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速度”征服世界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攀岩俱乐部的新苗子


  2005年16岁的钟齐鑫考入了江西省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学习土木工程专业。因为学习时间比较充裕,他便加入了学校的青少年攀岩俱乐部,但他做梦也没想到,当初只是想跟着玩玩的一次决定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很多人觉得钟齐鑫的攀岩天赋并不好,他个子不高,身材瘦削。虽然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但这对攀岩来说没有多大用处。国家攀岩集训队教练丁承亮说:“钟齐鑫的爆发力非常好,我觉得他是一个有潜力的好苗子”。钟齐鑫深知自己的弱点,所以他平时训练非常刻苦,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
  一段时间内,钟齐鑫除了在个别轮次中偶尔表现抢眼之外,始终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尽管他十分努力,但是结果却很糟糕。一次,钟齐鑫由于没能充分领会学校教练员的训练意图。教练员说:“你怎么这么笨啊,接下来的三个月你不用参加训练了,自己好好反思下。”钟齐鑫说:“虽然我笨,但是也没有理由停我的训练,我一定会证明给你看。”教练员看了看钟齐鑫说:“好,等你先弄明白我的意思再来找我吧。”教练员说完这句话就走了,剩下钟齐鑫独自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虽然,这种疼痛不会随着时间而麻木,可练了两年便能在世锦赛上崭露头角,除了令自己也感到吃惊的天赋与骄傲外,最重要的应该是他面对峭壁的怦然心动,钟齐鑫说“其实对攀岩墙我又爱又恨,有时候视觉疲劳不想再看到它,但一看到就想去爬。”因为这份努力,他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速度。

希望攀岩被大众接受


  2007年,钟齐鑫以8.76秒毫无悬念地夺得西班牙世界攀岩锦标赛男子速度赛冠军,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为中国竞技攀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钟齐鑫说:“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出了口气。”其实在比赛的过程中,钟齐鑫的心里比较忐忑,虽然教练告诉他进入半决赛就非常完美了,但天生不服输的钟齐鑫不想让自己的梦想定格在半决赛,他一定要赢!
  在半决赛里突然出现的亚洲面孔令其他3位老将眼神中充满不屑和藐视,他们觉得赢钟齐鑫肯定易如反掌。甚至有位老将对钟齐鑫做了一个嘲笑的手势!但这些不仅没让钟齐鑫感到害怕,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虽然身高1米70的他和身高超过1米90的欧美对手对抗多少有些吃亏,但钟齐鑫完全不在乎,他要做的就是挑战,让这几位老将对自己心服口服!   钟齐鑫默默的在心里回应着对方的挑战:“场上我一定会让你们服我的。”凭着稳定的发挥,钟齐鑫竟然真的获得了冠军,当他站到最高领奖台时,竟然兴奋的“找不着北”了,钟齐鑫说:“这个结果太意外了,因为我拿的这个冠军太突然了,不仅自己没准备好,教练也没准备好,甚至全国人民都没准备好。”
  钟齐鑫夺冠后,很多对手觉得是“运气”帮了他。因为仅在一年前,他才有首次出国参赛的资格,而且比赛成绩是倒数几名。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钟齐鑫为此付出的努力,虽然排名倒数,但他不仅没有受挫,反而细心观察自己和国外顶级运动员的差别。钟齐鑫说:“其实,在隔离区里我就能看到优秀运动员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因为他们懂得上场前如何调动身体肌肉,调整呼吸,下场后怎么放平心态,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很有规划,但我们却待在那儿,时时刻刻都很紧张。”
  从那次比赛后,钟齐鑫便在努力训练的前提下时刻调整自己的状态。2015年6月27日下午,钟齐鑫以5.79秒的好成绩夺得2015国际攀联中国海阳世界杯攀岩赛男子速度项目冠军,并实现了今年世界杯比赛的三连冠,这在国际攀岩大赛历史上尚属首次。钟齐鑫说:“比赛一定要和高手过招,这样才能学到经验。但和高手过招,只要失误就肯定没戏,这时,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很多人实力比我强,但我胜在发挥稳定。”有时注意力过于集中,钟齐鑫甚至比赛完都不知道对手是谁。
  目前,国家开始重视速度攀岩比赛,国家攀岩队队员的待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国内的观众似乎对攀岩比赛不感冒,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去看一场这样的比赛,为此钟齐鑫十分痛心。他说:“攀岩在我们国家被大众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比赛中没有观众的鼓励这是非常糟糕的。但在国外比赛,观众显得十分专业,什么时候该鼓掌,什么时候安静,甚至什么时候该嘘裁判,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常常有上万名观众在为你加油。但在国内却完全不一样,比赛即使在商业区举办,观众最多也就1000人,而且秩序非常混乱。”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攀岩,钟齐鑫也是拼了,他在竞技类的综艺节目中“用单臂力量向上攀爬到第40级斜梯”,这让很多观众认识了他,也认识了攀岩这项运动,一段时间内,钟齐鑫小有名气。但他觉得这种短暂的曝光对提升攀岩的影响力仍远远不够。
  很快,钟齐鑫被聘为国家攀岩队总教练。原本,钟齐鑫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在2018年印尼亚运会夺取金牌。但在这个目标之外,他突然发现当务之急的是做好攀岩项目的教学及项目推广。钟齐鑫说:“如果能再培养出一个自己,那才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如今,钟齐鑫已在攀岩运动上坚持了11年。现在,国内的攀岩氛围越来越好,据统计,全国有三万名青少年参与了攀岩运动,这让钟齐鑫十分高兴。他也用满抽屉的奖牌和他名字前的“中国速度”,证明了自己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速度攀岩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远。
其他文献
母亲轻言细语,谆谆嘱咐。我聆听得到,那是晨风中美妙动听的音乐,那是人世间最最慈爱的声音。    父亲离世,初始,母亲去城里哥哥家居住,可几个月后,就闹着回老家,且很执意。母亲说在城市里住着不舒服,不如乡村那住得安逸、自在、舒心。母亲让我们别担心,说现在村村通水泥公路,小商小贩来得很勤,想吃什么都有。  我心里明白,母亲是思念父亲的缘故,这一切话都是托词,因为,乡村再怎么方便也不如城里的市场那样想吃
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孩,每次回老家,都拎着大包小包,里面装满价格昂贵的吃食和服装,虽然她过得并不富裕。  后来,单位破产,她没了工作,房租总是一拖再拖。从此,她便很少回老家。  一天,她刚从外面回来,手机响了,是母亲。母亲从来不在这个时间给她打电话,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她哆嗦着手按下接听键,才叫了一声妈,就听见母亲说,知道你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挂了电话,她才想起,已经半年多没回老家了,母亲一定
当下,兼具运动和旅游双重性质的骑游,已经成为年轻人消费新时尚,觉得特别酷又极具冒险性。资深越野骑行爱好者邓海顺势而为,创立“糖丸”,采用“自行车 汽车”两栖出行方式,既安全节约时间,又能在户外景区用自行车深度游玩。这种运动休闲体验式旅行,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因而深受欢迎。  寻求改变跨上自行车  33岁的邓海是重庆人,喜欢四处奔走、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曾经参与创立钛媒体,担任过“咕咚运动”首席
张朝山最近祸不单行,不说别的,刚刚安葬了父亲,自己又突发胃病住进了医院。  没有人来陪护张朝山,他虽三十多岁,却仍是孤家寡人一个。没事儿的时候,他去走廊里闲转,发现内科的病房几乎住满了人,这年头得病都扎堆儿,便颇有些感慨。只是那三间高级单间却空了两个,他从门缝朝有人的那间屋里望去,见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正坐在大床上看电视。回到病房时已是晚上七点来钟,病人们已经吃过饭,夏天夜长,便各倚在床上闲聊。好在
看见幸福,才能触及幸福;相信美好,才能收获美好。  拜访一位朋友。其时,她正坐在阳台绣一幅花鸟挂毯,那是为自己结婚新房准备的。她将各色丝线轻绕在手指,一针针扎下去,绿的草,俏的花,喜的雀,便在指尖生动鲜活了起来。她说,等他这趟出海回来,他们便结婚。说这话时,她的眼睛望向窗外,似乎外面就是自己心念的碧海蓝天。  未婚夫是名海员,交往三个月,他们即确定了关系。而此前她一直在自己情感深渊里泅渡,始终靠不
刺眼的阳光把我从梦中唤醒,看看表才6点钟,睡眠时间4个小时整。伸伸懒腰走向卫生间看看耷拉下来的黑眼圈,蜡黄的肤色,浅浅的爬上眼角的细纹,身体的一切讯号都在告诉我,别只沉迷于无休的工作,再不和萧群结束7年的恋爱马拉松我就老了。  我和萧群是大学同学,走出校园我和萧群就以有限的资金成立了茜群广告这个公司。从一开始我们没有客户,接一些散单,一直到现在成立五年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公司。一起从亲自跑业务的总经理
《笑林广记》里有一则名为《正夫纲》的笑话,说的是十个男人,不只是怕老婆,而且,大概其中一些,还屡遭老婆“暴力”,因此闻妻丧胆,心内忿恨不平,便集结起来,成立一壮大声势的“反老婆同盟会”,一旦某个人被老婆欺负了,其余立刻跑去支援。这听起来很像当下的“妇联”组织,只不过,反家暴的是身强体壮的男人们。  一群男人在小酒馆里坐定后,便历数起老婆们的种种恶行,就像女人们控诉起自家男人时,唾液飞溅,涕泪横流一
我叫竹子,当然这不是我的真名,而是上学时同学送的外号,因为我怎么也吃不胖,瘦瘦高高,就像一根竹子。对这个外号,起初我是排斥的,就像胖子不愿意别人说她胖一样,我也不愿意别人说我太瘦,可没想到我竟然也有一天会栽在减肥这件事上。  伤心:一夜之间吃成球  这件事要从我怀孕开始说起。我妈绝对是亲妈,我婆婆更是亲婆婆,这两位妈妈都认为我这么瘦孕期一定要补充营养。也不知是怀孕以后激素水平失衡还是中了我表妹的“
假一赔三的骗局  话说如今骗子当道,姑娘我在网上淘宝,自然也免不了处处小心提防一番。我甚至为此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假货,能破黑心卖家的圈套。这不,我名声在外,号称“购物狂”的闺蜜也来找我帮她“代购”了。  闺蜜在两家网店里相中了同一款法国香水,只是价格都奇贵,她想让我使出“看家本领”,帮她拿主意。我自知使命重大,自然不敢怠慢,否则那白花花的钞票将打水漂。我仔细看了两家店的商品描述、顾客评
长夜寒凉,美梦正香。  轻手轻脚,宁静中的音符总是格外响。  小叮当打开手机,才四点半啊,奶奶忙啥?她懊恼地把眼闭上。  为了来年中考,学习繁忙,她多么渴望夜的安静,让大脑有一段无扰的遗忘。  她辗转无眠,沮丧望着窗外寒月如霜。  桌上的小米粥,香飘着迷茫。  她不悦地说,奶奶,你能不能不这么早忙?  奶奶惊惶。她嗫嚅着说,起得不早,你尝尝,粥不凉不烫,刚刚好。  她想着远在南方打工的爹娘,临别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