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诗歌“示现”修辞法及其影响略论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庾信的诗歌创作当中,“示现”辞格构成了一个比较突出的修辞运用现象。与唐诗中的同类现象相比,庾信的运用已很纯熟。在“示现”从先秦到唐代的发展轨迹中,应该注意到庾信的独特贡献。这也可为理解唐诗语言如何借鉴、发展六朝诗歌语言提供一个认识角度。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典文学人物长廊中,有许多弃妇形象。《诗经》是弃妇诗的滥筋,其中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批弃妇形象·这些形象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在文学史上显示出十分重要的思
目的观察灌胃不同煎煮时间大黄水提取物对幼年大鼠子宫、卵巢的影响。方法 4周龄雌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黄水浸剂0.5,1.0,2.0g·kg-1组,大黄水煎10min 0.5,1.
农村金融创新是城乡统筹发展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由于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功能不全、农村合作金融明显缺位,农村金融抑制正变得更加严重,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农村金融创新
本文运用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小城镇以及中心镇等研究成果,试图在对浙江200个省级中心镇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心镇支撑新型城市化与新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至中唐时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运用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助孕增膜方)对改善促排卵周期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促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生长不良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在下一个促排卵周期中随机分
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哥特手法在爱伦·坡的众多短篇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为读者展现了一幕幕令人惊悚恐惧的场景。这种恐怖达到一个极致,便向它的相反面转化,使作
在美军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各级军事院校依托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借助社会组织力量,把美军的军事理论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灌输到军校学员的头脑中,达到了控制思想、凝聚军心的目
唐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人物画在唐代中晚期出现鼎盛。随着题材不断拓展,人物画的社会功能也发生变化,特别是仕女画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唐代人物画的主要社会功能的变化
自从缠足这种灭绝人性的陋俗在中华大地蔓延成势之后,进步人士对它的诟病和指责就从未停止。天足运动的种子一直薪火相传,代代不息。在明亡清兴、满洲贵族入关之际,天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