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中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探析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乡村的现代化转型中,乡村政治仍没有摆脱血缘政治与地缘政治的束缚,经济形态、组织形态、观念形态的封建残余仍在侵蚀着乡村民众、自治组织、乡村政权和干部,严重阻碍了乡村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因此,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是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
其他文献
中央作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龙抬头,天下动",2001年
伴随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居民收入差距在城乡、行业、地区之间的扩大,已经是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时期社会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而现阶段的收入差距
一、毛泽东理想主义的特征 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的土壤塑造和培养了毛泽东思想与个性中的理性主义倾向,也就注定了中国和建设必将深深地烙上他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质的印
长江集装箱船舶从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多种经济成分的参与促进了长江集装箱运输业发展和繁荣,集装箱水运量的年均增长幅度超过30%.据统计,2002年1-7月,长江主要港口已完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