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上海市闵行区受动物伤害人群暴露后处置的状况及其效果,为进一步规范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10年闵行区报告的人狂犬病资料、疑似狂犬伤人事件及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等资料进行描述。结果①2001-2010年期间上海市闵行区共报告3例狂犬病,均死亡,1例为本地病例,2例为传入病例;其中2例未经过任何处置,1例未进行规范性处置。2001-2010年闵行区共发生28起疑似狂犬伤人事件,有24只犬头送检,送检率85.71%,其中3例为阳性,阳性率12.50%;3例阳性犬分别分布在2001、2002及2003年,共咬伤10人,1人因未进行暴露后处置而发病,9人犬咬伤者以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暴露后处置包括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医学观察至少6个月,无一例发病。②狂犬病暴露以犬伤人为主,占伤人动物总数的88.25%,而无证犬伤人占犬伤总数的78.11%;其中Ⅲ级暴露占暴露总数38.72%,RabAn及HRIG接种数占三级暴露总数的21.08%,且有逐年下降趋势(R2=0.409,P=0.046),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犬伤率有明显地区集中趋势,不同街道犬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P<0.001)。狂犬病暴露时间分布显示无证犬伤人数在5~9月间形成一个高峰,峰顶在7~8月,而有证犬伤人数在12个月中分布比较平稳。③10 339份血清样本检测显示狂犬病暴露处置后人狂犬病全病毒抗体阳性率98.07%。结论上海市闵行区狂犬病防制工作有待加强,今后还需强化规范养犬,提高疑似狂犬送检率,并切实提高三级暴露后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