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刚:艺术贵在出神入化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15893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夏天,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了首届“少儿戏剧场风采”摄影作品大赛。摄影作品内容围绕着北戏的各种演出,精彩纷呈,个性十足。本期杂志就向大家介绍这次大赛的获奖者,并展示获奖作品。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举办的首届“少儿戏剧场风采”摄影作品大赛,一等奖得主是位年过花甲的退休职员,陈越刚。
  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拍摄舞台剧照的实践机会很少,却能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这让我好奇,遂约了陈先生一叙。
  陈先生高个儿,爽朗,谈起摄影这个爱好来颇有点收不住。
  陈越刚是北京人,上世纪60年代末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种大豆和小麦,跟艺术无缘,却也锻其心志炼其筋骨。返京后学过一段油画,之后从事商业美工,一直干到退休。
  80年代末期胡同摄影大热,陈越刚喜欢上了摄影,工余挎个相机四处拍拍,也是其乐融融。他的机子不算高档,好在有美术功底,有较高悟性,提高起来比较快。作品曾投过几处地方,但兴趣主要还在拍的过程。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举办的首届“少儿戏剧场风采”摄影作品大赛,这则启事打动了陈越刚。业余摄影爱好者可以拍人物,可以拍景物,唯独少有机会拍摄舞台剧照,这次大赛给了他一个机会,他不想放过,于是报了名。
  那天为纪念陈学津逝世两周年,少儿戏剧场上演了京剧《打侄上坟》,好几十名摄影参赛者在台下长枪短炮摩拳擦掌,打起精神准备一较高下。
  大幕拉开,小生曾宝玉的表演一下抓住了陈越刚。
  他说:“小生戏是文戏,拍起剧照来不如武生、花旦那样容易出彩,但曾宝玉老师的表演深深打动了我。我不懂京剧,之前也很少看戏,但曾老师的表演让我领略了京剧艺术的壮丽华美。他的表演,可以概括为‘出神入化’。”
  他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卓别林、憨豆的表演十分丰富,肢体语言屡有创新,打动了全世界无数观众。但具体到京剧的小生,很少肢体语言,就靠面部表情制胜。曾老师打动我的是他调动了全部的表情,人物的喜怒哀乐演来出神入化,让观众同喜同悲。”
  陈越刚说自己:入戏了。有时候按快门的手不由自主,啪哒啪哒一路拍了过去。
  “捉虱”一场戏,说的是剧中的侄子不学好,万贯家财挥霍殆尽,以至于流落街头乞讨为生。那日无事,站在街边晒太阳捉虱子。曾宝玉把这场戏演得活灵活现:先是捉到个虱子,凑近了细细打量;继而拿开,一脸厌恶;最后对自己处境深感绝望,狠狠地将虱子一甩。一套动作一气呵成,把一个落魄公子又不甘心堕落的心态演绎得惟妙惟肖。
  陈越刚这一瞬间被深深打动,快门不由自主又按了下去:捉虱,看虱,厌虱,甩虱,也是一气呵成。
  这个场景不只他一个人拍,各种长枪短炮同时操弄,各有各的角度,或仰视或平视,站后面的只好俯视,噼里啪啦响成一片。
  陈越刚的幸运在于他在前排蹲着,往上仰视过去,只见曾宝玉一只眼睁着,一只眼半眯,两只眼睛都有高光,且各不相同。一种叫“憎恨”的情感灵光乍现。
  陈越刚给这张片子取名《憎恨》。
  经评委们的郑重评议,《憎恨》得了一等奖。
  这个经历为陈越刚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他由此喜欢上了京剧,有时间就多上上戏院,用心揣摩,多补补课。
  拍摄舞台剧照也成了他新的爱好,希望有机会能多拍一些,跟同道们多些切磋,技艺上能有长进,将京剧艺术的精华展示给更多观众。
  有时间他也愿意画几笔油画,各艺术门类都有共通之处,触类旁通说的就是这层意思。剧照要拍好了,需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竞技武术发展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分析可知:竞技武术套路随着其艺术难美化进程的加剧,“打练结合”已经成为历史,而淡化技击特点和文化特色绝非其发展的长久之计,“高、難、美、新、真”的提法也无以贴切反映其技术发展。技击特点是其最主要的技术特点,形神兼备是其最主要的文化特色,难美表现是其最主要的竞技特征,三者如何协调起来是其发展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竞技武术套路;发展;评述;
2014年初夏,北京京剧院举办了优秀青年演员对抗赛——两支战队强强对话、24张青春靓丽的面孔、24场精彩绝伦的演出、20天的密集演出时间,这一切已然让喜欢京剧的朋友大呼过瘾。那么参加此次“对抗赛”的青年演员又有怎样的体会呢?我们不妨听听马到成功队的谭正岩是怎么说的吧。  记者:这次的“对抗赛”和以往有何不同?  谭正岩:这次的比赛跟以前确实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是一人拿出一出戏参加比赛,各自为战。比如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约束,来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一般病情都比较严重,且没有经济能力去大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因此,基层医院会接收大量的患有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人
上海人对动手能力强的人多有赞誉,称之为“多面手”,语近戏谑的则是“三脚猫”,而对博闻强记、视野开阔的人也有比喻:“万宝全书缺只角”.在获取常识主要靠百度、获取信息主
期刊
大部分人吃药时关注的是药物的用法、用量.殊不知,服药的水温也很有讲究.服药不宜用热水(一般指60℃及以上),因为有些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下面让我
期刊
近期,有两位科学家分析了250万颗星星的光信号,并从234颗星星上探测到了奇怪的频闪信号.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地外智慧生命发来的信号.这究竟是真是假,霍金又会有何表态?rn加拿大
期刊
目的:观察妈富隆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早孕人流不全的疗效。方法:以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早孕人流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