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鱼类血液的流变性(rheology)是其血液循环中重要的生理机制,检测6种常见淡水鱼的血液黏度和红细胞流变性,比较常见淡水鱼血液的流变性差异,提供正常淡水鱼的血液流变学(Hemorheo
【机 构】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血液的流变性(rheology)是其血液循环中重要的生理机制,检测6种常见淡水鱼的血液黏度和红细胞流变性,比较常见淡水鱼血液的流变性差异,提供正常淡水鱼的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生理参数。采用鲫鱼(Crucian carp)、草鱼(Grass Carp)、鲤鱼(Carp)、罗非鱼(Tilapia)、鲈鱼(Common Sea perch)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6种常食用的淡水鱼,每种鱼类各6条,鱼尾静脉取血,肝素抗凝,以锥-板法检测鱼的血液黏度、激光
其他文献
为了解鮸鱼的系统发育地位,探索18S rRNA、COⅡ分子标记对石首鱼科系统分类的适用性,对鮸鱼的18S rRNA基因、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和构建NJ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扩
文章以CNKI中文数据库及WOS外文数据库为检索平台,检索自2012年至2016年以主题词为“盐胁迫”、学科为“园艺”的所有文献,并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近五年来关于“盐胁
应中国造纸协会邀请,美国林业与纸业协会(AF&P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汉森.摩尔(W.Henson Moore)先生及负责国际事务的副总裁安妮.罗伯勒斯基(Ann.Wrobleski)女士于2004年12月5-10日
为了研究rml D缺失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生物学特性及毒力的影响,利用自杀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rml D缺失株S100Δrml D,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
通过观察暴露于不同浓度有毒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下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胃、前肠、中肠以及晶杆体等消化系统的扫描电镜切片,了解有毒铜绿微囊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