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学经典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传统文化,了解其精髓所在,是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本文针对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国学经典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缺失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如何使国学经典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国学经典 国学教育
  【基金项目】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15109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3-01
  近几年来,因为我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复兴需求,对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更高要求,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大业来说,高中语文教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高中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该阶段学生自身修养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对其终身都会造成影响。而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学文化传承的最重要学科,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的传承,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爱国情怀的养成。接下来,本文就以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为主要目的,对其教学中国学经典文化的渗透进行详细分析。
  一、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在教育部所新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之中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任务量进行了增加,从而见得国家已经开始对高中阶段的国学教育质量予以了更大的重视,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国学的篇章都是经典之作,但是由于文言文的用词较为晦涩,与现代汉语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因此很多教师与学生都视国学为一块难啃的骨头,而如何将国学经典文化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成为了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1]。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高中生高考在即将,将要面临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因此应全身心的投入到各学科的文化知识复习中去,而语文教师也受到了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从而在面对升学压力之时对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国学经典教学进行了选择性的忽视,因此,在现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只对学生对于考试范围内知识的掌握予以重视,此外,甚至还有部分教师自身对于国学经典文化亦不太熟悉,从而导致其对于相关部分的教学之流连于表面,只通过朗诵课文并对其进行字面上的翻译来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层意蕴。
  然而,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的任务不只在于对文化知识进行讲解,而更在于对高中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正确引导,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融入国学经典文化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以陶冶,使其理解并接受先贤之人生理念,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二、浅析国学经典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缺失的原因
  首先,相关方面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进度的安排导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留给国学经典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都非常少,虽然在名义上而言教学的进度安排依靠教师个人,但是实际上教师不仅承受着教学大纲进度所带来的约束,还承受着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而不能将过多的时间花费于国学教育之上。而来自教学进度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很多有益的停顿与思考带来了影响,致使即便教师于百忙之中带领学生对一篇国学经典之作进行赏析,也会由于时间关系而不对其精髓进行深刻的感悟。
  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对国学经典的理解程度不够,达不到执教的要求,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对于国学经典文化没有形成完整而深入的认识和感知,使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形式只停留于在背诵、理解大意与默写原文上,使学生对于其中的人文精神不得领悟。
  最后,高中的语文教学中缺乏对国学经典文化进行教育的激情,相当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认为只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基本知识即可,而很少对书本以外的内容进行扩展,这些语文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视为衡量教学成果的标准,而对于学生的国学修养以及对于学生的整体人格塑造高度,其通常报之以置身事外事不关己的态度。
  三、如何使国学经典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一)将国学经典内容与书本内容进行有效连接
  虽然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本中与国学经典有关的内容较少,但是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外连接的教学方式将国学经典的内容进行补充,从而使学生的国学修养在课外内容与课本内容有效衔接的同时得以有效的提高。比如,在对《鱼我所欲也》一文进行教学时,可以推荐学生对孟子的其他经典名篇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对孟子的思想进行总结和讲解,使学生对先对孟子思想进行简单的了解和掌握,使其在课后对孟子其他文章进行阅读时的兴趣得以提高[2]。在对古时词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也可以突破课本所选择内容的束缚,将该作者的同类型名篇或者其他名篇适当的加入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可以对照学习。比如,在对《夜雨寄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诗人李商隐于情诗方面的成就和所达到的高度,并将其与同时代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使学生对于诗人以及其作品得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书本内容教学,更不应该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而应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了解,从根本上理解整个作品的深层涵义以及创作历程。
  (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现代教学方式得以提升
  高中生通常认为学习国学经典难度比较高,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文章的语句比较生涩,难以理解,不像白话文一样通俗易懂,所以学生对其越生畏就越疏离,这不仅使学生的国学造诣得不到有效提高,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对其他内容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针对性引导,克服其畏惧心理,然后再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设施和技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外之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观看电影《赵氏孤儿》等精彩影视作品,对古代历史和君臣为人以及孝悌忠信礼仪廉等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在学生兴致高昂的情况下对《史记》等进行教学,以电影中故事进行讲解,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使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以良好的渗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程,需要我们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进行精心且全面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因此,将国学经典文化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不仅是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所需要进行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文玲.渗透传统文化完善语文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1):29-30.
  [2]张笛.传统文化与当代语文教学的整合关系[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9(12):23-24.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越发完善,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于居住环境以及生活环境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林业造林的多种方法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增加森林覆盖
一、形态特征 中华杜英(Elaeocarpaceae chinensis),又名华杜英、桃楹、羊屎乌,杜英科杜英属常绿小乔木或乔木。高3~15米,叶薄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
【摘要】足球运动是一项冲击大及高对抗的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在高校的实际足球教学中,由于足球教学自身具有的特殊的运动性质,并且受到学生的自身因素的影响,足球教学中始终埋藏着危及安全的不利因素。本文从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对危及足球教学安全的因素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避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维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促进高校的足球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 足球教学 安全因素 策略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信教人数不断上升,信教群体结构发生变化,信仰日益多元化,宗教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创新宗教管理制度,提高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已经成为宗教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宗教管理 现状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D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35-02  引言 
本文先从公平性原则与可持续原则方面,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进行总结,然后在资源可持续化、科学技术等相关基础上,对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进行详细阐述,以供参
【摘要】文章针对体验式教学引入中学德育教育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體验式教学 中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3-01  中学教育当中,德育教育获得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对学生的日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实施体验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和理性的观点来面对周边的人和事,减少不利
当前,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度越来越高,希望缩短和大自然的距离,受这一心理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城市小区的绿化。而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区域及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