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痉挛症患儿智能结构变化对综合康复训练效果的判断价值

来源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echu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婴儿痉挛症(IS)患儿智能结构变化对综合康复训练效果的判断价值,为指导临床康复治疗、判断IS患儿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7例IS患儿,依据监护人是否同意进行康复训练分为康复训练组(康复组)和拒绝行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其中康复组19例,对照组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痉挛发作,康复组患儿再根据病情给予康复训练,记录治疗3月前后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能、适应性、社交行为5项指标发育月龄(DA)的差值和发育商(DQ)及其差值。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康复治疗前后发育商值的对比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发育商值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DQ值[康复组:(59.40±7.85)分,对照组:(52.88±9.50)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康复组:(67.32±7.61)分,t=6.861,P<0.05;对照组:(67.86±8.39)分,t=8.875,P<0.05],康复组患儿的适应性[(0.89±0.52)分]和社交行为[(0.79±0.54)分]较对照组[适应性:(0.50±0.38)分,t=1.946,P>0.05;社交行为:(0.56±0.42)分,t=1.066,P>0.05]有所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细动作[(1.34±0.62)分]评分高于对照组[(0.81±0.53)分,t=2.0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粗大运动[(1.42±0.56)分]、言语能[(1.32±0.48)分]和DQ差[(-7.92±5.03)分]较对照组[粗大运动:(0.75±0.38)分,t=3.091,P<0.05;言语能:(0.69±0.59)分,t=2.907,P<0.05;DQ差:(-14.99±4.78)分,t=3.37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IS患儿智能结构变化能反映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综合康复训练可改善IS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症状,尤其是粗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言语能方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