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b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程除了肩负着美育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美术课就是通过美术教学有机渗透德育,做到“要学画先学做人,要做人先学立德”。从美术的学科特点、课堂教学、课型等方面,有机渗透德育,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式的德育氛围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让德育潜移默化地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美术教育具有辅“德”益“智”的作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美术教师在进行美育工作中,应当有机地与德育结合起来。德育工作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滋润孩子心田的细致工作,而美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手段,既要使他們树立正确的完美观念,又要在各种活动中引导他们,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我们努力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同时,利用课堂教学与教材,选择合适的时机穿插德育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一、挖掘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因素
  现行的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实质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些因素或明显或含蓄,需要我们教师牢固树立德育意识,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在教学生学画的同时,除了引导他们识别色彩的冷暖倾向,用合适的冷暖色表现主题,还要联系实际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关注课堂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是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见缝插针、联系实际渗透德育,不但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受到教育,让德育之苗遍地开花,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1、紧抓课堂常规,进行品德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制定一系列课堂常规,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师生问好,坐站姿势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又如工艺美术课中,对制作后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培养学生爱班级、讲卫生的意识等等。
  2、营造课堂氛围,增强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时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美术是无声的语言,如何让它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成为师生相互关爱的纽带,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3、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德育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在游戏教学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游戏化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在集体创作中,顺其自然地渗透德育。
  集体创作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会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之中,儿童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性会得到激发。当作品完成之后,他们会因创作的成功而增加集体的荣誉感。而且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立、合作态度的培养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在实践活动中,生动具体地渗透德育。
  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居多,90后家长把他们放在温室中让他们成长,不管家庭经济怎么样,给孩子最好的这就是他们认为对孩子的爱,殊不知,那平常的一句“孩子,这个你拿不动的让我来。这个很脏不要碰……”这样不但把孩子的独立能力扼杀在摇篮里了,而且对孩子以后的性格形成和发展也有很大的限制,所以对孩子从小进行劳动教育是必须的。教育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或者多做动手游戏,并使孩子明白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三、以亲切的态度了解学生,渗透德育
  谈起现在的学生,老师们都有一个感受:太有个性,越来越难教了,以前的学生多听话多乖巧啊……其实我们也都明白,个性独特正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正常产物和需要,个性化的孩子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多元化.那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这些个性鲜明的学生学习呢?我发现,一些不经意的亲切关心的小动作,可以放松学生对老师的反叛心理,并悄悄地拉近师生的关系,有助于他们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
  四、课后设计中的德育教育
  新教材中的设计·应用课,内容都是中华民族有代表性的工艺制作,是民间艺术的主要传播途径,也是进行学科德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设计课包含丰富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强、接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等特点,从而决定了设计课的重要地位。《中国结》是设计课中比较典型的一课。在我国申奥成功之际就选择了以申奥为主题的《中国结》课,得到了孩子们积极地响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所以一节好题材的美术课同时也是一节好的德育教育课。使学生学会制作中国结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通过亲手制作中国结更加喜爱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为祖国的民间艺术而骄傲和自豪。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如教育行家所说:“教无定法,贵在实效”。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德育因素,捕捉最佳的“潜入”时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课型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教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领略美术教学独特的道德美。真正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让德育之花愈开愈美丽!
  作者简介:
  吴飞腾,广东省五华县油田中学。
其他文献
仿真要素包括舰船和海天背景的红外辐射、大气衰减以及红外成像探测器的噪声影响。对目标背景的红外辐射仿真,可以通过构建几何模型、红外模型和数值模型这三个模型来实现;而
摘要:基层文化建设一直是国家进行素质提升的重点工作,国家在开展这项文化活动时采用了文化广播工作进行基层文化素养的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呈现普遍较低的现状,因此加强基层文化广播工作尤为重要。进行基层文化广播不仅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同时还能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国民的素质,为我国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很大的贡献。本文讨论了现阶段基层文化广播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强基层文化广播工作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
描述了利用MultigenCreator和Vega进行红外视景仿真的方法,包括三维模型的建立、地形场景的生成,给出了仿真的基本流程;介绍了Vega的红外模块SensorVision和SensorWorks,并给
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文章通过对美国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分析与研究,总结美国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尝试对中国的工程管理
摘要:高中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美术教学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审美素养,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当代培养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论述了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的概念提出以来,城市规划师与建筑设计师对大量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却忽视了旧城更新与改造过程当中的建筑废弃物的因素。我国城市建筑废弃
文章介绍了乳化炸药生产线的监控实现,阐述如何利用组态王软件设计乳化炸药生产线的上位机监控系统.根据乳化炸药连续化生产工艺及设备的特点,设计了工艺流程监视子系统,实时数据
本文分析了当代美学思潮的多元化及几个主要倾向,立足于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社会与文化环境,评价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建筑理论与创作的整体表象.在历史大关系的背景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