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aost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常规检查当中采取血涂片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过血液分析仪监测的标本进行血液涂片观察以及白细胞分类,同时对采取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300例正常血液标本以及1200例异常血液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血涂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300例正常血液标本当中,采取血液涂片检查一共有4例异常,其中假阴性为1.32%;1200例异常血液标本,采取血液涂片检查一共有562例正常,其中假阳性为46.83%,并在血液涂片当中发现有异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幼稚细胞、异常淋巴细胞等。结论:增强血涂片检查工作可以使疾病诊断有效率明显提高,对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帮助,因此,在临床治疗之前不管病人采取血液分析仪的结果怎样,都要采取血涂片进行观察,进而使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应用价值血常规检验血涂片分析
  
  The value evaluation of blood smear analysis applied in blood routine test
  Li Qia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blood smear analysis applied in blood routine test. Methods: Observed blood smear and classified leukocyte of specimens which were monitored by hematology analyzer. In the meantime, compared 300 cases of normal blood samples and 1200 cases of abnormal blood samples which were tested byclinical biochemistry. Analyze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blood smear. Results: Among the 300 cases of normal blood samples, there were 4 cases abnormal and the rate of false negative was 1.32%. Conclusion: Enhancing blood smears checking work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effective rate of diagnosis, provide help for clinical treatment. Therefore, before the treatment, no matter what the result of hematology analyzer is, patients must take the blood smear to obser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application value, blood routine, test, blood smear analysis
  
  
  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迅猛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也明显增强,体检以及化验的人数每年呈现递增趋势。可是临床的工作量会明显增加,因此,采取血细胞分析仪可以使血液检查时间明显缩短,使血液检验效率明显提升,可是对血涂片的重要作用给予忽视,进而导致漏诊和误诊率进一步提高,对病人身体健康带来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根据这一情况,本文笔者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当中我院收治化验的300例正常血液标本以及1200例异常血液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血液常规检验当中的血涂片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当中我院收治病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真空管抗凝标本1500例,当中通过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呈现异常血液标本一共有1200例,通过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呈现为正常血液标本300例,对以上这些血液标本采取血液涂片检查。
  1.2临床仪器、试剂
  本文研究所采取的血液分析仪是XS1000i血液分析仪和原装配套试剂,奥林巴斯CF-21生物显微镜,瑞士-吉姆萨复合染液。
  1.3临床检验方法
  根据XS1000i血液分析仪的性能。参照其他较为先进的显微镜检查血液涂片的标准给予临床检查。对血小板、白细胞以及红细胞三系计数异常,一系、二系或者三系出现增加但是没有报警,临床医生要求显微镜检查,并和临床诊断或者呈现不符合的临床标准给予检查。图片标准:其血涂片薄厚程度要适宜,头体尾分明,使细胞均匀分布在当中,血膜长度占整个玻璃片三分之二。涂片染色:采取瑞士-吉姆萨复合染液,根据相关要求采取配置。涂片显微镜检查:首先采取高倍显微镜或者低倍显微镜给予涂片的全貌观察,即表明涂片以及染色有没有达标,评估临床检验的白细胞数量是不是可以和血液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相符合,同时对各种类型血细胞大致比例以及外部周围血细胞的基本分布情况给予密切观察,特别注意涂片尾部是否出现异常细胞或者巨大细胞,抽取体尾交界部位具有核细胞,不和红细胞重叠处作为代表性油镜区。油镜观察:对细胞形态、分类计数以及比例给予密切观察,对白细胞形态以及有无出现毒性变化,有无出现淋巴细胞进行观察,对红细胞有无出现大小不均匀以及异常给予密切观察。另外对血小板形态、聚集性以及数量给予仔细观察。试验方法:采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真空采集血液技术采集血液以后采取常温放置。采集血液2小时以后根据相关临床操作给予检测。把XS1000i血液分析仪检测的1500标本给予结果分析以及血涂片检测。根据相关临床标准把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之下进行检查,对血细胞数量、白细胞分类以及形态、红细胞大小以及形态、和血小板聚集性以及数量等进行全面评估[1]。
  2结果
  通过XS1000i血液分析仪检测以后,1500例标本当中一共有300例为正常血液标本,通过血涂片检查以后异常血液标本1200例,通过血液涂片检查以后,当中有562例正常,当中假阳性为46.83%;300例通过血液常规检查和经过图片检查以后的结果:一共有4例异常,当中假阴性为1.32%(中毒颗粒)。1200例通过血液常规检查呈现异常血液标本通过图片检查以后的结果为562例(46.83%)显示正常。
  在白细胞正常、轻微降低或增高,伴有B%、L%、M%以及N%当中一项增高时,血涂片临床检查结果异常检出率非常低,占总体的30%左右,在白细胞显示明显增高或者降低的时候,同时合并有B%、L%、M%以及N%当中一项增高明显的时候,血液涂片的异常检出率相对比较高,占总体的67%左右,特别是在仪器不计数情况之下要非常警惕白血病的出现,一定要再做一次血涂片检查。在白细胞、红细胞宽度、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平均体积指标正常的情况之下,要对红细胞形态给予仔细观察,进而对有无贫血症状给予最终确定。
  3讨论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2],虽然血液分析仪可以使血液常规检查的效率以及精密度明显提高,可是却无法将幼稚细胞、嗜酸细胞以及嗜酸粒细胞?进行区分,也无法对异形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当中的毒性改变情况给予区分,会发生把小粒细胞作为中间细胞等相关误差。因此,在出现疑似情况的时候,特别是在病理条件之下,上述方法的结果并不是非常可靠的,特殊情况的时候必须采取人工血涂片的显微镜检查复查,避免因為误诊而导致病人延误治疗或者对其给予忽视,进而使医疗事故明显降低。
  虽然其可以根据细胞大小、形态以及分布等相关状况判定是否需要报警,可是对出现的异常因素却无法判断清楚,因此,对病人采取血涂片检查是非常关键的。通过血液分析仪检查以后,一旦N%上升,应立即采取血液涂片检查,对是否出现中毒颗粒、空泡以及核左移给予仔细观察,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则表明严重感染或者恶性肿瘤。在血液分析仪检测以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降低,L%上升的情况之下,要注意发热病人是不是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如果在40%-70%之间就表明病毒感染,老年病人表明为白血病。当其检查以后发生M%上升明显,或者M%和B%共同上升的情况,特别是前者在20%以上的时候,一定要采取血液涂片检查[3]。
  总之,血液分析仪当中的血常检只是一个筛选检查的过程,如果血细胞的分布、数量以及比例出现异常,或合并发热、贫血等相关血液疾病的时候必须要采取血液涂片检查,进而对临床诊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馥彦,黄江玲,邱少雄,林祥伟.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吉林医学,2013,34(20):4120.
  [2]张冬蕊,张志琴,严国栋,闫爱娜.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中国社区医师,2012,8(14):266.
  [3]刘善凤,王利民,曾筱倩,等 . 涂片镜检对初步纠正血小板假性降低的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1吗,3(2):114.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我院收治住院患者中救助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现状。方法: 随机选择并回顾性分析2007-01至2012-01由所在地公安、民政等部门救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救助前患者PANSS各项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PANSS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患者脱离治疗12个月后,各项指标与治疗
期刊
【摘要】:2007年以来,黔江区紧紧围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立足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大胆探索,创新农村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全面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能力明显增强,服务绩效明顯提升,基本实现了农村群众 “小病小伤不出村、大病住院不出镇乡”的目标。具有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巩固完善的创新经验,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充分肯定。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咯血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 除对证进行抢救外, 需要加强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并严密观查用药变化及用药后的反应,而且护士应镇静但不失热情,迅速但无差错。结果 提高了肺结核咯血患者的预后。结论咯血是急危重症,抢救 定要争分夺秒,还要娴熟、敏锐、镇静,尤其是护理工作一定要跟得上。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鼻窦炎的罗红霉素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鼻窦炎治疗的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一共收集28例鼻窦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病情、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的情况,将他们等份划分为罗红霉素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确保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对罗红霉素治疗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进行长期低剂量的口服用药治疗,对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进行手术治疗。3个月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预防脑梗死采取中西医共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脑梗死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六味地黄丸和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生活干预联合足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规范高血压治疗,治疗组40例在规范高血压治疗基础上,予以生活干预联合足浴,疗程3月。结果: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95.0%,对照组87.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90.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
期刊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是指在知情和保密的情況下人们经过咨询,对是否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做出选择的过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切入点和枢纽【1】,它在社会上广泛而有效的开展,可及早发现高危人群的HIV感染情况,使更多的HIV感染者和病人获得关爱,治疗,从而减少艾滋病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2】。为了
期刊
【摘要】目的: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肾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31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17例)和对照组(n=14例),对观察组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行肾切开取石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阻肺呼吸衰竭采取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70例,對其采取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以及护理,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治疗以后病人的各项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临床治疗之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呼吸衰竭采取无创机械正压通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单一用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联合用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