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著世界,提高人生品味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然而,当下的好多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首先,是阅读的功利性太强。从家长到教师,无法正确认识名著阅读的深刻意义,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纯粹从应试的角度要求孩子读名著。再者,缺少正确有效的阅读指导。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只要多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找一些相关的练习,让孩子们背熟,就能应付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名著阅读试题了。至于阅读原著,那是可有可無的事。
  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名著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并且科学的引导他们展开名著阅读。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 积极转变角色,真正承担起名著阅读教学的职责
  语文老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阅读名著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走向高尚。必须积极地转变角色,再不能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对名著阅读教学抱着功利之心。另外,老师也要帮助学生转变思想,使同学们认识到阅读名著对于他们的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比如《朝花夕拾》的导读教学:我先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将《朝花夕拾》读了一遍,遇到一些费解的地方,上网搜索。通过细致完整的阅读,我彻底明白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选择学医,为什么要弃医从文,为什么将自己的第一篇散文取名为《狗 猫 鼠》;也第一次明白了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情感变化的曲线,明白了他对范爱农的复杂情感;也真正理解了两位老师(寿镜吾老先生和藤野先生)对鲁迅成长所起的作用,感受到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良师益友的感激、热爱、尊敬之情……
  我强烈的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语文老师,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东西,何况涉世不深的初中生呢?如果老师简单粗暴的布置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这篇名著,孩子们有那个能力,有那个耐心把它读完吗?更谈不上获得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启示了。语文老师必须担负起指导学生阅读名著这一不可推卸的职责。
  二、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做任何事,有兴趣,才会有做下去的动力。阅读名著更是如此,有兴趣读,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
  有人说电视是学生走进名著的“第二课堂”,它直观生动,形象丰满。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喜欢看电视的心理,巧妙引导他们收看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名著的兴趣。教师要明确的告诉孩子们,电视剧为了博得观众的眼球,是艺术加工过的,和名著还是有很大出入的。因此,许多学生看了电视剧后,产生了阅读原著的愿望。这个时候教师又应当指导学生将影视作品和原著内容进行对比,让他们在对比中深入理解名著的人物、主题和精彩之处。
  三、 传授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名著阅读的质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教师明确了自己指导名著阅读的职责,当教师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是不够的,还必须传授给同学们科学有效的名著阅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名著阅读的效果真正得到落实。我建议同学们采用“四步走”的阅读方法:粗略的读完名著;认真品味名著;摘抄名著的精华;参透作者要表达的意图,思考作者留给读者的问题。
  《西游记》是文言白话文,高深难懂。我建议初一的同学们购买的是简装版的,这样通俗易懂。首先,我要求同学们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抓紧把作品粗略的看一下,了解大概的故事情节,感知大概的几个经典故事。接着,我提高了要求:用一至两个星期时间,精读作品,必须能够概括出作品中几个经典人物的形象,并分析作者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所采用的艺术手法。第三步,我要求同学们做摘抄,将作品中一些刻画得比较经典的情节(哪怕是体现人物个性的语言描写)摘抄下来,在摘抄的过程中,细细品味人物描写的技巧。最后,我要求同学们展开讨论,品味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意图,讨论当代青少年阅读《西游记》的现实意义。不少同学深切的体会到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的现实意义:一个人的成长,只有经历了重重磨难,才能真正成功。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为了使名著阅读成为一种持久性和自觉性的活动,语文老师可以适时组织同学们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给他们的名著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从而磨练同学们坚持读书的意志,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浓厚兴趣,最终实现“阅读”转变为“悦读”。我的做法是:①举办名著阅读知识竞赛:组织全年级的同学参加这一活动,每班推选种子选手若干名,举行有关名著的知识竞赛(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涉及内容为作家、作品、人物、情节等,学校组织评奖,并当众奖励优胜者和优胜班级,吸引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名著阅读中来。②组织学生写名著读后感或文学评论:每学期都要求同学们从所读名著中挑一本名著,自选角度写读后感或者文学评论,聘请全校语文老师参与评选,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印发给家长。③课本剧表演:发动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著片段,加以艺术改编,创作课本剧,分角色进行表演,再由同学们展开点评,看哪些同学的表演最接近人物形象,最能体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当孩子们的表演获得大家的交口称赞时,最容易产生极大的阅读成就感。
  总之,名著阅读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语文素养,更能够极大地提高孩子的人生品味,使之成为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人。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也更加有活力,提问教学的有效性也不断提高。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本文分析了在当前课程提问的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了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下 数学教学 提问有效性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学方式为“灌
期刊
长期以来,农村学生的数学成绩不高,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为尽快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成绩,我们做了如下研究。  一、问题与现状分析  (1)学生厌学心理突出。大部分学生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爱学习,加之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等原因造成的家庭教育缺位,监管不力,导致他们只知道上网玩耍,课前不预习,课后不知道完成作业,从而成绩下滑,恶性循环,厌学情况突出。尤其表现为作息不规律,晚上休息过迟,上课无精打采,课后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工作进行有效开展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亟待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积极探索提升初中英语教师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水平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育 课改 高效课堂  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迎着改革的春风积极更新教学观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彰显,更是激发学生思想火花和灵感的“引火石”,采用正确的提问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彰显,更是激发学生思想火花和灵感的“引火石”,采用正确的提问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是随随便便的进
期刊
一、儿童文学与有效教学  儿童文学是指独立于成人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符合儿童的审美观点和心理发展特征,为儿童提供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启蒙性、趣味性、教育性,儿童文学最本质的特性就是趣味性。随着教改的深入与教学理论的更新,儿童文学目前已经大量进入了語文教材,成为语文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指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
期刊
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承担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一点浅显的认识。下面就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学习运用新理念  我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对传统的教学感悟颇深,但我从不放弃传统的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采取当代的新技术、新方法来学习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是我追求的目标,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获取直观感性知识,积累直观感性经验的源泉,而且也
期刊
开学两个月以来,我们发现班内学生在纪律、安全、卫生等作息方面违纪现象较多,经过反思,得出了结论:教师喊得太多,学生听的忒厌,“规范制度”太多,学生不易记住,更不用说照做。因而,学生好的习惯难以形成,导致违纪现象增多。  为了使学生在生活、学习、安全、纪律等各方面步入正轨,我们用简单易记、琅琅上口的话语,编成“每日谣”“安全经”和“餐厅歌”,让学生记牢,并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并“规范”自己。  著名
期刊
摘要:课堂氛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基于此,作为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影响课堂氛围的因素有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教师在其中是最关键的。教师必须清楚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影响课堂氛围的原因  
期刊
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年了,对于语文课堂模式,并没有什么经验,只有一点体会,浅谈一下。  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情感严重缺失,导致学生兴趣索然,效率低下,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性和语文教学功能的多向性决定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从名师们课堂教学中发现,尽管教学模式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情感的作用犹如不熄的火苗,跳荡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于漪诱人的课堂魅力和鲜明的教学风格就在于她
期刊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游戏好比强大的磁场,不仅吸引着更多的喜爱数学的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数学,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一、游戏在数学教学中起到调节气氛作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他们渴望学到新的知识,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