潜能的能力,更好地诠释其生命教育的功能。
体育教师作为校园足球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其一言一行在学生生命学养养成中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价值。体育教师能够从生命关怀的高度不断优化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些生命教育情境给学生营造特定的心理成长环境。例如,通过创设一些轻松、愉悦的足球游戏活动,及时对学生的进步和积极表现予以正面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命观;通过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足球对抗活动,并积极鼓励学生通过顽强拼搏达成既定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顽强拼搏、先苦后甜的生命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具有变化性的足球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体会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困难,让学生在学习足球理论和实战技术的过程中培育价值观,促进生命学养的全面发展。
校园足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实践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校园足球活动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将知识、技能和心理发展融为一体,在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带给学生丰富的生命体验,让他们体会在面对特定压力过程中感受具体的痛苦和竞争,并通过合作完成实现和超越,从而给个体带来愉悦的精神体验和生命的升华。校园足球对于塑造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在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完成个人的自由发展,通过独立的判断、高效的决策最终获得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树立信心,感受生命之美,促进生命学养的形成发展。
2 校园足球在高校学生生命学养养成中价值实现的思路
从当前校园足球在我国各地高校开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尽管足球课程所占的比重在稳步增加,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强调足球理论和技术技能教学的现象,对于校园足球具有同等重要性的生命教育价值没有充分开发。发展校园足球,应正确认识和开发其生命教育价值,关注学生在生命学养形成中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真谛,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2.1 以生命教育作为校园足球推广切入点
为避免校园足球在开展过程中陷入功利性发展的桎梏,高校应放弃对校园足球发展的过度行政干预,从生命教育的基点出发,为参与校园足球的高校学生营造真实的生命体验,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体验和感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各类情感体验,通过足球感悟自己生命的意义。尽管校园足球承载了一定的为国家培养足球专业人才的功能,但其体现的教育价值才是其根本目的。在高校推动校园足球的具体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向高校学生传递足球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战型技术技能之外,更应引导学生在享受足球运动的具体实践中感悟生命的精彩本质。教师可以从国内外足球运动员中发掘出优秀典型,向学生讲述他们的相关事迹,通过发掘这些运动员顽强奋斗的经历,帮助大学生养成顽强拼搏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活力。通过在校园足球教学实践中开发其生命教育功能,使学生养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的品质,帮助他们构建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受众终身的生命学养品质。
2.2 充分开发校园足球的生命教育价值
校园足球教育活动应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促进大学生生命学养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应尊重生命成长的本质规律,解读生命内涵,从而对大学生生命学养的养成起到根本的推动作用。足球运动能够让真正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人们通过自我展现和完善获得自我肯定,这种推动力从客观上诠释了生命的自然张力和本性。生命学养的养成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学生能够回归自然,追求本性。足球运动作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群体性项目,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爱好兴趣、价值追求和道德品质上产生共同性,参与者必须展示出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并积极开展交互性的情感和技术解读,这种解读在特定的环境下正是生命本性的客观体现。在活动过程中,尽管参与个体存在着运动能力、技术技巧和意志品质方面的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学生释放自己的生命激情,演绎自己的团队精神,锻造自己的意志品质,这就是对生命学养的最好演绎。
3 结语
在校园足球蓬勃开展的时代浪潮下,应重点凸显其生命教育功能,体现其与竞技足球的本质区别。通过在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发掘其生命教育功能,能够让大学生在经受足球运动一切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生命,提高团队意识、磨练自身意志,在身心均很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学养,推动校园足球真正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建章.校园足球比赛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培养的思考[J].科学导报,2015(9):133-134.
[2] 古凡.校园足球大发展背景下大足联赛“校园组”赛事教育功能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 关浩良.修和雅之品,成大器之才——小班化和雅校园足球社团发展探究[J].师道·教研,2017(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