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激励的负效应

来源 :大众商务·小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ngguo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常运转的企业都会发点奖金,以激励员工创造更好的业绩。但是,有一位企业家却坚决反对发奖金,他就是德国DM日用品和化妆品连锁超市的创始人格茨·维尔纳。维尔纳认为,发奖金意味着管理者认为员工没有附加的刺激就不能以最高的积极性投入工作,这是对员工的不信任。
  维尔纳的做法提醒人们:激励是把双刃剑,有正面效果,也有负面损伤。有些企业奖金发得多,福利也不错,但是员工并不高兴,因为员工看到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已濒临亏损,而企业领导却千方百计地想用多发钱来遮盖这些现实,达到继续留任的目的。这样的激励,是搞短期行为。激励得不好,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一是会导致激励依赖心理。人的欲望总是越来越高的,如果把激励当作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必然会导致员工产生依赖心理,把拿更多的奖金作为工作目标,一旦没有达到目的,便失去工作动力,有的员工甚至会把做好份内工作当成讨价还价的资本。这样,势必增加企业的成本。
  二是会打击其他人的士气。激励面太窄时,受到激励的总是那些积极分子、先进个人,对于大多数难以受到激励政策眷顾的中下游人士来说,是一个长期的心理打击,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激励面太宽时,又会淡化激励的作用,使奖金变成大锅奖,企业花了不少钱,而员工则把它当成工资的一部分,根本就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三是会出现钻政策空子的行为。一些企业喜欢给员工定指标,完成若干指标,领取相应的奖金,超额完成还有超标奖。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两种勇夫,一种是遵纪守法的勇夫,一种是敢踩红线的“勇夫”,前者凭实力摘桃,后者专门钻政策空子,甚至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利器,用得好能发挥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用得不好就会落得个花钱不讨好的下场,种下龙种,收获跳蚤。所以,激励机制不能随随便便制定,更不能滥用,必须充分考虑它的负效应,在尽可能消除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周密安排、谨慎使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编辑:李娟珍
其他文献
四川省巴州区金碑乡把驻村干部推向“市场”,将驻村干部候选人集中在会议室,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代表自己挑选,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巴中日报》2007年1月16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组织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工会女职工组织永葆生机的源泉。随着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经济和劳动关系日益复杂
期刊
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运作机制是怎样的?这一直是心理学界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我国数学家张景中院士研制的Z+Z智能教育平台,具备人工智能推理、自动证明及自动解答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