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a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土地流转已在湖北省农村悄然兴起,实现了部分土地的规模经营,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通过对湖北省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湖北省土地流转程序仍不够规范;流转机制不够健全;农民权益未得到充分保护且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突出;土地流转“非粮化”倾向明显。但也发现湖北省土地流转总体呈积极的发展态势:土地流转参与率明显提高,流转年限增长;土地流转组织化、市场化、合同化程度有所上升。
  关键词:湖北;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现状
  湖北农村土地流转始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农民大量外出打工而出现。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湖北省农地流转的规模开始扩大、速度加快。2007-2011 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由114.1 万亩扩大到665.8 万亩, 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比重由2.64%上升到14.76%,农地流转已初具规模。
  一、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在对已有关于湖北省土地流转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為进一步了解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最新状况、所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本课题组于2014-2016 年对湖北省武汉、襄樊、宜昌、枝江等4 市10 镇38 个行政村展开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力图把握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最新发展态势,以为政府制定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调查显示,当前湖北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有如下几种:
  一是转包。即承包方将自己承包土地的全部或部分营权以一定条件转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农户,转包收益由双方共同协商,以实物或现金形式收取,转包方与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变。
  二是租赁。承包人自愿将土地的全部或部分使用权以契约的方式转租给第三者(即受让方,多是具有经营能力的种植大户或经济实力较强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同)。租赁期内,承包人继续履行原承包合同所规定的义务,第三者分期或一次性支付给承包者一定的租金。
  二、影响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一)积极因素
  1.推动土地流转的政策因素
  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农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政策基础。早在1984 年中共中央1 号文件就明确提出了鼓励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集中、对转出土地使用权的农户应当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的政策;1988 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国家就初步认可了土地使用权有尝转让的合法性;1993 年的中央国务院11 号文件更加明确了承包期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在农民自愿基础上依法有偿流转;尤其是2008 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再次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是党中央首次对农村土地流转所作出的最全面、最具体、最鲜明的政策性表述,它充分表明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三、湖北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调查现状
  (一)湖北省农户土地流转参与率提高
  本轮调研显示,446 名农户中有284 人参与过土地流转,参与率为63.7%,6.2%的农户愿意转入土地。而杨佳、柏振忠等2009 年对武汉市、襄樊市10 个县(市、区)410 位农户的调研显示,农民土地流转的实际参与率为22.8%。与上轮调研相比,农户土地流转参与率提高40.9%,且流转土地呈现出向专业大户、企业、专业合作社集中的倾向。
  (二)湖北省土地流转组织化程度提高
  本轮调研显示,62.2%的农户是在村委会的组织引导下参与土地流转,23.4%的农户则是完全自发地参与土地流转。而夏庆利、王凡等2010 年对湖北枣阳的调查显示,农户之间自发流转是主流,根据湖北省枣阳市农委,枣阳市人民政府网2010 年8 月中旬调查统计,农户间自发流转占枣阳市耕地流转总面积的75%以上,集体统一流转面积不到25%。
  四、推动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了广阔空间。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丁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稳妥地推进。加深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坚持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一)要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规政策
  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流转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要把土地流转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坚决制止有悖于法律、法规和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的流转行为。农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要让他们看到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尤其可以不断提高收入水平.用实实在在的实际利益,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这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
  (二)倡导政府整体租赁的土地流转新模式,加快土地流转进程
  湖北省农业人口占了全省人口的2/3,部分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思想相对比较保守,土地对于他们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相当部分农民不愿轻易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故此,可以大力推行政府整体租赁模式,也就是由政府出面把整村的土地整体租赁下来,然后再转包给规模经营者(农业经济组织或承包大户)。这样由政府作后盾进行土地流转,一方面,免去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解决了土地流转过程中个别不愿出租而影响大局的钉子户问题,提高了土地流转的效率,推进了大规模(整个村)土地流转进程。
  (三)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应作为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主要方向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将农业规模化经营所需要的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四大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能明晰多个利益主体的投入、产出利益关系,特别有利于以土地股权形式保障长期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权益。因此,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比家庭农场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营更容易解除农地流转双方忧虑,推动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湖北省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尚处于萌发阶段,如通过适度的制度引导和诱致性制度变迁来推动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将既能调动在家从事种植业农民的积极性,也能尊重外出农民工的土地权益,故应当作为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主要方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应当成为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的先行区,也应当成为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规模经营的试验区。
  参考文献
  [1]河北省2010年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8
  [2]邢姝嫒.当前农地流转中的制约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04(12).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16G246)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促使各行各业得到广阔发展,尤其是林业生产建设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效。在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林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对林业生产建设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文章主要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内容入手,深入分析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為更多业界人士提供有效建议,促使林业生产建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传播渠道和人们收听习惯的改变,需要对声音产品有新的理解,需要有对声音观念的创新认识。挖掘语言魅力,以声传情;捕捉现场音响,让声音更立体化;广播声音元素有机运用,营造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声音;广播;运用  在媒体融合的今天,广播作为一种以“声音”为传播介质的媒介,必须把“声音”发挥到极致,关注其最本真、最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广播声音在互联网平台的延伸和拓展,声音产品化成为传统广播探索融
期刊
摘要:本文以以往学者的研究为基础,针对目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实现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  成都和重庆传统制造业基础扎实,同时,两地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在政策上享有较大的便利。两地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发展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短板,充分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为成
期刊
摘要: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期,而保险行业的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市场的平均水平,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保险行业必须对现状问题进行改进,并实施有效策略来开展更加优质的保险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保险行业市场的现存问题,随后探究了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开展保险工作的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保险工作;策略  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
期刊
摘要:股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权利,既有财产权属性又有身份权属性,股权身份权的行使实质为财产权实现的手段,加之“出资额”为“股权”的基础,而出资额为夫妻共同财产可以看出股权的财产性属性突出,而财产权适用共有制度障碍较小,并且从实际考虑,肯定夫妻股权共有有利于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维护社会安定。  关键词:夫妻股权;共有;事务代表  一、股权的共有性认可及解释  股权不是传统的民事权利,是随着商业发展与公
期刊
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木容器育苗技术是我国目前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较常应用一种树种育苗技术,对我国苗木培育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育苗场地,育苗容器,营养基质,催苗育苗,苗木移栽五个方面探究该项育苗技术,希望能够为其相关人员具体作业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一、育苗场地选择  在具体进行林木容器育苗作业时,相关人员首先需要科学选择育苗场地,日光
期刊
摘要:河南种茶历史悠久,茶叶产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本文总结河南省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对提高河南省茶叶出口竞争力提出相应对策,最终实现河南茶叶产业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茶叶出口;河南省;出口竞争力  一、河南省茶叶出口优势与机遇  1.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河南省内铁路网四通八达、纵横交错,陇海、京广、京九、焦柳、等9条铁路干线都汇集于河南,使河南成为带动中原地区茶产业市场
期刊
摘要:为了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更完整更有依据,应该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步骤过程,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对档案资料进行管理,为以后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参考。但是,目前的事业单位在整理档案资料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将会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本文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探究,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
期刊
目的:探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明确术后精神障碍的高危人群,以及时有针对性的处理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提供理论指导,达到减少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减轻社会负担的目的。
  方法:通过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骨科收治的12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手术分布情况及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手术时间、术后输血、电解质紊乱情况、睡眠障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问题不断凸显,而公民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薄弱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培养公民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路径,以实现促进人自身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满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人文素质  一、公民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要适应科学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就要不断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