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心理状况分析与不良心态调适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u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带来的竞争压力,职工不良心态影响到了单位的转型发展。为了确保单位生产的安全和整体工作绩效的提高,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单位的目标,本文解析了形成心理壓力的诸多原因,提出了心理压力疏导的机制建构思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职工;心理压力;心态调适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职工的思想、生活、工作等方式和价值观念随之发生变化。要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必须对事业单位职工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矛盾和引起心理矛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不良心态进行正确调适,方能确保职工的心理安全和健康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促进事业单位改革顺利进行。
  一、职工积极健康的心理分析
  随着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单位的转型发展,职工更加关注改革,关注单位转型发展,关心和维护单位稳定。大部分职工更多的是支持改革、参与竞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上级政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调查发现,广大职工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总体上是满意的,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拥护的,没有因为单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而否定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是对单位转型发展的承受力在增强。随着改革的深入,广大职工的思想被激活,心理承受能力在提高。“减员增效,下崗分流,实施再就业”,职工能理解并给予极大的支持。
  三是职工的就业和择业观念不断改变。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职工对待职业和岗位的态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面对现实,他们看重的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追求的是自身发展的平台,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二、职工思想中的消极倾向
  随着事业改革步伐的加快,长期积累的思想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甚至导致职工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主要表现在:一是矛盾心理。改革前夕,职工的心理活动比以往更活跃和更复杂。对待改革的态度,有盼改革的、有怕改革的各不相同;在利益分配上,有厌恶“大锅饭”的,也有担心因打碎“大锅饭”而承担风险的;在用工上,有想参与竞争的,又有怕在竞争中被淘汰的。以前事业单位的稳定性、心理优越感和安全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风险和压力。二是失衡心理。面临新旧体制的变化,职工出现了心理“落差”和失衡。有些人认为事业单位改革是以牺牲职工的利益为代价,在制定政策措施时忽视了原单位的历史和职工利益,特别是部分中年职工因知识结构不合理,市场经验不足,付出的改革成本偏高,这也是造成职工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怀旧心理。因行业的原因,原地勘系统面临改革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一是职工技术单一,二是知识结构合理,三是原单位所处的位置远离城市等原因,职工就业压力大,因此个别职工产生了越改革越不如从前的心理,认为改革力度越来越大,职工的生活待遇会越差,恋旧心理自然出现。四是自卑心理。原地勘系统因国家政策的倾斜,职工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行业优势已不复存在,收入大不如前,自卑心理相当严重。五是依赖心理。除自卑心理的外,还有一部分职工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有困难找上级,总认为一入地勘单位的门,那就得管他一辈子。
  职工不良心态的出现,有思想观念上的偏见,也有认识上的误区和局限性,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影响,只有合理正确的调适,才能把消极心理调节为前进的动力。
  三、职工不良心态的调适
  职工不良文化心态的形成,可以说是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反应,但如果不能得到正确调适,将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积淀为单位发展的阻力,进而影响单位的稳定大局。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心理调适,排除职工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平衡。
  一是进行文化整合。面对改革攻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调整中出现的下岗、失业、分配差距拉大等现实问题,一些职工在分辨先进与落后、主流与支流、正确与谬误中产生了许多模糊认识,产生了许多心理矛盾。要消除这些心理矛盾就必须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职工的心理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使职工思想、心理和行为受到不同形式的影响,这就是文化整合的过程。只有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职工心理调适过程中的影响、同化和整合作用,才能使职工开阔视野、顺应趋势、调整心态、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单位的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潮流中。
  二是注重自我调控。职工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思想反映,都可以从他们所从事的各种具体活动中找到依据。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职工思想变化的规律性,引导他们进行心理的自我调控。一是理智性心理矛盾的调适。通过积极有效的学习和活动抑制职工的消极情绪、情感,保持和调动职工对工作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工作,工作主动。二是情感性心理障碍的调适。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引导职工情感的适度渲泄和放松,让他们有张有驰,生活乐观开朗,保持良好的心境。三是意志性心理障碍的调适。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完善个性心理。四是焦虑心理的调适。在单位职能转型和改革发展中,要让职工有一种压力和紧迫感,但要帮助他们克服过度的焦虑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公平竞争的条件。
  三是优化工作环境。职工心理不仅会受理想、需要、动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会受社会、工作以及家庭等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对职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工作环境会使职工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反之就会产生消极心理。正确的舆论、良好的风气、规范的制度可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当然公正廉洁的领导,有力的领导班子,也可以使职工同志团结奋进、正气上升、人际关系和谐。
  四是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变化,如果不正确引导,势必会激化心理矛盾。对职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给予正确引导,特别是对热点、疑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解难释疑,可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创造一种理通气顺的外部工作生活环境。
  总之,新形势下职工面临新旧观念的碰撞,思想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但主流还是积极的、进步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要与时俱进。要做到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促进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时代,被称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创新思路,改进事业单位干部教育现状,提升事业单位干部整体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后背干部,已经成为近些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結合现状,针对现阶段江苏水文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了今后阶段加强水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相关的事业单位干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早期以食欲不振及贫血等症状为主;也有起病急骤,有高热及毒血症状者,一般多见于儿童患者。病变部位大多为单发性,少数为多发性,对称性十分罕见。青少年患者起病前往往有关节外伤病史。  病变部位有疼痛,初起不甚严重,每于活动后加剧。部分患者因病灶内脓液突然破向关节腔而出现急性症状,此时疼痛剧烈,儿童患者常因此而“夜啼”。  浅表关节肿胀与积液,并有压痛。为了缓解疼痛,关节常处于半屈状
摘 要:团组织要以规范青年团员文明行为,打造文明、健康队伍为己任,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工作理念,为进一步推动团组织创建工作,确立“发挥团组织优势,与党组织建设完美结合”开展特色团建的重点工作方向,努力探索共青團组织服务于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的方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成长成才的新途径、新机制、新举措。  关键词:团组织;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1、前言  团组织是各级组织的初始力量,团员青年是
艺术的背后乃是哲学,高深的艺术其背后必然是高深的哲学,艺术向高深发展,必然向高层面的哲学延伸.山水画家,唯不可忘“三问”是也:问天地、问先贤、问我心;与其说山水画家是
期刊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善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春慕之累,外无伸
新生儿初到人间,身体肌肤需要父母的爱抚,躺在父母的怀中会感到温暖安定,这是宝宝的正常心理需求,父母应尽量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这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好方式.但是,父母如果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師”。新形势下,政工部门要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工作实际,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加强自身科学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促长效,健全常态化制度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