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动态的战略应变力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经济态势保持敏感性!
  在2011中国CEO年会上,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围绕“战略新思维,打造动态应变力”主题,专家、企业家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先进入周边国家发展更适合
  
  周建华:潘卡基•格玛沃特先生提出了半全球化理论。你认为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所遭遇的新障碍在哪里?有什么办法可以突破?
  
  潘卡基•格玛沃特: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商业发展得非常好,在出口方面也做得非常好,但在我们评测各国全球连接性的一个新指数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只有10%的国家跟中国的贸易大于美国的贸易,所以中国在未来进程中还应发挥领导性作用。中国现在是全世界贸易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所以中国也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唐骏:全面的全球化有很高要求,比如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像苹果、微软公司,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全球会遇到很大的壁垒。中国企业要半全球化或者区域性的全球化,目前进入周边国家发展比进入美国发展更适合,因为这些国家与中国有相近的文化。
  
  抓住未来3到5年的机遇
  
  周建华:中国下一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到底在哪里?小企业有哪些战略性机会?
  
  余斌:从需求角度来讲,我们认为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有所下降,但消费的贡献趋势开始出现,而且未来持续很长时间,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过去长期从事出口或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转变。从供给结构角度来讲,我们的服务业发展非常缓慢,2010年只占30%,但未来具有广阔的空间。我们需要重视制造业和服务业,更要重视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张茵:玖龙纸业在全球有资源,在欧洲也做得非常成功。一定不要低估未来的市场,要调整产品结构,抓住未来3到5年的机遇。
  
  全球化要视企业规模而定
  
  周建华:该怎么进入全球新兴市场?
  
  潘卡基•格玛沃特:很多公司都在转变。我要强调,不同国家之间都有壁垒,要想跨越壁垒,就要建立桥梁。中国去哪些国家需要建立这样的桥梁?其实,中国有一些海外投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建立很好的网络,还可以去与中国文化相近的国家交流,这就是一种桥梁。那到底应该选择哪些国家?首先,中国企业可以选择跟中国文化相近的地区作为起点,然后走向美国,走向更远的国家。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走到很远的地方去竞争,你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中国的地理位置很好,是一个中心,首先选择进入中国周边地区和国家,这样在成本上有很多优势。当然,与越南相比,中国没有成本优势。
  
  周建华:我注意到张总在越南也有工厂,无形中也利用了“世界3.0”这个思维。你在越南建厂过程中有没有受到半全球化因素的影响?
  
  张茵:玖龙纸业不能半全球化。其实,全球化或者半全球化,要看企业的规模。玖龙在越南的发展是我们走向全球的一个开始。玖龙本身的发展就是从国际化回到国内的。
  
  周华建:看来半全球化理论也是有边界的。中国企业运用全球资源包括并购等,这是不是以全球化的视野来运作呢?
  
  潘卡基•格玛沃特:我们的很多研究表明,一般都会在附近国家先进行全球化。当然,印度没有去巴基斯坦,主要因为政治原因。亚洲在全球GDP的份额越来越大,这表明在亚洲地区,进入周边国家发展是没有问题的。不同地区有不同情况。像IT公司,印度就不能够倾向于去巴基斯坦还是孟加拉国等,尽管地理位置比较近,IT公司超越了这种地理距离,更加关注语言上的距离。
  
  增长和通胀处于相对合理状态
  
  周华建:请问余部长,大家对货币政策的走势非常关注,现行货币政策松也难,紧也难。下一步走势,你怎么分析?
  
  余斌:CPI控制在4%左右,经济继续增长,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CPI下半年会保持一种持续回落的趋势,全年达到5%左右,高于预期指标。经济增长也非常明显,我们认为全年经济增长高于9%。从增长和通胀的情况来说,我们认为它们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状态,从宏观经济方向来说不应该做调整。我们也观察到,由于持续紧缩,在很多地方,很多企业面临着资金困难,以后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更多地采用价格手段,这样可能会对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发挥积极影响。
  
  唐骏: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机遇,我们拥有大量现金,是收购的好时期。
  
  周建华: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新的增长思维是什么?
  
  张茵:谨慎经营,渡过难关。
其他文献
4月6日 阴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到田野里摘菜,我发现一片菜叶上有一只蜗牛,我立刻把它捉住。顿时,一个问题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蜗牛的鼻子和眼睛在哪里?蜗牛吃什么?  从学校放学回家,我走过二叔的菜园旁,看见有一堆扔弃的白菜叶,我想那里可能有蜗牛,掀开菜叶一看,果然有六只。我欣喜若狂,全捉来编上号,准备亲手做个小实验。  我找来一片树叶和一片白菜叶,把一号放在一片白菜叶和一片树叶前
冥冥之中,他感觉到有东西在跟踪自己!在这荒山野岭之间,天色又这么晚了,能是谁呢?他已经多次回头看过,都没发现跟踪自己的神秘东西究竟是人还是野兽?他从没经历过这种事,心里
蛋黄变纸屑
期刊
一副药方闯江湖,死扣“市场”打天下,论据不能证明结论,证实反而证伪,“茅氏逻辑”为天则经济学家们提供了一个不合逻辑的逻辑样本    “王小二很可爱。因为1+1=2、冬天很冷、夏天酷热。所以,王小二是个美丽的姑娘、必须嫁给我。”如此雷人的三段论逻辑,贯串于茅于轼的每一篇“经济学”作文中。  论据爱用常识,一些真理性的常识,最后得出八竿子打不着的结论。其实,结论早就预设。即便如此,论点与预设的结论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