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哺乳期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sw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的很难吗?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周围有那么多的妈妈做不到?如果真是难,为什么上一辈的母亲几乎都能做到?
  有人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连宝宝的喂养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颠覆了自然传统。真的是观念问题吗?即使是,接二连三的问题奶粉也已经粉碎了它。可是,母乳喂养为什么仍然是:难?
  12公里,在海陆空交通都无比发达的今天,实在算不得距离。但是对于小苗来说,它却像王母娘娘的银簪划出的那道银河,任她绞尽脑汁,也不知如何跨越。
  从家到公司,小苗先要步行十几分钟,然后乘坐公交车,中间倒换两次车,下车后再步行10分钟,到达单位。12公里的路程,在这个二线城市的上班高峰期,需要花费近两个小时。如果再遇上堵车,那就难以计算了。原本,小苗没觉得什么,但是自从有了孩子,困难接踵而来了。
  1小苗休完产假上班时,孩子还不满3个月,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她每天可以有两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考虑到离家较远,小苗计划,两次哺乳时间合并到一起——上午早走半小时,下午晚到半小时,再加上午休的两个小时,单趟再打个车,时间应该来得及。
  可是没想到,上班第一天就出了岔子。那天,小苗像往常一样六点多出发去公司,到十点的时候,她不可控制地溢乳了。穿着湿嗒嗒的内衣,小苗尴尬而不适。幸好,外衣够宽松,看不出什么来。好不容易熬到十一点半,小苗拔腿就走,急急忙忙打了辆车往家赶。回到家儿子正睡着,小家伙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吃了一次奶粉——其实他早就饿了,但因为不是妈妈的味道,一直不肯吃,直到饿极了。小苗手脚麻利地换了衣服,迅速扒拉了两口饭,恰巧儿子也醒了,就抱起小家伙喂了会儿奶,然后就匆匆地赶公交车去了。
  到公司时间刚刚好,只是这么奔波了一中午,乏得很,一下午昏昏沉沉的什么也没做成,反而到四点钟的时候,溢乳再一次浸湿了衣服。下午五点下班,小苗赶回家的时候,已经7点多了。去洗衣服的时候,小苗终于理解了什么叫“背奶妈妈”。
  根据老同事的指点,小苗去买了吸奶器。虽然不能随时喂儿子,但也不能让儿子的“口粮”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啊。头一天晚上,小苗准备好奶水放到冰箱里,以备儿子第二天上午吃;上午,小苗偷偷地躲到洗手间吸奶,中午带回去让儿子下午吃。谁想中午回到家一拿出来,婆婆就不乐意了:“这么大热的天,放了那么久,还能吃吗?”小苗想想也是,就委委屈屈地放弃了,可是她能怎么办呢?难不成天天提着个冰箱上下班?
  2婆婆对小苗照顾得很细致,不仅月子里汤汤水水不断,就是出了月子,也是雷打不动地每天两顿汤。当然,都是催乳的汤。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小苗的奶水很充足,前几个月儿子几乎没有喝过奶粉。有时候,她会对吃得高兴的儿子说:“你看,你的饭都是安全生产的!”
  可是,这样的好光景在小苗上班半个多月后改变了。
  她逐渐地发现,奶水越来越少了,甚至都不够儿子吃了。她仔细地分析了自己的饮食,一项项地“百度”,没有一种不当的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再一次向老同事取经,原来,是工作的缘故。小苗在一家广告创意公司从事广告设计,虽然不属于强体力劳动,但是每天都殚精竭虑。奶水是精血化生的,精血都在工作中消耗了,哪里还能有充足奶水呢?
  奶水不够吃,原本细致体贴的婆婆也不高兴了,时不时地提起自己当年新妈上岗是如何如何的,言下之意是儿媳不中用,连自己的儿子都喂不饱,白瞎了她精心做的那些汤水了。
  小苗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委屈得很,工作压力已经够大了,中午来回奔波更加吃不消,晚上还要照顾儿子,简直累到崩溃了,怎么就不能得到点理解和安慰,反倒落得一身不是?
  有时候,小苗禁不住想,这样下去实在不是办法,不如放弃工作或者放弃母乳喂养?问题是,两者真就不能平衡吗?
  3想当年刚毕业那会儿,找工作那叫一个难,一连面试了5家公司都未能过关,她忍不住都要怀疑自己的实力了。直到有个学姐提醒她,她才豁然开朗。
  那时候,几乎每次面试人家都要问她有没有男朋友,她实话实说:“我们准备后年结婚。”那不就是刚成为熟练工就要休婚假、休产假、经历哺乳期吗?用人单位明里不敢说,私下里也就把她淘汰了。
  明白了这个“潜规则”,再面试的时候,她多了个心眼,人家再问及婚恋问题,她斩钉截铁地说没有,信誓旦旦地保证三五年内不考虑,要以工作为重,就差说自己是独身主义者了。为此,她结婚也是低调进行的,婚礼没请一个同事朋友,之后还“隐婚”了三四年,直到年逾三十准备要孩子,才公开了婚讯。
  想想这些委屈,小苗觉得,工作真是来之不易,她甚至觉得,生孩子这事若不能实现男女平等,找工作这事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职务升迁就更不可能了。
  果真是这样吗?
  “背奶”上班的尴尬
  尴尬一:1小时哺乳假难执行。过去的企事业单位多有自己的宿舍,且设有哺乳室、托儿所等,女职工可以在上班过程中就近回家或在哺乳室喂养宝宝。如今家庭和单位的距离较远,且城市交通拥堵,光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不止1小时。
  尴尬二:吸奶难。大多数单位没有哺乳室,诸多妈妈在单位吸奶只能去卫生间,不仅环境不好,而且人来人往。同时,因为单位没有冰箱等冷藏设备,乳汁的保存也是一大难题。
  尴尬三:工作、哺乳难两全。现代人职场压力普遍较大,疲劳严重影响乳汁分泌。
  拿什么来保障
  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女职工在哺乳期内,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女职工比较多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自办或者联办的形式,逐步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等设施,并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照料婴儿方面的困难。
  《山东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办法》中规定:“上班确有困难且工作允许,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休半年以内哺乳假。休假期间,其工资不低于基本工资的80%。”
  不难看出,从国家到地方,法律中有一些保障哺乳期的规定,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实践和法律之间难免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即使所有用人单位都能保障哺乳时间,但是若遇上小苗这种情况,路上来回要三四个小时,1个小时的哺乳时间也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压力,大多数妈妈也没有勇气再休半年哺乳假。
  另一方面,我国对于母乳喂养的支持性制度非常缺乏,这不仅导致员工返岗后不得不放弃母乳喂养,而且“纵容”了就业性别歧视。试想,在可用男职工的情况下,谁会用既要休产假又要“休”哺乳期的女职工呢?法律上可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女职工的比例啊。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因为行业不同、职位不同,法律不可能一概而论地规定用人单位的职工性别比例。但是,法律、制度却可以在其他方面给予女职工更多的支持。比如,给与女职工多的单位资金支持,用以建设哺乳室、哺乳设施等;再比如,给有休产假、哺乳期女职工的单位适当减税,等等。这样一来,单位利益不会因为女职工产假、哺乳期而有所影响,自然会更加重视保障女职工权益。
  同时,有条件的单位应当积极建立健全哺乳室,条件欠缺的单位也应采用和周围单位联办等方式设立哺乳室。现在世界知名企业一般都设有哺乳室或母婴室。设立一间哺乳室的成本并不高,一块婴儿板、两把椅子、一台冰箱,三四平方米即可。也没有多高的维护成本。但它却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是一种贴心的关怀与温暖,是高性价比的员工关怀投入。
  单位如果实在没有哺乳间,应考虑向妈妈们开放会议室、闲置办公室等,并在门外贴上“请勿打扰”的字条。因为这不仅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人文关怀,也意味着给年轻妈妈尊严。
其他文献
“凶妈妈”可能是“生病”造成的哦。研究发现,很多“凶妈妈” 身体里影响情绪的基因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基因让母亲对大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不论个别家庭状况如何,在社会整体经济状况差的时候,她们都特别容易情绪发作。 (据《联合早报》)
期刊
朋友A:“你看见她新男友没?”  朋友B:“看见了,上周日我们一起吃饭来着。”  朋友A:“我看照片长相一般,真人咋样?”  朋友B:“还行,挺上相的。”
期刊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多出一个兄弟或一个姐妹,那么他(她)成年后离婚的可能性就会下降2%。  拥有更多的兄弟姐妹意味着与他人相处的经验更加丰富,这会为人们成年后经营婚姻提供更多的帮助。  (据《参考消息》)
期刊
一养鸡场的种公鸡有些老了,场主决定买一只新公鸡配种。年轻的公鸡买来了,趾高气扬地与老种鸡见了面。  老公鸡说:“我知道你瞧不起我。记着,谁都有年轻的时候。今天咱俩来个赛跑怎么样?如果你赢了,看见没有?”老公鸡指指院子里的小母鸡们,“全是你的了。”  小公鸡胸有成竹,问:“怎么跑?”  老公鸡说:“围房子跑20圈,谁先跑完谁赢。”开跑后仅两三圈,小公鸡就已领先了半圈,至第八圈,小公鸡仅差两米就超老公
期刊
有次下班回家跟老公说在公交车上丢了钱,没心情做饭了。  老公说:“没事没事,我做,你去打会儿游戏就会开心了。”吃了饭,老公自觉地把碗也洗了。  我说:“唉,心里难过,衣服也不想洗。”  他说:“别想了,我洗。”  到睡觉时,他实在忍不住了,问我:“媳妇,你丢了多少钱啊?”  我说:“我不敢说。”  老公拉拉我的手,安慰说:“没事,老公不怪你。”  我委屈地说:“掉了一个钢 儿……”
期刊
过年去老丈人家。老婆姊妹四个,她最小,三个姐夫都在。  赶上包饺子,老丈人问我会包饺子吗,我当然要说会了。  老丈人笑了笑说:“正好我们四个打麻将,你去帮她们包饺子吧。”
期刊
某日在婆婆家,饭后大伙儿吃橘子,儿媳不小心掉了一瓣在地上,公公婆婆同声说:“没事,洗洗能吃。”  儿媳二话没说捡起来,用水冲了冲,塞进了丈夫的嘴里。
期刊
服务生问我:“先生,请问您怕鬼吗?”我有些愕然,但还是老实地答道:“有点怕。”  服务生又问:“请问您怕的是西方的鬼还是东方的鬼?”  我有些生气地反问:“你们酒店问这个干吗?”  服务生略带歉意地回答:“因为我们今天只剩下4楼和13楼有房间了。”
期刊
在这个小天地里,你的每一个问题,小编都会认真地回复。你的快乐、悲伤、困惑,都可以告诉我,小编会在这里一直等待每一位读者朋友的心声流露。  小编:昕雨百合  小编邮箱:zhouxuan6018626@vip.sina.com  婚姻&法律问题交流:108833624  知心读者群:71588921  清晨5点,天蒙蒙亮。许桂香眺望着刚刚升起的太阳,满怀激动,这条路她已经走了8年。  今年36岁的许桂
期刊
母亲总鼓励我穿红戴绿。她曾饶有兴味地指着一件让我看看都觉得很不好意思的衣服鼓动我说: “买下来吧!你穿上准好看!”她的声音那么大,手指坚定不移地指向那件衣服。一时间,我觉得整个商场的人都把惊讶的目光投向我们。我怀着比在大庭广众之下穿上了那件极不适合我的艳服还要羞辱的心,拖着母亲快速离开,然后有些气恼地对她说:“我都多大了!那么艳的衣服,我怎么能穿得出去?”可是母亲却不以为然。她高声教训我道:“今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