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英语课堂中的以生为本:新课改下的一个重要而明显的改变是从师本教育转到生本教育。新课改提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贯彻以生为本理念,最大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享受脑力活动参与课堂的快乐。(王玲显,2014)“生本课堂”是一种新生的教学形态。源于我国著名教授郭思乐提出的生本教育的概念。旨在从“教育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引出“课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教学从启蒙教育贯穿到高等教育,在平等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将被动接受知识化为自主汲取知识。(朱俊,2015)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探索的环境,多给学生自学动脑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掌握知识,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分层教学的课堂模式:分层教学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按学习任务的要求,把学生编成团队或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互助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角色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教师的操作是关键: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学习风格的差异等因素灵活分组。常用的分组形式有:马蹄形,圆桌形。我校班额大60人,按原有座位摆放进行分组:两人互助式,四人合作式,八人分工式,大组竞争式,自由组合式。为了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针对不同的分组可以对组员进行随机编号,以便于课堂教学活动,各种分组灵活拆分不受限制,每组当堂编号,不用点名直接点号迅速快捷。分任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课前的前置性任务:在新授课中预习作业一般是让学生查找与这单元相关的词汇以及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和习俗(创作集),以便课上可以资源共享;在复习课中前置性作业一般是单词,短语,句型,语法
等的归纳,单元知识的整理等。评价方法:每天一总结,给得分第一的人拍照上I am No.1評价栏;一周总结,给得分第一的小组拍照上You are great评价栏;课堂上分层加分,同样的问题一号回答加1分,四号回答加4分,质疑有价值问题多加分,课堂上自己记自己的得分,不给别人增加负担,小组间互相监督,每节课下课组长核实组员分数并利用评价板展示每个组员的得分情况和各小组的得分情况。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案例:1.合理分工方便了习题的批改和作业收发,小组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进行分工,明确职责。由于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少了盲目性与争吵,发挥了学生特长,小组合作变得快乐而有效果。例如:作文的分工批改按语法,要点,卷面,字数进行分工,批改迅速,反馈及时,效果良好。2.合理分配任务使课堂真正实现了高效。在新授课中课前任务一般是让学生查找与这单元相关的词汇以及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和习俗,以便课上可以资源共享;课中的任务可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由学生自主选择任务,这样就能调动全班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如分角色编对话等。在复习课中课前任务一般是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的归纳,单元知识的整理等,我把与中考题型链接的专项训练放在平时让学生出题,通过分配任务让知识的重难点得到了分解和突破,如英汉互译专练,单项选择专练,句型转换专练,补全对话专练,小组预测作文,限时阅读,知识点的梳理等都让学生出题,交换答题,互批互改,呈现出了初三复习的高效。新课标开始重视收集、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不同的方法去收集信息,完成任务,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
四.结论: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是一个复杂过程,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涉及到很多方面和环节,必须全面衡量,认真准备,综合调动各方位的积极参与,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通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实施高效课堂,不仅对学生能力是一种培养,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解放,其实更是一种对传统的创新。(单位:吉林省延吉市第七中学)
二.分层教学的课堂模式:分层教学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按学习任务的要求,把学生编成团队或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互助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角色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教师的操作是关键: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学习风格的差异等因素灵活分组。常用的分组形式有:马蹄形,圆桌形。我校班额大60人,按原有座位摆放进行分组:两人互助式,四人合作式,八人分工式,大组竞争式,自由组合式。为了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针对不同的分组可以对组员进行随机编号,以便于课堂教学活动,各种分组灵活拆分不受限制,每组当堂编号,不用点名直接点号迅速快捷。分任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课前的前置性任务:在新授课中预习作业一般是让学生查找与这单元相关的词汇以及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和习俗(创作集),以便课上可以资源共享;在复习课中前置性作业一般是单词,短语,句型,语法
等的归纳,单元知识的整理等。评价方法:每天一总结,给得分第一的人拍照上I am No.1評价栏;一周总结,给得分第一的小组拍照上You are great评价栏;课堂上分层加分,同样的问题一号回答加1分,四号回答加4分,质疑有价值问题多加分,课堂上自己记自己的得分,不给别人增加负担,小组间互相监督,每节课下课组长核实组员分数并利用评价板展示每个组员的得分情况和各小组的得分情况。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案例:1.合理分工方便了习题的批改和作业收发,小组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进行分工,明确职责。由于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少了盲目性与争吵,发挥了学生特长,小组合作变得快乐而有效果。例如:作文的分工批改按语法,要点,卷面,字数进行分工,批改迅速,反馈及时,效果良好。2.合理分配任务使课堂真正实现了高效。在新授课中课前任务一般是让学生查找与这单元相关的词汇以及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和习俗,以便课上可以资源共享;课中的任务可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由学生自主选择任务,这样就能调动全班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如分角色编对话等。在复习课中课前任务一般是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的归纳,单元知识的整理等,我把与中考题型链接的专项训练放在平时让学生出题,通过分配任务让知识的重难点得到了分解和突破,如英汉互译专练,单项选择专练,句型转换专练,补全对话专练,小组预测作文,限时阅读,知识点的梳理等都让学生出题,交换答题,互批互改,呈现出了初三复习的高效。新课标开始重视收集、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不同的方法去收集信息,完成任务,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
四.结论: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是一个复杂过程,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涉及到很多方面和环节,必须全面衡量,认真准备,综合调动各方位的积极参与,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通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实施高效课堂,不仅对学生能力是一种培养,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解放,其实更是一种对传统的创新。(单位:吉林省延吉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