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un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识知晓率。方法开展以“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识知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活动程序,针对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识知晓率低进行根源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患者对病区环境、安全知识、规章制度、患者权利义务(含科室主要人员)和病房设施使用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后知晓率提高幅度为51.76%(57.28%~86.93%),目标达成率为100.00%,圈员的6项能力自我评价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识知晓率,使患者尽快熟悉陌生环境,与护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圈员能力。
其他文献
18F-FDG PET是一种从分子水平反映肿瘤细胞代谢状态的功能显像方法.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明显增高.近年来,18F-FDG PET已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及临床分期.最新研究表明,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18F-FDG PET在评估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本文就18F-FDG PET在评估非小细胞肺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康复质量和情绪的影响,为改善肺结核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将12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包括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穿透性主动脉溃疡、创伤性主动脉撕裂及不稳定的胸主动脉瘤,是一组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病死率的病变.采用多层螺旋CT可对
肺毛霉菌病是由毛霉菌引起的条件致病性感染,好发于免疫抑制人群.起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肺部CT表现包括渗出、实变、结节、空洞、胸腔积液.确诊主要依靠支气管镜或肺穿刺病理活检.尽早采用外科手术或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成像(BOLD-fMRI)技术已经成为心肌无创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已有研究证实其评估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MRI设备的发展及扫描序列的优化,BO
目的:探讨家庭式护理模式对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2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
结核分枝杆菌L型由于其细胞壁缺陷,其形态表现为多形性特点,并可以逃避机体免疫而长存于患者体内,由于其在普通培养基内不容易生长,而导致误诊、漏诊、复发.L型菌感染有可能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对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形成、生物学特点、检测、诊断技术、遗传学、致病性等方面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