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缩窄式远端脾肾分流术七例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m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脾动脉缩窄式(splenic artery coarctation,SAC)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DSRS-SRC)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行DSRS-SAC术,术后随访3~11个月.术前和术后观察门静脉压力、门静脉直径和脾脏大小变化,以及外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的改变.结果DSRS-SAC术后脾胃区静脉压力明显下降(P<0.01),又能维持良好的向肝血流灌注,脾脏显著缩小(P<0.01),脾亢纠正,无肝性脑病和再出血.血清总胆红素升高(P<0.05),3例腹水一度增多.结论DSRS-SAC是一种治疗门脉高压症可选择的较理想术式.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设计与制作了一种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系統以单片机和FPGA为基本平台,主要由信源模块、模拟信道模块、传输性能分析模块三个模块组成。信源模块以FPGA为核心,产生10-100kbps曼彻斯特编码的m序列数字信号。模拟信道模块以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为核心,用FPGA生成10Mbps的m序列伪随机噪声作为加性噪声,模拟实际信道。传输性能分析模块包括以FPGA为核心的同步时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的pH值、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及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CR1)免疫粘附活性的影响.方法对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留取腹腔内血性渗液测定其pH值、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红细胞CR1免疫粘附活性,并与术中测定的周围血相应值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时,血液中的pH值为7.41,吞噬细胞百分数及吞噬指数分别为74.6%及55.7,红细胞CR1免疫粘附活性为58%;而腹腔渗液的pH值为
目的了解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胰腺外分泌部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钙粘着蛋白(VE-cadherin)的表达、分布及中药对它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观察26只正常、AEP及中药华西胰腺炎1号(WPY)治疗的AEP Wistar大鼠胰腺血管内皮VE-cadherin的表达.结果在AEP病程中,VE-cadherin在微血管内皮细胞间连接处消失,毛细血管内皮
摘 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扰码和差错码的应用非常广泛。文章基于CRC检错原理和m伪随机序列产生,介绍了LFSR在其中的简单应用。最后在quartusII进行设计机仿真,证实了LFSR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和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LFSR;CRC;m序列  1引言  在数字通信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一是由于通信信道传输特性的不理想以及加性噪声的影响,常常导致接收端所接受到错误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