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使君子人格的概念内化于学生的血液中,永不止息地做君子人格的修炼。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学生全面发展之路,力求做到: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
  【关键词】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君子人格;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入题之前的话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了在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作为一个从事三十多年乡村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有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又显得包罗万象,很难抓住其实质。我想,就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入手。
  二、什么是君子人格
  这里所说的君子,是指儒家学说中的君子,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化标识,做一个君子,也就是做一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君子人格指的就是如下品格:利人、利他、利天下的责任感;积极传播发扬仁义大德;给予成就他人尽善尽美的品格;团结而不勾结的手段;有坦荡的胸怀,等等。
  三、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许许多多的青壮年男女到发达城市打工,导致家庭对少年儿童教育的缺位和乡村传统文化对少年儿童传承的缺失,使得少年儿童性格脆弱,不守规矩,金钱至上,以自我为中心,上课听MP3,玩手机游戏,任意打瞌睡,和老师顶嘴,不做作业,随意逃学,打架斗殴,不接受批评教育,逃避困难,不珍惜粮食、乱倒饭菜,不讲礼貌,不考虑他人感受,等等,这些现象在我所教的班级屡屡发生。我也曾经反思,是不是因为我和他们的代沟太大了呢?是不是时代变了,教育的对象变了,而我还未变呢?想想我的少年时代 ,一味接受的是长辈们的“庄稼人不会农活还像个农村人”“吃得苦中苦,能做人上人”“打鱼捞虾,饿死一家”“犯法的事甭做、闹人的药甭吃”“家有千贯,不能跷脚吃饭”“要把碗底的饭吃得干干净净”“笑脏不笑破”“见人有事,不能袖手旁观”等这些乡土做人的反复教育,而对姑娘们的教育那更是苛刻,讲究笑不露齿、穿着干净得体,不露肌肤,能熟练掌握挑花绣朵织毛衣等针线活路,正是在这种乡土文化的氛围中使我有着强健的体魄,健康而又纯朴的审美观、勤俭节约的性格,讲究替他人着想、同情弱小……
  而短短几十年,在我们的村庄,几乎已经看不见土打垒盖草或瓦的住房,看不见灰尘弥漫的乡村土路,看不见篱笆围着的菜园子,也看不到农耕时代的工具,抑或是摆寨的习俗,更不要说农民最忠实的伙伴——耕牛了。放眼望去,是一幢幢或高或低的鋼筋混凝土楼房,水泥路几乎通到家家户户的门前,人们不再吃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苦,有的人家距离村庄的水井不过三五十米,吵嚷着要安自来水,去年村委也就联系上级引来了自来水,需要的人家都安上了。
  人们享受着幸福快乐,却极端缺乏吃苦精神,酸、甜、苦、辣、咸的人生五味中的苦味已经被剔除,要知道,苦可是个好词啊,既能锻炼人的体魄,又能磨炼人的意志,词语中有吃苦耐劳、苦中有乐、苦口良药、苦口婆心、先苦后甜、良药苦口利于病等等。似乎短短几十年也能打造出沧海桑田,老年的仿佛有隔世之感,小年轻们除开网上种菜、玩游戏升级、打麻将外,穿着越来越露的奇装异服开车骑摩托兜风,谁要提起耕种时代的事,他们马上就会打岔,都什么时代了……由此,我想到了必须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传承咱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古老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如何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
  首先是利用语文课文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就拿部编语文教材来说,写家庭亲情的课文就有《秋天的怀念》《散步》《咏雪》《木兰诗》《阿长与山海经》《台阶》《回忆我的母亲》《背影》等,当中便囊括了母爱、父爱的温情,有孝文化的传递,有利人、利他、利天下的情怀;写人物的有《再塑生命的人》《窃读记》《纪念 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断》《老王》《驿路梨花》《愚公移山》《陈太丘与友期行》《寓言四则》等,这些文章几乎就囊括了“积极传播发扬仁义大德”“给予成就他人尽善尽美的品格”“团结而不勾结”“坦荡的胸怀”“讲究礼仪”“不刻板、会变通”“有羞耻感”等君子人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课本这一资源,达到既教书又育人,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其次,利用班会课,结合时事,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比如,目前有一则网络消息报道:担忧“道德下滑”的国人占到总人口的43%,我就利用这个事实,给学生讲所谓道德下滑,就是人格的变异或缺陷,就是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背道而驰的行为,孝,即孝敬父母;悌,就是敬爱哥哥或比自己年长的人;忠,不仅是忠君,而且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信,就是讲诚信、讲信用;礼,就是讲礼仪;义,讲正义;廉是廉洁的意思;耻就是羞愧。这八德,就是人的立身之本,遵守八德,道德就不会滑坡。
  总之,我们要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使君子人格的概念内化于学生的血液中,永不止息地做君子人格的修炼。不论处在什么境遇下,君子的人格不会因为外物,贬损分毫。培养更多的君子,也是当代学校教育应当致力追求的。
  作者简介:徐仁瑞,1966年生,大专,贵州赫章人,中学一级教师,潜心于初中语文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与地方志的研究。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国学经典学习的现状,然后从国学经典的学习目的要明确、学习方法要灵活多变、学习功效突出国学素养、学习评价不能单一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国学经典;现状;打开方式;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国学经典学习的现状  近年来兴起了国学热,全国上下到处举行国学大赛,培养国学素
【摘要】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轻松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是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的一种外部条件,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的大脑会变得非常敏捷,更快地接受新知识。  【关键词】轻松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创造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定义  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指学生在课堂上心情愉快,把自己融入教师的课堂上,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达到
【摘要】从接触语文这门学科开始,就开始了知识积累的漫漫长路。这一路有困难也有收获,语文的学习已经融入了生活,语文的学习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语文从不曾离开人们的视野,知识学习、文化的传承以及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语文学习。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有很多的收获,因此我要为语文插上梦想的翅膀,然后展翅高飞。  【关键词】语文;梦想;翅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语文有重要的作用,语文
【摘要】笔者认为低段的语文拓展课程可以借助绘本来开展。围绕核心素养,精选绘本材料,选择适合低段孩子阅读的绘本;借助绘本学习,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孩子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的空间,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意表达,全面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绘本;绘本教学;拓展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发布,核心素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鍵词,我们的教学也应当以发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新课改以来一线教师已经开始特别关注朗读的教学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更是书声琅琅。本文我与大家探讨的是教师应该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低年级;朗读;兴趣;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放声读是小学语文低年级
【摘要】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师生作用相辅相成的  特点,从而更有力地推动教学进展,发展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的活动”;课堂环境;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师生作用相辅相成的特点,从而更有力地推动教学进展,发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