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华为的辞职事件打破了《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之前的寂静,成为媒体和网络热议的焦点话题。其实,早在10年前,买断工龄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7000多人辞职也不是历史之最,国有企业已经做了。国有企业都做得,华为怎么就做不得呢?
“狼文化”下的快速雄起
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选择和行事风格。是“狼文化”让华为快速崛起,在“狼文化”指导下,华为以“敏锐的嗅觉、奋不顾身的进攻性和团队精神”快速杀出重围,清剿市场,成为业内佼佼者。度过残酷的成长期后,华为“狼文化”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一次的集体辞职事件,同样也是“狼文化”的发展需要,让华为经历了对自身惰性的清剿。对于快速发展的企业,内部竞争的公正性是关键。而华为的现状是,新人看不到激励,职位没有上升空间,成果被元老级员工享用。而元老级员工却端上了“铁饭碗”,不思进取。这次,华为向着自己的躯体割开一刀,虽然很疼,也引发出破坏稳定的争议,但这是华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狼文化”倡导企业利益最大化,华为大胆自决,这也是自救的一刀。狼群要快速进攻求生,不允许自身的机体出现问题,出了问题,宁愿自己忍痛挨割,这是进攻的需要,也是狼的本性。而“扶老携幼、帮助伤残”是人的文明,不可能要求一只喋血进攻的狼这样去做!
“狼文化”与“人文化”的冲突
我们知道,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华为的辞职事件,并没有触犯法律,虽然有全国总工会的介入,但也只是协调。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华为的这种做法与现行的劳动法制及“人文化”产生了抵触,归根结底,是华为的“狼文化”与“人文化”的冲突,而《劳动合同法》只是这种人文大环境中的法制体现,因为碰撞,才引发舆论热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众所周知,“狼文化”成就了华为,但也很可能给华为下一步发展带来隐患。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信仰主要取决于经济价值取向,映射到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狼文化”为华为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备受推崇。但随着外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中国社会开始倡导“人文化”,社会的信仰也从经济价值的实现转换到人的价值的实现。华为的业务也在实现全球化发展,但我们看到华为文化却没有与时俱进地发展,在社会倡导的“和谐”、“人文化”面前, “狼文化”虽然进攻性十足,但缺乏包容性,缺乏“竞合”精神。华为的“狼文化”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现代的社会信仰需求,文化的滞后,让华为固守着狼的本性,伤人,然后自伤。
百年企业需要百年文化
如何既保持旺盛的进攻力,又兼顾人性伦理,确实是中国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企业也希望在内部管理中,探索出一种凝心聚力的方法,通过文化统领,让文化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形成互动管理机制,达到全员“目标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的目的。当今中国的大型企业,以后可能仍会出现华为所面临的问题,但华为辞职事件本身,也给有志于百年发展的企业有益的借鉴和参照。
纵观中外企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百年企业的打造必须靠文化引领企业发展。要做“百年老店”,必须有百年文化支撑。而能支撑企业百年发展的文化,一定是与时俱进,能够始终与社会整体信仰和价值取向的不断转型保持同步。华为文化的滞后,导致了本次舆论危机,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华为文化管理中的缺失。危机产生,自然有其必然性。
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融入社会伦理,创造社会价值。有人说,华为是新一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它迅猛的进攻性,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衷心期待这只“狼”,早日完成向“人”的蜕变,成为能一直受人敬重的东方“巨人”。
“狼文化”下的快速雄起
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选择和行事风格。是“狼文化”让华为快速崛起,在“狼文化”指导下,华为以“敏锐的嗅觉、奋不顾身的进攻性和团队精神”快速杀出重围,清剿市场,成为业内佼佼者。度过残酷的成长期后,华为“狼文化”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一次的集体辞职事件,同样也是“狼文化”的发展需要,让华为经历了对自身惰性的清剿。对于快速发展的企业,内部竞争的公正性是关键。而华为的现状是,新人看不到激励,职位没有上升空间,成果被元老级员工享用。而元老级员工却端上了“铁饭碗”,不思进取。这次,华为向着自己的躯体割开一刀,虽然很疼,也引发出破坏稳定的争议,但这是华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狼文化”倡导企业利益最大化,华为大胆自决,这也是自救的一刀。狼群要快速进攻求生,不允许自身的机体出现问题,出了问题,宁愿自己忍痛挨割,这是进攻的需要,也是狼的本性。而“扶老携幼、帮助伤残”是人的文明,不可能要求一只喋血进攻的狼这样去做!
“狼文化”与“人文化”的冲突
我们知道,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华为的辞职事件,并没有触犯法律,虽然有全国总工会的介入,但也只是协调。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华为的这种做法与现行的劳动法制及“人文化”产生了抵触,归根结底,是华为的“狼文化”与“人文化”的冲突,而《劳动合同法》只是这种人文大环境中的法制体现,因为碰撞,才引发舆论热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众所周知,“狼文化”成就了华为,但也很可能给华为下一步发展带来隐患。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信仰主要取决于经济价值取向,映射到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狼文化”为华为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备受推崇。但随着外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中国社会开始倡导“人文化”,社会的信仰也从经济价值的实现转换到人的价值的实现。华为的业务也在实现全球化发展,但我们看到华为文化却没有与时俱进地发展,在社会倡导的“和谐”、“人文化”面前, “狼文化”虽然进攻性十足,但缺乏包容性,缺乏“竞合”精神。华为的“狼文化”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现代的社会信仰需求,文化的滞后,让华为固守着狼的本性,伤人,然后自伤。
百年企业需要百年文化
如何既保持旺盛的进攻力,又兼顾人性伦理,确实是中国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企业也希望在内部管理中,探索出一种凝心聚力的方法,通过文化统领,让文化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形成互动管理机制,达到全员“目标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的目的。当今中国的大型企业,以后可能仍会出现华为所面临的问题,但华为辞职事件本身,也给有志于百年发展的企业有益的借鉴和参照。
纵观中外企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百年企业的打造必须靠文化引领企业发展。要做“百年老店”,必须有百年文化支撑。而能支撑企业百年发展的文化,一定是与时俱进,能够始终与社会整体信仰和价值取向的不断转型保持同步。华为文化的滞后,导致了本次舆论危机,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华为文化管理中的缺失。危机产生,自然有其必然性。
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融入社会伦理,创造社会价值。有人说,华为是新一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它迅猛的进攻性,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衷心期待这只“狼”,早日完成向“人”的蜕变,成为能一直受人敬重的东方“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