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评述药物分析的几种新技术,包括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流动注射分析和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其中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作为一种新的非同位素标记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能有效消除杂质与背景荧光以提高信噪比,目前广泛用于药物含量测定、酶活性测定、DNA检测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流动注射分析是一种新型的微量、高速和自动化的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设备与操作简单、分析效率高等特点,可与各种检测器联用,检测手段灵活多样,适用性广泛,目前在药物分析领域主要用于药物含量测定和生物内源性物质的分析;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的高选择性、高灵敏检测能力于一体,是组分复杂样品和微量/痕量样品分离分析的最有力的研究手段,是药物分析相关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目前广泛用于药物及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分析、药物代谢研究、残留物分析等。
【关键词】 药用制剂;时间分辨荧光;流动注射;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
传统的药物分析,大多是应用化学方法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然而,现代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拓展。随着分析化学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药物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分析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现就药物分析学近年来涌现的几种新型分析技术作一概述。
1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时间分辨荧光法所用的仪器设备包括激发光源、时间延迟设备、激发光单色器或滤光片、样品池、荧光单色器及没有门控的检测器件等(图1)。稀土元素铕和铽因具有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寿命长、发射谱带窄和荧光蹙子产率高等特点,常被用作TRFA技术的荧光标记物。
1.1 药物含量测定AI—Kindy等以时间分辨铽敏化发光法测定了制剂和尿样中的布洛芬量。布洛芬能与稀土元素铽、表面活性剂TOPO(三正辛基氧化膦)形成三元复合物,发射出铽的特征荧光峰,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9 nm和545 nm;再结合时间分辨技术,延缓时间和测量时间分别设定为100 Ixs和200 Ixs,从而建立了一种新颖的时间分辨铽敏化发光法用于布洛芬的分析。
1.2 酶活性测定 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 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理论。从铕穴状化合物到交联别藻蓝蛋白(Xb665)可发生非辐射能肇转移,当在邻近区域有荧光物分子存在时,xL665叮发射出665 nm的长波长和长寿命荧光。HTRF可以排除叮能存在的基质非特异性短波长和短寿命荧光的影响,从而实现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分析物,并可实时校正介质的内部滤过效应和变异性等光学性质。
1.3 DNA检测 Chen等制备了一种荧光寿命高达1.5 ms的高度发光的铽纳米粒,用于DNA的时间分辨荧光检测。该发光复合物包括基于喹诺酮结构的染料分子(能量供体)和基于聚氨基酸酯的螯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与稀土元素有很大的结合常数)。该课题组还制备了纳米粒与寡核苷酸的结合物并将其用于荷DNA的夹心杂交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以制备的纳米粒进行DNA时间分辨荧光检测的灵敏度比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染色法高10倍以上。
1.4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近年来,时间分辨技术与荧光免疫分析法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L2j。TRFIA与酶免疫分析法(E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相比,具有灵敏度高、可测参数多、标记物稳定,且呵实现均相免疫分析等优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TRFIA已成为一种成熟有效的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法。同时,TRFIA也是免疫分析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2 流动注射分析
流动注射分析(flow injection analysis,FIA)是丹麦分析化学家Ruzicka和Hansen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快速自动分析技术。FIA具有分析速度快、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设备与操作简单、苇现性好、适应性广泛、检测手段多、分析效率高等特点,尤其适合生物样品量少、样品数量多的体内药物分析。其町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度计、电化学检测器、化学发光检测器等联用。这些联用方法省去了大蹙而繁琐的手工操作,并将间歇式流程升级为连续自动分析,以较简单的设备实现了分析工作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自流动注射技术问世以来,在药物分析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
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将液相色谱高效的在线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能力相结合,弥补了传统液相检测器的不足,可以|一J时得到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分子量及特征结构碎片等丰富的信息,是组分复杂样品和微量/痕量样品分离分析最有力的研究手段。近年来,LC.MS在药物分析领域应用较多的有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分析和残留物分析等。
药物成分分析质谱作为液相色谱的一个选择性检测器,大大增强了LC的鉴定能力。因此,LC.MS是分析和鉴定复杂混合物的强有力的工具,尤其适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药物的测定。
4 展望
当前,随着新分析方法的层出不穷和仪器设备的日新月异,这几种新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显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对TRFA来说,出现了酶放大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时间分辨猝灭分析和分子信标等分析系统,其灵敏度更高,可以满足不同需求,使TRFA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药用制剂;时间分辨荧光;流动注射;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
传统的药物分析,大多是应用化学方法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然而,现代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拓展。随着分析化学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药物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分析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现就药物分析学近年来涌现的几种新型分析技术作一概述。
1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时间分辨荧光法所用的仪器设备包括激发光源、时间延迟设备、激发光单色器或滤光片、样品池、荧光单色器及没有门控的检测器件等(图1)。稀土元素铕和铽因具有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寿命长、发射谱带窄和荧光蹙子产率高等特点,常被用作TRFA技术的荧光标记物。
1.1 药物含量测定AI—Kindy等以时间分辨铽敏化发光法测定了制剂和尿样中的布洛芬量。布洛芬能与稀土元素铽、表面活性剂TOPO(三正辛基氧化膦)形成三元复合物,发射出铽的特征荧光峰,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9 nm和545 nm;再结合时间分辨技术,延缓时间和测量时间分别设定为100 Ixs和200 Ixs,从而建立了一种新颖的时间分辨铽敏化发光法用于布洛芬的分析。
1.2 酶活性测定 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 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理论。从铕穴状化合物到交联别藻蓝蛋白(Xb665)可发生非辐射能肇转移,当在邻近区域有荧光物分子存在时,xL665叮发射出665 nm的长波长和长寿命荧光。HTRF可以排除叮能存在的基质非特异性短波长和短寿命荧光的影响,从而实现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分析物,并可实时校正介质的内部滤过效应和变异性等光学性质。
1.3 DNA检测 Chen等制备了一种荧光寿命高达1.5 ms的高度发光的铽纳米粒,用于DNA的时间分辨荧光检测。该发光复合物包括基于喹诺酮结构的染料分子(能量供体)和基于聚氨基酸酯的螯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与稀土元素有很大的结合常数)。该课题组还制备了纳米粒与寡核苷酸的结合物并将其用于荷DNA的夹心杂交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以制备的纳米粒进行DNA时间分辨荧光检测的灵敏度比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染色法高10倍以上。
1.4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近年来,时间分辨技术与荧光免疫分析法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L2j。TRFIA与酶免疫分析法(E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相比,具有灵敏度高、可测参数多、标记物稳定,且呵实现均相免疫分析等优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TRFIA已成为一种成熟有效的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法。同时,TRFIA也是免疫分析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2 流动注射分析
流动注射分析(flow injection analysis,FIA)是丹麦分析化学家Ruzicka和Hansen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快速自动分析技术。FIA具有分析速度快、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设备与操作简单、苇现性好、适应性广泛、检测手段多、分析效率高等特点,尤其适合生物样品量少、样品数量多的体内药物分析。其町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度计、电化学检测器、化学发光检测器等联用。这些联用方法省去了大蹙而繁琐的手工操作,并将间歇式流程升级为连续自动分析,以较简单的设备实现了分析工作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自流动注射技术问世以来,在药物分析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
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将液相色谱高效的在线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能力相结合,弥补了传统液相检测器的不足,可以|一J时得到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分子量及特征结构碎片等丰富的信息,是组分复杂样品和微量/痕量样品分离分析最有力的研究手段。近年来,LC.MS在药物分析领域应用较多的有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分析和残留物分析等。
药物成分分析质谱作为液相色谱的一个选择性检测器,大大增强了LC的鉴定能力。因此,LC.MS是分析和鉴定复杂混合物的强有力的工具,尤其适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药物的测定。
4 展望
当前,随着新分析方法的层出不穷和仪器设备的日新月异,这几种新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显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对TRFA来说,出现了酶放大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时间分辨猝灭分析和分子信标等分析系统,其灵敏度更高,可以满足不同需求,使TRFA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