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管制能否抑制资本外逃——关于中国的案例分析

来源 :财经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资本管制抑制资本外逃的有效性问题,国内外学者曾采用多种计量模型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但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运用经济计量分析中最新的协整分析方法--边界检验(Bounds Testing)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Model,ARDL)对中国从1980~2003年的资本外逃状况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资本管制对我国的资本外逃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古典政治经济学从生产领域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提出了现代意义的资本概念,阐发了资本的形成、实质、职能和社会性质,揭示了现代社会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这一概念的政治
利用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1999-2006年38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构造了上下游内外资企业间的前后向业务关联渠道,实证检验了FDI的技术外溢。结果表明,虽然FDI通过竞争渠道和前向关
本文在分析移动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模式的移动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模型,并对模型的各个模块进行简单说明。希望为今后移动学习资源的个性化推荐提供模型构架方面的参考。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性质上的双重性,政府干预可能出于基于市场失灵的目的或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公共利益理论强调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失灵,认为基于市场失曼保护的技术性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