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专项计划”名额的分配与获得——基于省、县、校、生四级视角的实证研究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ce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某顶尖"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专项计划"名额分配机制的分析发现:在省级层面具有"倾斜性",经济与教育更加落后的省份获得了更多名额;政策在县级层面具有"选拔性",经济与教育发展更好的贫困县获得了更多名额;在中学层面具有一定的"均衡性",名额在县内高中间的分布并未过于集中;在学生层面具有"补偿性",几乎所有被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均低于统招分数线,且农村学生和贫困生占比远高于其他招生类型."国家专项计划"有利于公平且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但名额较少限制了其对弱势群体的辐射力度.
其他文献
作为身份认同的重要内容,国家认同是社会凝聚力的关键体现,并且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和现实条件下持续变迁.近年来,新媒体以其信息多向互动、影音图文高度融合等特性,确立了与传统媒体不同的认同构建模式.媒介技术手段对国家认同的影响越来越呈现出典型的数字时代结构形态,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显现出复杂态势.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运用探索性因子、验证性因子、多元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人的国家认同整体水平,特别探讨了新媒体使用与其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裕固族人的新媒体使用对其国家认同水
分析影响硕士生读博意愿的深层次原因发现,成功读博期望值直接影响硕士生的读博意愿;读博相对成本与相对收益共同反映了读博效价,既直接影响读博意愿,也调节成功读博期望值与读博意愿的关系;自我认知、重要环境、重要他人三因素构成读博内外情境,既以影响读博效价间接作用于读博意愿,也调节成功读博期望值与读博意愿的关系.基于硕士生读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应从重视硕士生学业生涯指导、完善博士生招录机制、减轻学生对读博成本的担忧三方面完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