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方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来源 :中州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ow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对体育课程形成正确的认知观,防止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防止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保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思考力。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健美操;教学方法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ethodin aerobics teaching
  and reflection on the application
  XIAO Li-qin
  (Civil Aviation Department,Secondary Technology School,ZhuHai Broadcast)
  【Abstract】The paper examines the application of ‘student-centered’ pedagogy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gymnastics. This approach can help students form a correct concept on PE (physical education) types by comparison with teacher-centered pedagogy so as to prevent teachers from neglecting students’ subjectivity and monotony of teaching, inspire their creativity and improve independent thinking.
  【Keywords】student-centered pedagogy, application, reflection
  
  1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人文主义教育逐渐深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能力成了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强调学习要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包围圈”,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如何让学生从“让我学”发展到“我要学”,既适应社会、家长、学校的需要,又照顾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呢?〔1〕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流模式。
  2以教学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分类
  2.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即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程的设计、教案的编写、手段的选择、执行教学的过程均由教师一手操办。也就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即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障,以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主体接受、尝试、创造、改造、加工、转换信息的能力为最根本任务,在思想上教师放心,在实践上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关键,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民主型的,能吸取学生的意见、和学生交朋友,在对学生评价上尊重个体差异的现实为补充。”
  2.3两种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学生照做,然后教师纠正错误动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没有个性的,自主学习的权利被剥夺了,特别是创新思维也被扼杀了。而“学生中心论”的体育教学中,在学习动作阶段,教师不妨开一个“教育超市”,提供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就是学习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例如:在学习健美操的十个基本步伐中的V字步时,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将十个基本步伐全部演示给学生看,然后将学生分为两到三组,分组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请根据V字步这个名字来判断这十个基本步伐中哪一个才是V字步,并请各组中选取自愿者出来模仿自己认为判断正确的这个动作,“学生中心论”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能力,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3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国外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差异
  我国传统体育教学往往侧重“教师中心论”,重“教”而忽视学生“学”。无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师成为主导,将现成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和自主创新能力,结果导致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情感、行为不能够统一,使学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国外的体育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学生也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建立社团活动,教师由课堂设计者变为策划者,把部分或全部设计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在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气氛中参与学的全过程,师生一起商定内容、教学手段,管理、监督教学过程,共同主动交流,以达到全体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一个比较宽松自主的选择范围,诱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营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乐于参与的教学氛围。
  4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的理论构建
  体育教学是培养人的一种实践,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真正的统一,既要体现教师的作用,还要显示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论的教学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4.1确立体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教学认知观
  传统的体育教学总是教师牵着学生,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导致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同质化。附庸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个体并非是被动地、消极地、纯粹地接受事物,个体还有自发性和能动性,能够主动地接受事物,并改造事物。体育教学应遵循这一价值导向,重视学生内部动机的形成和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使学生养成自我探究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4.2关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个体发展观
  主体性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具有自主、自由、合作等观念,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体育自主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应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练就,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4.3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个性观
  真正意义的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是体育教学的终极价值所在。因为体育教学应针对学生发展的这一特点,时刻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为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真正做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终极关怀。
  5结论与建议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对体育课程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以防止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3)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体育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活动化、生活化、生态化。防止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保守。
  游戏活动是孩子的天性,采取活动化、生活化、生态化的形式来传递教育的信息,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如将体育教学与德育、哲学联系起来,实现把教育的目标付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中,能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感,获得求知过程的愉悦感,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实现个体终身体育的目标。
   (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思考力。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创新与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体育教师还要就学生给出的答案询问why(为什么)或者how(怎样,怎么),引导学生去思考,比如为什么这个步伐叫“V”字步而不是“T”字步?学生只要能自圆其说或是能讲得头头是道都算回答正确。考试或完成体育动作时,也只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动作,达到基本的动作要求,实现此节课所需要达到的认知、态度、情感的目标,就算完成了体育教学的任务。相比于why和how,what(什么)就很少被问到,这也体现了与以教学为中心的“结果式教育”截然相反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式教育”〔2〕。
  参考文献
  〔1〕姚晓东.自主学习在师范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2〕蒋江林.英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0(8).
  (责任编辑:赵 环)
其他文献
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涉及的新技术、新理论发展很快,知识结构也更加综合,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增大,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不断更新,设计出了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好,且具有先进性、
太极拳有陈、杨、吴、孙、武各种拳式,各式均各有特点、各有其长,初学者可选其中一式学练。按笔者体会,若想以此健身的初学者,先学杨式为宜。杨式太极拳动作舒缓大方,简便易学,很适合健身。陈式太极拳有发力、发劲的动作,难度较大,初学者不易掌握。学太极拳须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可从杨式太极拳二十四式开始练起。二十四式是学太极拳之基础,其中包含了太极拳最主要的标志性动作。练好二十四式太极拳后,再逐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