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ua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的地理这门学科,大部分高中生也依旧没有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地理思维的薄弱或欠缺导致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下降,学习效率持续走低。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作为教学重点。
  【关键词】高中地理  思维培养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047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成为现阶段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观。高中阶段以往的文理分科现象已经逐渐消失,这使得高中生的知识面变得更加的广泛,知识视野也有所扩大。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也相应增加,教学总体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每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所分配教学时间相对减少。这对于语数外这一类原本就占课时较多的科目来说,影响会相对较小,但对于地理这一类学科来说,学时的变化会对教学计划造成巨大的影响。教师授课时间的减少必然导致学生自学内容的增加,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
   而对于地理这样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原本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在思维上还未进入正轨,则会导致使得学生的自学效率呈现雪上加霜的状况。因此塑造相应的学科思维是学好地理这门课程的根本所在。这就更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地理思维的欠缺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思维,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知识的转化能力和吸收效率。
   一、学生地理思维欠缺的表现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各个科目之中,地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地理是一门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兼具的学科,对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塑造地理思维的难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大。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经过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累积,但大部分高中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还明显缺乏相应的学科思维模式。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明确学生地理思维缺乏的表现,从而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一)学科认识存在误区
   相对于语数外科目来说,地理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相对较小,因此处于分数最大化的利益考量,很多学校在课时安排上也会偏向于语数外科目。并且地理这门科学的特点决定了其学习难度较大,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学生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实现地理学习水平的显著性提高。因此,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心理上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地理分数很难提高的想法,即使学不好也拉不开太大分数差距的想法,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地理采取放任政策,只是保证最基本的学习时间,空余时间往往都用来学习数理化等客观性占主导的学科。这种学习方式会导致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不仅得不到锻炼而且连最基本的保障也会失去,如此恶性循环,学生在地理成绩的进步可谓是天方夜谭。
   (二)学习重点定位不准确
   我在教学过程中曾对我所教授的几个班级的学生针对地理这门学科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的是偏理性知识部分。但我通过日常和阶段性检测发现,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在检测过程中呈现计算或者看图方面的错误,不少学生真正丢分的部分反而是理论知识的解答方面。这个调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少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对于自身的学科缺陷定位不明确,甚至是出现错误的判断。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发力点出现偏差,从而造成时间和经历的浪费。
   (三)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在结构性上更加严谨,各个章节所涉及的知识之间往往具有密切的联系。而高考中知识的考察也是从总体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单一地进行,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通过以往的教学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学生由于兴趣或天赋方面的原因往往对于某一章节的内容掌握较为充分,但与之相对应的部分掌握效果却不如尽人意,这就导致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带。如果考试中出现涉及多方面的问题时,学生就容易因为某一方面存在短板而导致整个题目的得分过低。
   二、地理思维的塑造方式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包罗万象,需要学生掌握的信息量较大,有限的课时只能支撑教师讲完基本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地理思维的建立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渐脱离教师的扶持而自主站立。
   (一)明确学科学习目标
   学生要想学好一门科目,首要的任务就是对这门学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剖析,明白这门学科的学习目标所在,才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性地进行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地理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仅仅依靠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知识的重难点基本上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重难点知识的定位,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程中一步步打好地理基础,为塑造地理思维创能够造条件。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上文中提到大部分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欠缺,归根结底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分离导致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将现实生活相关的例子引入理论教学过程中。在学习地形和地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环境周围的地形、地貌进行举例子,如在讲解水流的侵蚀作用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生活区域中的河流为例子,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陌生感就会大大降低,并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从而主动地将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印证。
   (三)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交流过程,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知识传输的过程。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帮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学习知识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运转度。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较为有效地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知识探索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教师只在学生自主探索遇到瓶颈的时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牵引,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角度。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从而促使学生地理思维的建立。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从自身素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总之,学科思维的建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学科思维模式。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篇论文主要是分析乔叟笔下的巴思妇人的性属问题.她是英国诗歌之父一乔叟笔下成功塑造的一个妇女人物形象.她追求独立,她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平权利来控制她的丈夫的女子.她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心智发育程度、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展,便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老师应该注意教学思维以及模式的转
作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影片,《建党伟业》无疑是属于红色主流电影一群。然而它却摆脱主流电影一贯有的沉闷感,用独特的叙事方法、明快的节奏、明星的阵容、高昂的气氛诠释红色
【摘 要】以生为本是新课改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初中数学教师以传递数学知识为基础,更加关注学生的求知需要、成长需要和心理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本篇文章结合笔者的初中数学实际教学经验,畅谈如何在教学中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 以生为本 学习环境 师生
正确处理好十种关系,是基层行行长提高治行理政能力的关键。按照解董事长在2016年年中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上讲到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
期刊
现代诗歌与其他课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教授的时候,教师应注意选择与诗歌特点相适应的方式.鉴于当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轻情感”、学生地位被动、程式化严重等问题
学困生转化已经是现代教育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希望通过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策略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而我们针对实际的学
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是教学的本质特征,是目前教学方法改革中应着重研究的问题,也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渐深化,使得课堂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应用微课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